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教材文本解读引导作文思维训练

2017-11-03陈惠娇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3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

陈惠娇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常重视静态的陈述性知识传授,忽略程序性知识,导致读写断层,不能互相贯通。在教学实践中,尊重教材文本与作文思维之间的内在规律,于语言表达、文章构思、作文结构、习作选材渗透作文思维训练,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依托教材;文本解读;作文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3-01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080

阅读和作文关系密切,在解读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以写作的视角引导作文思维,建构对文本的写作落实,遴选价值资源,汲取作文思维营养,建立完整的作文思维链条,这对于写作教学值得探索。

一、积累语言、模仿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而是依靠解读教材文本,发挥文章本身魅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品味教材文本。比如,笔者解读人教版六下《匆匆》,由词到内容,再联系内容理解词的深刻含义,降低理解难度,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奠定了基础,在品味语言、增强语感、积累语言,完成一个完整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进行对话,让学生模仿文中句式,写自己生活中的某个片段。通过说、写的训练,生成自己新的言语和新的思想,从理解文本走向超越文本,进行作文思维训练。

二、重构编排,体悟构思

生活是写作之源,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是原生态生活的提炼,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思维训练的优质载体。人教版教材以单元主题编排文本,在专题学习及同主题不同文本的构思既有共性又有独特之处。人教版六下第一组单元主题是“生活启示”,共有5篇不同的课文,写作构思似信手拈来,思维广度和深度令人掩卷深思,教师适当搭桥引路,学生有本可依,进入深层思考,作文立意随之有一定高度。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文本通过借物喻人告诉我们树要学会往土地里找水源,不一味依赖外界的浇灌和培育。教师教学这个文本,从树的成长联想到人的成才,除了理解道理本身,更要引导学生认识文本写作方式及叙述结构是先叙事后感悟、由物及人,学生根据生活体验感悟进行讨论,出示下列文字引导学生体悟写作手法:文中由物及人的写作方法在平时阅读中接触过吗?你能否分享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其他文章?在小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有情有感,努力地探索智慧,锻炼自己的意志,作好人生的准备呢?你认可作者的感悟吗?举出生活中相关的人或事来证明你的观点。比如推荐拓展相关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桃花心木》后链接出示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砖隙的番茄树》等,让学生进一步体悟构思。

三、吸取精华仿谋篇布局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学的例子,引导学生仿照典范结構,小学生“写”的意识因仿而生,仿写后组织学生赏析品读,学生学习兴趣陡增,成就感促使学生不断探索。

文章的基本脉络、结构布局和思想内容在学生熟读文章后教师引导其掌握,学生熏陶思想,启迪心灵,增强布局谋篇的能力。学生乐于模仿结构严谨,层次条理清晰的课文。比如人教版四上《白鹅》是按照“总分”的顺序,条理清晰,了解“总分”写作方法之后,继续扩展练写,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容易。教材文本极具上述特点的课文不少,学生充分理解总—分—总结构,在自己的有关写人物类作文中仿照这种结构,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征,学生的作文中就富有生活气息。

四、挖掘素材选编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单篇教学时,设计搜集素材环节,单元主题和整本文本教学可设置素材编选课,整合教材文本,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明白生活是写作的渊源,内心所感所悟是写作的矿藏,只要留心,精准选材,服从中心需要,服务于立意,素材无处不在。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阅读方面的主要任务是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于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并有自己见解,教师依托教材文本解读引导作文思维训练,文章详写、略写的表达方法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加以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领悟习作方法,学以致用。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充分体现的基本理念,在第一组“人生感悟”主题的课文阐明人生哲理,作者从生活小事和细节抒发感悟。教材文本解读既要体会文章表达道理,又要细细品味作者生活的体悟。我们每天都有生活经历,写作时却常叹素材匮乏,通过教材文本解读学习,学生感悟生活并不缺乏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培养于教材文本和生活中挖掘素材储备素材。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语言文字既要从内容上去寻求结果也要着眼于形式方面,学生既认识理解文本内容更要清楚文本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才是完整的语文课。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过程中,注意从写作角度引导作文思维训练,引领学生学会表达,准确表情达意,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才能落实巩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奠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亚娟.依托文本 还写作教学一张温柔的脸——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15-216.

[2] 任炜瑾.读写互动 营造写作教学的广阔天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5).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
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用民俗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内涵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基于文体学理论与策略视野下的《孔乙己》文本解读
解读文本,回归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