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自觉看网络节目文化品格的突破

2017-11-04满静

今传媒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文化品格民族文化

满静?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已然和广播、电视一样,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显著。在此背景下,网络节目风生水起,不同类型的节目层出不穷,但网络节目的内容并未走出电视节目范畴,未能有自己的创新之处。渐渐地就暴露出了许多不容小觑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网络节目缺乏文化品格。文化品格不仅体现在节目制作者内在文化修养、文化品位上,而且还体现在节目从整体包装到细节处理散发出的文化内涵。作为媒体人,应在文化自觉意识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肩负起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

关键词:网络技术;传播媒介;文化品格;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0-0114-02

网络是时代孕育的一个重要产物。通过网络,各个方面信息联系起来,形成巨大的虚拟世界。我们身处网络时代,亲身感知它所带来的便捷和娱乐。随着网络用户与日俱增,它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大众文化传播载体,受到媒体和媒体人争相追捧。广播电视媒体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专家学者、教授、媒体人们已经对它做了较为全面地研究,并总结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研究者们把电视节目的类型大致分为四大类,新闻类、生活服务类、社教类、综艺娱乐类,大类下又分别细分出了众多小类,但这都基于电视节目类型的多样化。

纵观网络节目,虽然数量多,但大多数是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这虽符合网络娱乐化特点,可仔细深究就会发现,这些节目内容其实就是电视节目的翻版,并无太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之处,只是借助网络的技术手段,拓宽了节目的传播渠道,增强了节目的伴随性和互动性。所以网络节目跟电视节目一样,同样面临着节目文化品格突破的问题。而且从网络与电视用户群体比对来看,网络用户群体里,青少年占的比重非常大。因此,网络节目制作者在文化自觉意识影响下,将其运用在节目中,以提升节目的文化品格,是网络节目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费孝通先生这样定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并获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冯骥才先生认为,文化的自觉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明于人类的意义必不可少。反过来讲,如果人类一旦失去文化的自觉,便会陷入迷茫、杂乱无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甚至重返愚蛮。也就是说要对过去追根溯源,对未来了然于胸,而且对文化要有不断反思与重建的觉悟。英国学者马克J史密斯认为,“文化”一词是当今社会科学最具挑战性的概念之一。有学者给出的定义是,广义的文化就是指某个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群体所共享的一种生活方式;狭义的文化是指与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有关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文化”的概念已集百家之言,但很难确切地说哪一家之言是标准的。因为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语境中,“文化”有不同的含义,它是动态变化的。但根据时间脉络,变化中自然也有规律可循。因此,随着社会变迁,文化自觉循着规律觉醒、领悟、反省、建构,形成新社会的文化自觉。这是文化自觉内涵所在,是其主动性与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二、从文化自觉看网络节目的症结

在经济社会里,许多人把利益放在首位。一些网络节目的制作者也是如此,似乎没有认真想过播出的节目能给受众带来什么样的文化洗礼,而是一味地只想从受众身上索取利益。因此网络节目大多模仿电视节目,就像从同一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贴上了标准化、模式化的标签,只是既定程序下出厂的空壳,没有文化灵魂。这也正是因为网络节目制作者缺乏民族文化认同感,所以文化自觉意识也就较弱。继而出现了以下问题。

1.节目形式单一

节目形式过于单一,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时至今日,似乎也没有太多改变。比如广播中的音乐类节目,主持人从介绍一首音乐,到播放音乐,再到介绍下一首音乐,再到播放音乐,直至节目结束,就像设定好的机器,按部就班。调换到另一频率,节目形式也是换汤不换药。电视中相亲节目同样如此,江苏卫视开播的《非诚勿扰》是国内最早的一档相亲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受到观众广泛关注。其他一线卫视纷纷效仿,电视上先后出现了《百里挑一》《非常完美》《我们约会吧》《约会万人迷》等一系列相亲节目。形式都是大同小异,鲜有新颖可取之处。正因如此,一些节目被银屏淘汰,消失不见。而网络节目形式也并没有逃出同质化的怪圈,仍在把广播电视作为模板复制着。像是网络自制的一些访谈节目,访谈过程无非就是按照时间流程,从被访者的过去,说到现在,再展望未来,在三个阶段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从被访者经历的事件中窥见其处事经验、价值观、人生态度等。往往这些被访者的过往经历会被拿来进行无数次翻炒,最后变得索然无味,丝毫不能引起受众思想情感上的共鸣。笔者曾经就看到一位被访者至少在三档访谈节目中说了相同的一件事。可见网络节目形式单一,趋同化现象的严重程度。

2.节目内容“三俗化”

