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痰瘀互结证患者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2017-10-20郭芳谢瑜杨志刚米丽芬邱晨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

郭芳+谢瑜+杨志刚+米丽芬+邱晨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痰瘀互结证型的临床特点及炎症指标水平,为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提供用于诊断的监测指标。方法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患者,辨证分为痰瘀互结证组及非痰瘀互结证组,观察、比较一般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病程)、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肝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共纳入120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其中痰瘀互结证组72例(60.00%),非痰瘀互结证组48例(40.00%),与非痰瘀互结证组患者相比,痰瘀互结证组患者在病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痰瘀互结证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主要证型,该证型患者具有病程长、血液高凝状态、炎症水平高的特点,纤维蛋白原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是痰瘀互结证的外在客观表现形式。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痰瘀互结;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6(a)-0071-03

2型糖尿病以慢性高血糖為临床特征,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发病机制[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已达到11.6%,糖尿病前期患者更是高达50.1%[2]。大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多见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和下肢坏疽等,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形成的基础。中医认为,该病当属“消渴”范畴,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可归为“脱疽”“脉痹”“胸痹”“中风”等范畴。由于痰浊闭阻、瘀血阻滞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病机之一,贯穿于2型糖尿病血管变的始终,痰瘀互结证是临床上常见的证型之一[3-4]。客观、准确的辩证论治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础,辅助检查是得到准确临床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痰瘀互结证与非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化验、检查结果,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痰瘀互结证提供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回顾性查找该院内分泌科病历系统的方式,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120例,其中痰瘀互结证组72例(60.00%),非痰瘀互结证组48例(40.00%)。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患者均符合 1999 年 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凡符合下述3项中任意1项者即可诊断:①糖尿病症状+ 随机时间血糖 ≥11.1 mmol/L;②空腹血糖≥7.0 mmol/L;③葡萄糖耐量实验后,2 h血糖≥11.1 mmol/L。(2)符合以下至少1条大血管病变标准:①有典型的心绞痛史或心前区不适史并有发作性ST-T改变者;或有典型的心肌梗死史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者。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确诊的临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②头颅CT确诊的脑梗死、脑出血;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存在颈动脉和/或下肢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或血管狭窄。

1.2.2 中医辨证标准如下 2型糖尿病中医痰湿证、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中(附)消渴病辨证诊断参考标准:痰湿证:形体肥胖、头胀肢沉、胸闷脘痞、纳呆呕恶、全身困倦,舌苔或厚或腻。具备二项即可诊断。血瘀证:口唇舌呈暗或紫暗、瘀斑,舌下脉络紫、怒张,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有1项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辩证标准;②临床资料完善,同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者。

1.3.2 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及其他急性并发症;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肿瘤、感染、活动性炎症、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疾病患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

1.4 统计方法

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分录入、整理,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前后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痰瘀互结证组与非痰瘀互结证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组患者的病程更长;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痰瘀互结证组与非痰瘀互结证组患者血常规、凝血、血糖、肝功能比较

与非痰瘀互结证组相比,痰瘀互结证组患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水平更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痰瘀互结证组与非痰瘀互结证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

与非痰瘀互结证组相比,痰瘀互结证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属于消渴之变证,是由于消渴日久、气阴两虚而逐渐并发而来,痰湿、瘀血作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病理产物,阻于脉络则血脉阻塞,

引起不同部位的血管病变[5]。因此,痰瘀互结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病机之一[6]。寻找中医证型的外在表现及客观证据,有助于准确、快速、直观的中医临床辨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endprint

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测能反应体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已有研究证实,常规检测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对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7-8];同型半胱氨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可能是独立、敏感的预测因子。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基非必需氨基酸,有内皮毒性作用,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平滑肌细胞增生。2型糖尿病有大血管病变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这些指标与本病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炎症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过程,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能引起多部位血管病变。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敏感的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合成受激活的单核細胞、成纤维细胞及某些细胞因子的调节。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合并心绞痛患者、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认为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观察指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痰瘀互结证组患者相比,痰瘀互结证组患者在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呈现出血液高凝、髙炎症水平的特点,推测这可能是痰瘀互结证的外在客观表现形式,血流不畅,运行受阻,瘀滞积于经脉血管,故血液呈凝滞状态;同型半胱氨酸、炎症因子等有害物质沉积于体内,内生痰浊湿气,又进一步阻滞血液运行,故痰瘀并见,发为本证。

综上所述,该研究中,痰瘀互结证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主要证型(60.00%),该证型患者具有病程更长,血小板、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的特点,这些指标升高可能是痰瘀互结证的外在客观表现形式。该研究为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提供用于诊断的简便、安全的客观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蓝元隆,黄苏萍,衡先培.建立以“脾虚痰蕴血瘀”为核心机制的T2DM 辨治理论体系[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23(2):44-46.

[2] 张广德,邹本良,钟根河.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型探讨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2):2739-2741.

[3] 吕树泉,苏秀海,张淑芳,等.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分析[J].光明中医,2016(13):1856-1857.

[4] 谢毅强,王华,吴月平,等.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61-63.

[5] 高泓,谢春光,赵旭.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医病机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9(6):1314-1315.

[6] 李德奎,刘跃,朱名安,等.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11):801-803.

[7] 王嵘. 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817-3818.

[8] 钱铁镛. 高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4):403-404.

(收稿日期:2017-05-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关系分析研究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