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2017-10-31王业军

东方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创新

王业军

摘要:創业教育已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得到重视和加强,但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仍显滞后。高校应从突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等方而着手,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创业文化;创业教育;创新;创业

1 引言

正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影响下,中国高校的发展和高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发生了重要变化。高校逐渐重视创业文化建设,积极加强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意识、能力和精神,并不断完善创业配套机制体制,因此,高校创业文化日益走向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中心地带。

“高校创业文化指高校在推进创业教育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由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表现为高校师生积极创业的价值理念、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加强对高校创业文化的研究,使其更好地发挥导向、引领、凝聚作用,能够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持久深入的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

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获得需要长期的培植、熏陶和积淀。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使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增强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内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和投身创业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张扬,为学生毕业以后走上创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高校创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

校园文化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风貌,是一个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现。而创业文化的精髓是鼓励创新、敢于冒险、容许失败、宽容失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创业文化的培育,既适应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要求,又将“创新、创业、创优”等时代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质。

3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1)完善创业制度文化的顶层设计

大学生创业政策是国家、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将相关创业政策和制度在高校的具体化。高校在坚决贯彻和执行这些政策和制度的同时,也要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以及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全盘落实学校创业制度文化的顶层设计。

具体来说,首先,要理解和吃透相关的创业政策和制度。创业政策和制度一般是宏观的,具有全局性的和普遍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高校在进行创业制度文化的顶层设计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理解此类相关政策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和制度的引领性作用。其次,创业制度文化要针对性强,符合学校发展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一般来说,制度文化包括显性的制度形态和隐性的文化形式。显性的制度形态有文件、政策和规范等;隐性的文化形式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等。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创业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制定和实施一定要尊重和满足高校培养对象的实际需要,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最后,创业制度文化一定要适应学校文化的“土壤”,要和学校文化发展步调协调一致的。高校创业制度文化的“种子”要想落地生根,发芽成长,必须结合学校文化这片“土壤”,必须参照学校文化建设来落实创业制度文化的顶层设计。 2.加强高校创业文化活动的具体指导。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有许多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需要学习和体会。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按照培养计划和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一些符合大学生自身特点或和专业领域相关的创业文化活动。例如,创业技能大赛、创业项目竞赛、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或讲座等。大学生通过组织和参与这些创业文化活动,能够学习和掌握相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助于将来创业实践的成功。

高校创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创业文化活动前期要有设计和宣传,中期要有落实和组织,后期要有总结和反思。尤其是在开展创业文化活动时,高校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的组织和指导,委派有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或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企业主等对于创业活动进行组织、指导、检查、评估和总结反馈,提高创业文化活动的教育性和实效性。

(2)加强高校创业制度文化监管与评估

任何一项制度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高校创业制度文化也是如此。高校创业制度文化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常态化和高校自身发展而变化的。它既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作用,又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高校应该成立相关的职能部门或引进第三方机构,以加强高校创业制度文化的监管与评估。

(3)培育良好的高校创业教育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机制,在教学管理、教师考核、创业基金、学生奖励等方而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倾斜,鼓励开展和参与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科研和创业实践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不仅想创业、敢创业,而且能够创成业,让创业者通过创业改变命运,得到实惠,实现人生价值,使更多的人形成致力于创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既是创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又是创业文化建设最有效的推动力量。高校管理部门都要以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为己任,想创业者之所想,帮创业者之所需,解创业者之所忧,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应加强与社会相关部门、团体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协调,整合多种资源,为学生的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高校还应注意对学生中的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包括帮助他们对科研成果进行市场论证、争取投资伙伴等,引导大学生早日介入社会,为科技创新、自主创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韩会平.创业社团在推动校园创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以安徽省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06)

[2]张效东.大学创业文化的结构、内涵及其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 2009(06).

[3]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2)。

[4]宋玉兰.我国创业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刍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5]刘萍.“以就业为导向”的本科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西北民族大学的尝试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7(1):36-4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创业创新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