APP下载

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观察

2017-11-20郝忠臣刘晓会荆涛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

郝忠臣+刘晓会+荆涛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究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时,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子宫腺肌症治疗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V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测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壁厚度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远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FS、LH、E2、P、T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症患者,使用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方法临床效果佳,且临床操作安全可靠,患者机体功能恢复良好,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PVA;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子宫腺肌症;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4-0118-02

子宫腺肌症属于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病症主要有痛经、内分泌失调、经期不稳定等,病情较重者将出现恶性急腹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1]。临床治疗实践表明,该病多发群体为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经产妇,然而现阶段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群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这与剖宫产手术、人工流产手术率的增高具有正相关性[2-3]。当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子宫动脉栓塞术(PVA)、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子宫腺肌症治疗的患者,一共80例,均为已婚女性,其中73例有生育史,7例有1~2次人工流产史,临床表征均为痛经、经期紊乱、经血量大等。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5~50岁,平均(43.5±2.5)岁;观察组年龄28~52岁,平均(45.5±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方法。步骤如下:患者经期结束1周后,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采用Sledinger技术将导管穿插至病灶区,运用DSA造影观察病灶特征,随后取16 m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国药准字:S20050088,生产厂家: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注入病灶位置即可。

1.2.2 观察组 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基础上,联合PVA治疗,PVA操作步骤如下:待患者注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后,将PVA微球颗粒(d=710~1000 μm)通过导管注入到患者栓塞靶区,靶区的动脉血管直径大小和患者子宫供血量共同影响着栓塞剂量。栓塞完成后再通过二次DSA造影获悉栓塞具体情况和程度大小。

1.2.3 术后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和止痛药辅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壁厚度改善情况;疼痛程度采用0~100分慢性疼痛分级问卷进行调查;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卵巢功能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对比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壁厚度和体积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治疗不同阶段卵巢功能指标变化水平

观察组治疗不同阶段卵巢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病因主要由于患者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异常入侵子宫肌层,从而导致弥漫性病变或者局部性病变[4-5]。子宫腺肌症的发病还与剖宫产、人工流产手术、遗传、生殖道梗阻等有着密切关联,尤其是因手术造成的子宫损伤情况,是诱发子宫腺肌症的重要原因[6-7]。PVA(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是通过阻断患者病灶区域的子宫动脉供血,使出现异常的内膜组织因缺血和缺氧导致组织坏死,再将这些坏死组织进一步溶解和吸收,从而使子宫病灶消失达到治疗效果[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先进行股动脉穿刺,通过导管将治疗腺肌症的药物输入到患者病灶位置实现治愈目的[9]。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均采用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该种药物具有抗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细胞的结合起到抑制效果,可有效阻断病灶区域内膜组织的血液供给,防止异位的内膜组织出现转移和增生[10]。因此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壁厚度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情况远大于对照组,这可能与PVA的联合应用有关。PVA治疗后患者子宫内的结缔组织被进一步溶解和吸收,子宫体积和子宫壁的厚度减小程度显著,月经量也较对照组减小幅度大。采用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卵巢功能检查中,各项指标包括血FS、LH、E2、P、T与PHL水平均未发现与治疗前有较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两种方式联合治疗不会给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临床治疗的安全系数比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对子宫腺肌症症状的改善作用显著,可有效缩小患者子宫体积,使月经量大、周期长等问题得到解决,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对患者卵巢功能不会产生消极影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穆永旭,何俊峰,刘海燕,等.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8):4674-4676.

[2]李雪,蓝爱琴,李佩琼.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清MMP2/9的相关性及PVA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介入治疗的机制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5):604-606,610.

[3]霍磊.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38例临床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25.

[4]霍洁,牛侨,葛文娣.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与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3):118-119.

[5]劉海莉,李牧,曹頔,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腺病的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6):659-661.

[6]张孝,赵丽萍,刘建学.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32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0):53-54.

[7]郭瑛泉,苟凯红.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8):72.

[8]杜洪灵,郑汉鹏,杨学锋,等.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8):49-50.

[9]陈敏,李铁军,陈强,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剂量学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20):2369-2371.

[10]廖红云,张素仙,刘惠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2):95-9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
曼月乐联合妈富隆在子宫腺肌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比较
曼月乐联合达菲林、优思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65例子宫腺肌症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