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思想

2017-10-31胡晓旭

东方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许渊冲中国文化

胡晓旭

摘要: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必由之路,许渊冲先生是古诗英译成就极高的翻译家,他的三美论,为古诗英译的实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诗英译;中国文化;许渊冲;三美论

引言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了使世界更好得认识中国,古诗英译,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必由之路。

许渊冲先生是古诗英译的集大成者,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專家。他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本文对许渊冲先生古诗英译的“三美论”思想作简要的回顾,选取部分唐诗译作,归纳分析译作的特点及译者的策略抉择,为古诗英译的实践提供些价值与意义,进而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贡献力量。

一、许渊冲古诗英译的“三美论”思想

许渊冲先生(2006:39)在《翻译的标准》一文中针对诗歌的美学特征提出诗歌的翻译标准:“至于诗歌,尤其是格律体的诗词,我提出过,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这就是许先生著名的“三美论”。唐代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上都有严格的限制,因此诗人在作诗时既要考虑到诗的内在美,即“意美”,更要严格按照格律诗的要求,追求诗的外在美,即“形美”。这种“形美”使得音韵协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成就了诗的“音美”。唐诗的这种行文特点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相同,更加彰显了“三美论”合理性。

二、浅论许渊冲译诗实践

从许渊冲的译作中可知,其实唐诗翻译的重难点问题在于语言形式与意义表达这两个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唐诗与英语诗歌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不尽相同,翻译时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音韵的展现,节奏的安排,诗行的排列,语句的衔接,因此想要做到译文与原作的相互统一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三美论的指导下,译者要竭尽全力地传达原诗的主要形式特点和整体意境,在翻译过程中充分使用增添、省略、转换、合并、切分、反译等翻译技巧,以展现唐诗的特色和魅力。

第一,意美

意美是诗歌翻译的首要原则,传达原诗的意美事关重要,而意美讲究措辞及意象,故翻译古诗时需注意两者的运用,以《秋浦歌》为例: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My White Hair

Long, 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

Long, long is it laden with care!

l look into my mirror bright.

From where comes autumn frost in sight?

这是一首抒愤诗,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诗人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许先生在译文中将三千丈这个数字意译为 “long, long”, 直接表达了原诗中所体现的愁怨之情。并且前两联的标点符号改为感叹号,更是更加生动、强烈地表达了激愤之情,情绪的表现明白且自然,保持了全诗的意境。

第二,音美

关于音美,许渊冲认为译文可以借用译入语读者喜闻乐见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 还可以借助于叠韵,重复等方法来传达力求使译文具有严格的韵律,音步和句数,使译文拥有与原文同样出神入化的和谐统一与美感。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On the Stork Tower

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 b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will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本诗描写了壮观的景象,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韵律上,许先生押aabb韵,虽与原文韵式不同,但是读来朗朗上口。“grander”和“greater”分别押头韵,颇有节奏感。并且,形式上,许先生遵从原诗,采用四行诗体,各行比较整齐。在词性上也尽量做到对仗,比如“bows”和“flows”,“grander”和“greater”,“sight”和“height”,音形俱佳,意境优美。此外,对于这首诗最后两联的无主语句,这两句原文没有明言动作的主体为谁,即人称缺失,许先生的译文添加了“you”人称主语,便于读者理解。对于后两联之间所隐含的内在逻辑,即唐诗语言的意合特征,译者一般根据原诗的深层语义关系,添加必要的语法衔接手段,通过增加介词“by”,转化为英语诗歌的形合语言,使译诗语言表达规范、逻辑关系明晰、语篇连贯自然,便于英美读者赏析。

第三,形美

关于形美, 许先生认为, 这主要是在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 应尽量做到形似。此处之形,意指古诗的对仗形式,诗句的行数和长短排列。译诗的形美是保持诗歌的整齐对仗之美,要求译者注意诗行的长短,诗节的行数以及对仗。以王维的《辛夷坞》为例: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The Magnolia Dale

The magnolia-tipped trees

ln mountains burst in flowers.

The mute brookside house sees

Them blow and fall in showers.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为四行诗,他的译文的行数与原文行数相同,每句音节相当,结构整齐,句长参差幅度很小,展现译文的整齐,体现形美。

三、结语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对古诗翻译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而三美论可总结为,“意美”是传递原诗神韵;“音美”指译诗押韵;“形美”指译诗诗行整齐,或长短不齐如原诗。古诗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弘扬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古诗英译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做好古诗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译者,应加强自己对三美论孜孜不倦的追求,最终达到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小翠.浅谈许渊冲“三美”论在唐诗翻译中的体现[J].语言应用研究,2014

[2]刘琼,刘红.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5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4]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许渊冲中国文化
许渊冲:100岁的美与快活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100岁前译完莎翁全集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