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新媒体平台影响力的探究

2017-10-21梁一平苑婧娴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影响力新媒体高校

梁一平++苑婧娴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信息发布,构建互动平台,促进多媒体通信,支持个性经营及群体化发展,使新媒体克服许多传统宣传的缺点,同时新媒体的网络有更快、更容易、更全面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影响力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成为媒体。所谓的新媒体是指在新媒体支持的形式出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短信、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窗口,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但是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主要应用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平台。传媒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正在被新媒体的应用范围逐渐蚕食,并且呈现扩大趋势。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新媒体是复合媒体,能对数字、文字、图像、视频等进行快速传播,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数字化、个性化的传播特点。数字化定义的线性或非线性的数字化信息,便于信息的传播,使介质存储再让他人浏览。个性化是指每个人都充当媒体角色,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以自媒体的形式对自身特点进行大众传播。 交互性是指实现信息接收与传送双方的双向沟通,能及时对信息做出反馈,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流动的单一性,达到人际传播的目的。即时性是打破传统的空间信息,实时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实现传播和时间缩短,提高了传动效率。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具有发布接收有简单,门槛低的优点。随着互联网、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学生只要拥有手机、电脑,与互联网连接就可以接收并发布信息。相比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新媒体的门槛较低,学生自己操作很简单,只要知道简单的应用知识,就可以熟练操作。特别适合学生组织发布信息。新媒体拥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易操作。新媒体的门槛较低,每个人每台设备都可以接受与发布信息,这也致使信息的数量大大增加,同时,信息的质量的保障就变的很困难。

目前,新媒体已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国是世界上利用社交媒体的比例最高的国家,平均每人每天5.8小时的在线时间。其中学生在线时间更是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从前,大众得知取决于信息,电视,报纸,杂志,电台,今天大众更多的微博、微信、QQ、论坛和社交软件接收信息为主要平台。故高校學生工作的主要应用平台恰好符合如今大众获取信息的平台。2017年一季度末新浪微博拥有3.4亿的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0%。2016年四季度,微信拥有8.89亿的活跃用户。同比增长了28%。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到201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56.4万18至29岁的占30.4%,在新媒体用户是学生,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且还表明,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在中国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新媒体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微博、微信成为碎片时间的最佳运用工具。绝大数的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以及休闲娱乐。现代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要用新媒体来聊天,使用搜索引擎,上社交网站。新媒体日益代替传统媒体,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信息传播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这个载体随时随地了解全方位资讯,而各种资讯也可以轻松发布到每个人的手机上。在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成为学生用户的天下时,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喜爱。新媒体相较传统媒体拥有互动性,实时性,大规模性等。学生作为新媒体主要用户,大学生和新媒体产生互动。一方面,特定的社会角色,和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决定了其对新媒体的主观需求。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使用,反过来,同样会对大学生的道德上的认知,价值观,行为能力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以上数据来自网络)

今天的一切在这个时代的社会,通过媒体,新媒体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一直在利用新媒体,阅读最新的新闻、上网聊天等,但新媒体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来说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主要的信息来源——新媒体。全球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不受空间的限制,学生们获得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帮助他们更深入的对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都要更加开阔。新媒体出现有利于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网络传播快,言语表达思想开放,言论自由,这些都十分符合这些年轻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而且还通过新媒体知道、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放的眼界和思维,并且在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微博、微信都可以随时将身边有趣的事物进行简短描述然后分享,可以让大家对身边点滴更加关心,是很好分享、展示的平台,微博本身,也有一些好的电影,书籍,推荐优秀文章。利用新的媒体,如QQ、微信之间加强联系的同学、朋友和亲戚,扩大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和旧媒体相比较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对方的心情,给予一些劝告和安慰,更好的维持关系,不会因为距离而中断联系。消极影响:新媒体信息过于泛滥,容易使大学生感到混淆和困惑。在新媒体中人们既是信息的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因此互联网和其他新媒体上都有进步,合法的和有用的,真实的信息,也有反动、非法、有害、虚假信息。新媒体给人们带来的是一个丰富的信息时代,但它也同样是一个信息的垃圾站。这使得学生在信息大潮中很难做出对信息的判断,难以取舍。在收到的信息中,不乏一些奇特、怪异、新颖的信息,而学生们恰巧十分容易被这种信息所吸引,缺乏独立的、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显得十分不确定性摇摆不定,从而出现心理过度疲劳,迷茫。过度的使用新媒体,会使人机交流逐渐增加,取代了传统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播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主要媒介,因为其不受年龄的限制和新媒体自身所带有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和想要使用的心理。但任何事情都有利与弊两个方面,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样存在优点与缺点,但总的来说,新媒体应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能够客观的将它作为一个有效的信息获取和易于沟通途径。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新媒体所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影响力新媒体高校
My Hobby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