“三俗”一般指低俗、媚俗、恶俗。监管部门本着言论自由的人性化理念,给予了网络参与者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因而给唯利是图主义者带了“机遇”。许多网络节目利用这个空隙,在节目中掺杂三俗内容,或体现在节目环节上,或在主持人的主持用语上,极大地损害了节目品质。虽说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一样,是信息双向传播,并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但实际上受众对节目内容并没有选择权与参与权,节目的制作者主导着节目内容,而受众只是被动地接收内容。长此以往,节目内容的三俗化难免会错误引导受众的价值观,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腐蚀与侵害。例如爱奇艺出品了一档以“辩论”为主题的综艺娱乐节目,每一季收视率都相当高,观看人群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四十岁以下。这档节目用语尺度就非常大,辩手们经常在自己的表达上夹杂着敏感低级的词汇。渐渐地似乎成为了他们的表达符号,有些辩手几乎场场“爆粗口”,尽管后期做了技术上地处理,但从现场来看,这样的情况一出现,就会引起现场观众此起彼伏的喝彩声。而当一些节目制作者看到此番情景,就武断认为这就是受众的诉求,必然纵容节目内容向更大尺度发展。殊不知,受众对节目的极大包容度,是因为在一次次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养成的,是某些节目制作者引导了受众的需求方向。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制作团队过于看中利益,没有对文化自觉意识引起重视,也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也使得节目失去了文化品格。

三、网络节目文化品格的突破

在前文中,笔者引用学者的话对“文化”的概念做了解释。那什么是“品格”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么解释的:品格,1.品性;品行。2.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就是说品格既是指人,也是指物。对于网络节目而言,虽然它的主要任务是娱乐大众,但不应止步于此。网络节目应充分发挥其渗透性强的优势,传播优秀文化,给受众带去精神洗礼,从而让文化代代相傳,也许才是制作团队要追求的最终本质。

首先,制作者应从文化自觉中来关照自身,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了解所处历史时期下的文化根基,掌握它的发展规律,在其指引下探索未来的道路。当制作者增强了文化自觉意识,那么自身文化修养、文化品位也就自然而然地突显。文化自觉意识是制作者做出优质节目的首要前提。例如爱奇艺自制了一档嘻哈音乐选秀节目。嘻哈文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纽约黑人社区。它被认为是流行于街头的草根文化,包括了音乐、舞蹈、服饰、涂鸦等。看得出来,幕后团队在打造这档节目时破费了一番功夫,从参赛选手的选择到舞台效果设计,再到后期制作等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明星制作人为了造型,在整个录制中都戴着墨镜,节目本身色调就比较重,加之这样,让人看着更加压抑。另外,参赛选手和制作人在点评时都会夹杂着英文单词,适量使用是可以的,但如果过多,难免会有炫技之嫌,而且这也不是嘻哈文化想传达的本意。所以,节目制作者还要深入去了解嘻哈文化,它从哪里来,又将去往何处,它与我国文化是如何碰撞、交融的,它又给我国嘻哈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什么影响。只有弄明白这一切,才能让这档节目赋予灵魂,而不是纯粹的表面模仿。其次,受众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群体,制作者要站在文化传播的思想高度上,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符合他们需求的选题,进而从节目的内容编排、主持人包装、舞台和灯光设计等各方面进行整体把握,使节目散发出不同层级的文化内涵。最后,制作者还应注重细节的处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于此并不夸张,因为细节至少可以决定节目的质量,对每一个环节细致入微的把控也是体现制作者具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我们在网络上经常可见,同一类型节目呈现出来的效果天壤之别,其关键就在于对细节重视程度不同。所以,当网络节目制作者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去构思节目,必定能使节目的文化品格有所突破。

四、结 语

宋圭武认为,文化也是有层次的。最外围的,是物质文化;居于中间的,是制度文化;处在中心的,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格。另外,在文化的建构和演变过程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人格既是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灵魂。所以,文化自觉,既包括物质文化的自觉,也包括制度文化的自觉和精神文化的自觉,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的自觉,人格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终极。所以,无论是网络节目制作者还是当下每一位中国人,都应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这样才能对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种认同感,才能树立文化自信,继而拥有人格自觉这一宝贵财富。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孙益勇.电视节目的“文化元素”[J].视听纵横,2011(3):41-42.

[2] 王绿荫.浅谈电视娱乐节目文化品位提升[J].戏剧文学,2009(7):103-104.

[3] 张健华.“文化工业”批判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文化品质的回归[J].新闻界,2007(1):86-87.

[4] 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5] 徐瑞青.电视文化形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 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 第13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文化品格民族文化
山歌的“再媒介化”:布依山歌传播的媒介形态嬗变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新闻典型人物与荆楚文化品格
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英语课堂教学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