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于生活,打开数学课堂的“源头”

2017-10-21李林海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学以致用源头生活化教学

李林海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有必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教学需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在自身實际生活中,采用数学的眼光,捕捉数学问题,并且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初中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学以致用;有效性

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出“生活化”理念,即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当下很多课程教学中积极提倡的一种方式,数学也不例外。在数学教学中,把生活中形象案例的应用与所授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变抽象知识为浅显易懂,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在掌握的基础上,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借此,本文从生活化教学角度出发,从学生身边所熟知的生活中挖掘资源,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学习热情。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情境与学生紧密相连,并且对学生启发大,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的源泉,引来“数学”的活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选取生活素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辅助教学,能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内容时,为了更好地开始教学,教师可拿出几块已经破碎的镜子残片,让同学们去观察,再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想出一种方法,使得“破镜重圆”吗?这种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都能积极探究,享受探究的乐趣。创建这种结合生活实际的情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

二、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但是,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加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低,而且生活阅历浅,如果在课堂上列举一些高深的例子,有些学生不能够完全听懂。如果联系生活中的例子指导教学,效果要好的多。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现象和情境肯定能够更容易的融入进去。如,学习“多边形”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实物为学生展示很多生活中的物品,如框架、镜子、门、黑板等各种实体物品,让他们能更好地认识生活中存在的多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入多边形的概念,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概念,而且也能让学生对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目标,更好地为数学教学生活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开展实践活动,将数学延伸到生活中

所谓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是将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例子与教学整体相互结合,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枯燥乏味的课堂授课相比较,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更积极。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身心发展十分活跃,都希望在课外的一片小天地里自由畅游,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作为数学教师,如果能将数学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基于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教学内容,恰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种类,将知识延伸到课堂外去学习,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并没有选取教材上的实例,而是选择了近几次的数学考试成绩数据作为教学依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让小组成员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数据的整合与分析的工作;再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由此一来,每个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成员之间各司其职,而且为了集体的荣誉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且小组之间又能形成一种激烈的竞争意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参与,共同提升和进步。

四、立足于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各种事物,各种景象都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生活化的教学倡导的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内容时,引言中提到的“在铁塔、房顶结构、桥梁、吊桥”,从中不难发现很多都是三角形,为什么呢?”再如,学习“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相关内容时,也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出来,如“在台球比赛中,当球P撞到桌边A点后反弹击中邻边球之后再次反弹,那么,球P再次路经的线路是否和之前的PA平行?说说理由?”从生活中列举一些常见问题,既能让学生学习知识,又能培养他们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更能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进而激发他们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海洋中。

结语: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数学教师提出了很多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处理教材,把现实生活引入数学课堂,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在联系生活中学数学;同时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体验生活。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还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走入生活。最终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行教材设计与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要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作为数学教师,也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以适应时代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何梅玉.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中),2015,(06):223—224.

[2]陈婧巧.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3(6).

[3]朱文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9).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以致用源头生活化教学
冠状病毒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