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2017-11-11朱宇飞

速读·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自主预习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朱宇飞

摘 要:预习功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途径。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文本就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预习作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预习;有效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教育教学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而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它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自主预习。

一、明确预习的好处

明确预习的好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所以教师也有必要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预习有诸多的好处:一是能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二是自我的探索,打好注意定向的基础。三是及早掌握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

二、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1.读。朗读可以帮助理解文章,默读适合边读边思考。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

然后再轻声地朗读几遍,了解一下课文所表达的中心,并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2.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指导学生在预习时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作标记。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画、圈、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3.思。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默读思考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对于一些精读课文我们可以结合课后的习题去预习,而一些略读课文,也就是带*号的课文,前面都有预习提示。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4.摘。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学生的读书笔记也在使用中对学生更有价值,不枯燥了。

三、指导学生预习过程

1.指导学生掌握根据课文标记的常规预习。根据课文标记的常规预习是最基本也是最简易的预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读课文;用醒目的符号圈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善于利用工具书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多媒体查课文的背景资料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扫除生字、生词的障碍查,做到难点突出;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对于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或者优美的语句等抄写在积累本上巩固记忆;细细地反复研读课本,在圈点批注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2.指导学生掌握重点预习法。学生在预习前教师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重点预习前教师要先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明确的预习目的,预习也有针对性,才会使学生爱上课前预习,并逐渐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任务,让好的学生能“吃得饱”,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办得到”,只有这样才提高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尽快缩小学生的学习差距,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体得到提高。

3.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预习笔记,引导学生记自己阅读课本后的理解、体会或独到的见解;教会学生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要指导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4.教给学生归类预习法。指导学生预习过程可以这样走:一是赏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把课文通读顺,而后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

二是析读课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指导学生帶着问题读书,能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针对学生特点,要有意识地安排预习,让他们逐步理解体会一篇文章中词、句、段、篇与中心内容之间联系。从而激起学生学习了新课的兴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三是细读深究课文。结合课文,在对全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充分的预习之后,要尝试性地解决课后题,以检查自己在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对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先画下来,当作自己的难点,以备听课时认真听讲,当堂解决。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教学目标和思维形式,适时诱导,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引导学生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意见的关系,适时点拨,使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

总之,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鸣声.提倡课前预习,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J].甘肃教育,2012,08.

[2]王玲.让学生学得主动些愉快些[J].江苏教育,2013,18.

[3]陈晓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探讨[J].现代教学,201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预习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浅论初中物理课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生本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