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二代”组成的班级群体的管理策略

2017-10-21黄菊妹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感恩宽容纪律

黄菊妹

一、“独二代”孩子为主组成的班级群体特性

三年前,笔者接手了一个以第二代独生子女(父母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为主的,总人数超过40人的班级。在班级管理中碰到了胜于以往第一代独生子女所有的更多的问题:缺乏纪律性,没有规则意识,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娇气任性,心理承受能力差;现实,要面子,争当班干部的意愿强;回报意识弱。

面对班级孩子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特别是没有规则意识这一问题,引发了已有二十多年教龄的笔者的深沉思考: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改变这些存在的问题,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经过自己的一番理论思考和实践摸索,笔者试着提出以班规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突破口,通过说、写、做、亮“四部曲”来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以此来进行班级管理。

二、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主体的班级管理,其管理策略主要还是教师的高压与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独立生活能力差而不耐受挫折,社会交往能力弱而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时代的“独二代”们。以下是笔者班级管理策略研究“四部曲”。

(一)把班级建设的核心价值说出来——推出班级宣言

班级的核心价值理念就像是一个班级的“基因”,也是班主任用于指导学生行为与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每个学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导向。为此,笔者引导学生以班级的核心价值理念为载体,组织学生们用通俗、简洁的语句将价值理念说出来,使之成为简明易懂、操作性强的行为准则。

第一,个体学习,初步认识。组织学生诵读《一日常规儿歌》,宣读优秀学生的评选标准,明确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规范和处事的原则,懂得班级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第二,专题讨论,统一思想。利用竞选班干部的机会,就“我要做一个怎样的学生?”“当选班干部后,我会怎么做?”展开讨论交流,对班级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引导概括出几个关键词:纪律、团结友爱、宽容、感恩、勤奋刻苦。

第三,人人参与,浸润撰写。发动学生和家长一起根据概括的关键词,以宣言的方式表述班级的核心价值观。

第四,汇总提炼,形成《班级宣言》:遵守规则,做纪律守护者。心胸宽广,不为小事争执。互帮互助,懂得感恩宽容。勤奋好学,不把光阴虚度。我们爱自己、爱同伴、爱班级、爱老师,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二)把班級核心价值变成班规写出来——推出班级管理制度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的集体是松散的集体,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的。

第一,确立《班训》:“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聘请班中学生的书法家爸爸书就一幅字,悬挂教室醒目位置,督促孩子们时时对照是否刻苦努力、克服困难、持之以恒认真学习。

第二,拟订《班级公约》:1.不管别人对不对,自己首先要做对,心胸宽广赢人心,管好自己最重要;2.事事处处顾别人,时时得到别人顾,团结友好互帮助,我为班级争荣光。这份班级公约,从为人处世方面进行了约定。

第三,推出《班级处事规则》,以小队为单位进行评比:1.作业完成好(保质保量按时交,及时订正不落后;每日阅读收获多)。2.文明礼仪好(进校排队不吵闹、上楼按序不插队、面带微笑互道好、快速整理即朗读、下课不奔休息好)。3.精神面貌好(排队迅速不拖拉、昂首挺胸气质佳、动作到位又用力;上课眼中有灵气)。4.互帮互助好(互相提醒共进步,友好如同一家人)。5小队活动好(出谋划策勤参与、互相体谅有乐趣)。这份《班级处事规则》涵盖了一个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

为了尽可能引导学生真正做到“遵守规则,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感恩宽容,勤奋好学,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笔者尝试改变传统的学生座位安排:设定小队单位,每位同学根据个人喜好自行选择进入一个小队,每小队4~5位成员,组建成8个团队。小队成员座位集中在一起,便于管理与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提醒每位小队成员要为自己负责,为小队团体负责。团体内的大、中队干部在班级中是管理者,在小队内是被管理者。小队内出现问题,首先由小队成员自行处理,无法妥善解决的,上报中队长、大队长协调,最终将结果上报班主任。部分问题较多的小队成员,小队长可将情况个别反馈给其家长,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协助。

