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评价

2017-10-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颌骨牙槽骨牙周病

李 涛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评价

李 涛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等指标变化,随访1年后,观察其颌骨间及牙间角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牙周袋实际深度、前牙覆情况、前牙覆盖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后,患者颌骨间及牙间角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表示患者唇倾情况明显好转。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唇倾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口腔正畸;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唇倾情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口腔健康及牙齿美观越来越被引起重视。口腔疾病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咀嚼功能,牙齿移位、间隙大、松动也影响了整体美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1]。牙周病是口腔科临床的常见疾病,严重时可造成牙齿移位及松动,尤其是前牙移位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前牙移位、牙间隙扩大、前牙唇倾出现扇形散开等,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同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2-3]。正畸治疗是口腔修复中的常用技术,目前也是口腔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前牙移位、牙间隙扩大、前牙呈扇形散开、咀嚼能力下降、牙龈萎缩等症,经X线检查诊断符合前牙移位的诊断标准[4],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9.62±3.58)岁;病程9~45 d,前牙伸长患者8例,舌侧倾斜患者7例,前牙扇形散开移位患者15例,前牙扭转患者10例。

1.2 方法:治疗开始阶段指导患者每日餐前餐后做好口腔卫生及清洁工作,并向患者讲解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等,利用有效手段清除患者口腔污垢,确保牙根面平整,科学治疗患者牙髓位置相关病变,纠正牙齿不良修复体,采用抗生素抗感染,在患者牙周炎症明显改善后在准确行口腔正畸治疗。首先采用Ni-Ti圆、方丝排齐牙列、整平牙弓,第2磨牙安放带环、直立磨牙,可以加用口外弓。再关闭拔牙间隙,建立正常覆、覆盖关系,给予有效的支抗控制。调整牙位与咬关系,固定保持1~3个月,整固定矫治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口腔卫生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出血指数,牙周袋实际深度,前牙覆、覆盖情况,牙槽骨高度情况,随访1年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颌骨间及牙间角度改善情况。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采用均数±标准差(±s)、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比较: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牙周袋实际深度、前牙覆情况、前牙覆盖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患者颌骨间及牙间角度改善情况比较:随访1年后,患者颌骨间及牙间角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表示患者唇倾情况明显好转,见表2。

3 讨 论

牙周病诱因多、机制复杂,主要指牙周组织支持的各种疾病,临床常规治疗主要以消除牙周炎症为主,但长期效果常不尽人意。正畸治疗能有效的与牙周病学紧密结合,不仅有效消除牙周炎症,同时也是牙周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5]。有研究表明,保持牙齿正常位置和健康的牙周组织及牙槽骨高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牙周组织出现病变时,则会导致牙齿错位、前移、松动等。正畸治疗可有效矫正前牙区的咬情况,实现正常的牙齿覆盖,并利用正畸舌侧的固定治疗可保证正常咬,确保恢复患牙位置[6-7]。另外,在正畸治疗前需实现牙齿在正常咬的基础上产生新附着及增加牙槽骨高度,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牙周炎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咀嚼能力,保证治疗效果[8]。本研究结果表明,出血指数、牙周袋实际深度、前牙覆牙情况、前牙覆盖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后,患者颌骨间及牙间角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表示患者唇倾情况明显好转。综上所述,周病致前牙移位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唇倾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出血指数 牙周袋深度 覆牙前牙覆盖 牙槽骨高度治疗前 40 92.36±5.48 5.43±0.72 4.69±2.12 6.33±1.41 5.21±0.45治疗后 40 29.86±2.37 3.06±0.65 2.16±0.79 2.57±0.91 5.19±0.52t11.28 5.87 4.26 5.87 0.67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治疗前后患者颌骨间及牙间角度改善情况比较(n=40,±s)

表2 治疗前后患者颌骨间及牙间角度改善情况比较(n=40,±s)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 P面角 78.01±2.73 81.31±3.69 4.13 <0.05上下齿槽座角 -8.21±1.68 -7.11±1.12 4.22 <0.05颌突角 9.71±3.84 9.45±2.63 1.53 >0.05上下颌平面角 27.81±5.37 28.12±4.65 1.46 >0.05 Y轴角 62.21±4.48 64.15±4.62 1.58 >0.05上中与下中牙长轴交角 109.52±2.87111.76±4.13 5.68 <0.05下中切牙高度 87.62±7.65 87.34±7.68 0.26 >0.05下中切牙-颌平面角 112.32±7.37109.87±6.13 0.87 >0.05上中切牙凸距 9.32±1.47 8.21±2.65 3.88 <0.05

[1] 林敬波,王宏艳,张莹,等.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8):72-73.

[2] 杨瑾.口腔正畸治疗34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72-73.

[3] 姜达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正畸治疗及疗效初步评定[J].中国医疗美容,2016,6(8):48-50.

[4] 涂伶俐.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01-102.

[5] 邓昊,周立辉,鲜文,等.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9):1732-1734.

[6] 朱晓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4,4(6):209+214.

[7] Prasanth CS,Betsy J,Jayanthi JL,et al.In vivo inflammation mapping of periodontal disease based on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l imaging: a clinical study[J].J Biomed Optics,2013,18(2):026019-1-026019-8.

[8] 赖小兵.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8):3825-3826.

R781.4

B

1671-8194(2017)26-0129-02

猜你喜欢

颌骨牙槽骨牙周病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