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方法

2017-10-20崔猛

数码设计 2017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发散思维初中

崔猛

摘要:传统教学方法不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及素质教育要求。为此,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能力作了浅析,希望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满足课改需求提供参考指导。

关键词:传统教学;初中;生物教师;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7-0041-02

Abstrac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re not easy to stimulate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requirements.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ers train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ability in the course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results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traditional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er; Divergent thinking

前言

生物知识具备一定抽象性,初中生学习生物知识,如果仅靠理解理论,很难取得进步。发散性思维对学习生物知识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进行多层次、多方面思考,深度掌握所学内容,才能梳理正确的知识结构。所以,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改变传统授课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引导其对生物知识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地思考,进而提升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成效,达到课改需求。

1 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实现发散思维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生物教师未能分析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学习需求,也未应用多方法去激发他们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进而制约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生物教师应积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第一,生物教师需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第二,生物教师需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通过交流拉近二者间距离,这样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第三,生物教师需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为学生打造更高层面的知识探索和能力培养平台。

2 连环设疑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物教师对初中生进行知识教育过程中,需分析他们所呈现的认知力和判断力,积极对他们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根据初中生呈现的认知能力,生物教师需连环设疑,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通过连环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形成知识结构链条,这样让学生实现发散思维的锻炼和培养。例如,在对学生开展“人体的营养”知识教育过程中,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人体所需的营养有哪些?为什么要科学饮食?科学膳食对人体营养的保障有怎样影响?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思考,利于他们实现发散思维的培养。

3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效果

生物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育过程中,要立足课改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效果。只有让学生对课程知识提出疑问,才能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例如,在对学生开展“认识生命”知识教育讲解时,生物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基本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对生命知识有一定认知。再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思考提出相关疑问,这既可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也能分析其所呈现的思维状态,进而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强化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索所收获的教育效果。

4 立足练习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合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科教学更加具有创新性,不仅要开展以上三方面的教学工作,也需立足练习训练,让学生实现发散思维的有效培养。练习训练既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也能让其在练习训练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有助于学生实现发散思维的培养。例如,对学生开展“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内容教学后,生物教师可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练习训练,让学生对此进行巩固和深度思考。第一,人在生物圈中有哪些义务,请逐条说明。第二,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什么角色,需承担哪些义务?第三,人类各项行为对生物圈的平衡发展有什么影响?第四,人类如何让生态圈实现稳定的发展,需做哪些行为?通过相关习题训练,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利于实现发散思维的培养。

结论:综上,生物教师需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连环设疑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课程教育的创新性和有效性,进而达到课改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汉红.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研究[J].读书文摘,2016(11).

[2] 孙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知识窗(教师版),2016(10):63-64.

[3] 应立娟.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118-00118.

[4] 殷刘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23):112-112.

[5] 李慧.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思维养成的策略[J].文理导航,2017(29):90-90.

[6] 王宝兰.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12):5-5.

[7] 倪莹.一“问”激起千尺浪——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应注意几类问题[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4).

[8] 孙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知识窗(教师版),2016(10):63-64.

[9] 黄惠明.发散性思维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4):121-121.

[10] 孟欣.加强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探微[J].成才之路,2017(7).

[11] 林燕华.教育恒久远,创新每一天——浅谈初中生物課堂的创新教学模式[J]. 新课程(中学),2016(9).

[12] Guosheng Han,Pin Ng,Yingjie Guo. The state of tourism geography education in Taiwan: a content analysis[J]. Tourism Geographies,2015,17(2).

[13] Noronha Silvana Aparecida Alves Corrêa de,Bernardes Linda,Noronha Samuel Marcos Ribeiro de,Nascimento Fernanda Amorim de Morais,Ferreira Lydia Masako. SOCIAL INCLUSION AND SOLIDARITY IN STRICT POST-GRADUATION: EXPERIENCING THE LABORATORY "SCIENTIFIC WAKE FOR THE FUTUR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J]. Revista do Cole?gio Brasileiro de Cirurgio?es,2015,42 Suppl 1.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7.020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发散思维初中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