以小队为单位的评比细则相继讨论出台,鼓励了管好自己、善待他人的好队员,也约束了一部分懂得道理却管不好自己的队员,用制度规范他们的行为。

第四,实施《班干部竞选法则》。1.管好自己:上课专心听讲,开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整理书包快速有序,自觉认真早读;午餐时间快速洗手准备餐具,吃饭不挑食、讲废话,吃完立即收拾;备忘录抄写早于别人,作业马上订正,受表扬次数多于别人。2.善待他人:班干部心胸要宽广,内心装的是班级,自己的事情与班级利益、同学利益冲突时,首先满足班级和同学利益,勇于吃亏;与普通同学有矛盾起争执,首先要退让。3.为班级服务:班干部事事起表率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明确做班干部不是管理同学,而是服务同学。

第五,设立小岗位。班主任最重要的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把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出来。笔者把教室里、班级中每一个角落分成一个个岗位,让学生们通过“管好自己、善待他人”来争取为班级服务的机会,提供一个个争取进步的目标。

(三)把班规做出来——推出班级特色评价

“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崇尚的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主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笔者采取了以下有特色的举措:

第一,升旗手和小当家的选拔。升旗手和小当家由学生根据自己表现与能力进行自荐与互荐,全班举手表决,以票数高低和男女比例对等选出最终人选,上报大队部。大队部派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培训,整个流程学生干部自主管理,老师现场监督,适当指点。endprint

第二,值日班长的确定与工作要求。值日班长由班级中队委员会确立,先由同学自主报名,根据报名人数安排轮值顺序。每位值日班长轮值一周,主要负责领读和值日生的安排,放學后协同值日生打扫教室。

第三,备忘录的抄写与检阅。课代表负责从任课老师处获得作业要求,登录至PPT上,每位队员抄完备忘录,交小队长检查、批阅。小队长严格对照作业要求检查,对字迹不端正、漏抄内容的,要求改正,符合要求后批上三角,打上日期,便于同学和家长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第四,设立争优榜。班级按小队分为8个区域,每个区域一串葡萄代表一个团结的小队集体,酸甜自有小队成员自己酿造。小队内所有成员根据相关评价表获得五角星奖励或黄牌警告,贴于小队葡萄串上,作为小队和个人评优参考。奖罚出现争议时,提请班主任商定。

第五,扭转家长的教育理念。“班风正,学风正”,教育要讲究“公正公平不偏袒”,对家庭教育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一定要扭转家长教育观念。

(四)把班规亮出来——打造富有个性的班级主题墙

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笔者发动学生共同设计班级教室环境,让每堵墙、每个角落、每处细节诠释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教室前方左侧的“班级宣言”提醒同学们“遵守规则,心胸宽广,互帮互助,勤奋好学,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右侧的《小岗位工作情况评价表》《班级个人与班干部自主管理能力评价表》让同学们可以每天对自己的各项学习活动做评价。

教室的左右两边墙壁为班级制度墙,《班训》《班级公约》《班级处事规则》“争优榜”,都督促学生们对照班规,注意言行,为自己争光,为小队赢得荣誉。

绿意盎然的植物角,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心愿墙,展示孩子们天真的愿望,充满童趣的期待,以及对家人、同学、老师的衷心祝福。

环保小天地,回收纸张,做环保小卫士。

主题教育墙上有“新学期寄语”,有主题教育月的一个个小目标。

“书包的小家”,整齐地摆放着同学们的书包、茶杯,体现一个良好班集体的风貌,折射出文化素养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

图书角,能借到心仪的图书,既是对自己物质的奖励,又是精神的奖赏。

走廊上的“作品展示栏”,展示同学们的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小作文、小制作、志愿活动剪影等。

三、管理成效

由于每一项管理策略的出台,都事先进行了学生层面、家长层面的讨论沟通,使得整个班级人人“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互帮互助,包容友爱”。所有任课老师交口称赞我们班班级面貌好,班级年年被评为校行为规范示范班、文明班;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名列年级前列;在市区级各项比赛中获得不同等级的荣誉。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恩宽容纪律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