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条件下银行信贷风险防控浅析

2017-10-16陈琳

中国经贸 2017年18期
关键词:银行业务信贷风险互联网

陈琳

【摘 要】互联网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种技术形式,它的出现与发展对于银行信贷风险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过,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对于银行信贷风险防控而言,要利用好互联网所带来的积极作用,遏制其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趋利避害,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信贷风险;银行业务

信贷是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也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同时,信贷方面的风险也是银行必须认真面对和处理的关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对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应对好互联网扩散后带来的挑战就成为银行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型

信贷风险是银行经营中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从其发生的来源来看,则可以分为市场性风险和个体风险两种。

1.市场性风险

市场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原因而导致的借贷方无法还款的风险。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来看,市场性风险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就会十分严重。一般而言,市场性风险的出现都与区域经济运行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当时的市场性风险就是由于地区经济运行出现大幅下滑而形成。同时,在市场性风险中,还有一种风险近年来越发突出,即产业内系统风险。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深,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部分产业将会进入内部重组期,一些落后产能将被淘汰,这就会直接影响到相关企业银行信贷的安全性,对银行而言,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市场性风险。

2.个体风险

个体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个体原因而导致的无法及时还贷的风险。在银行日常的经营过程中,这类风险是最为常见的。从个体风险产业的具体原因来看,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 收入出现超出预期的下降。部分借款人由于企业经营不善、事业以及不可抗力等因素,收入能力大幅衰弱,使得其无法按照银行约定完成还贷任务。从笔者工作的实际经验来看,小微企业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较大,个人贷款方面,经营性贷款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较高,房贷目前为止相对较低。

(2) 恶意贷款。这是银行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防空的信贷类型。一些借款人假造资产凭证或第三方担保,骗取银行贷款,然后携款潜逃,给银行的正常经营带来了巨大威胁。同時,近年来,以投机、赌博为目的恶意贷款也开始日益增多。一些借款人伙同小额贷款公司,以企业经营或房贷等正常贷款项目为外衣,从银行骗取贷款进行赌博或投机行为,一旦发生损失便会直接造成银行坏账的出现,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互联网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它对各个经济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银行信贷而言,也是如此。总体来看,互联网对于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1.积极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为银行更好地防范风险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首先,互联网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广泛和有效的市场信息保障。对于银行而言,虽然市场性风险出现的概率并不高,但其一旦发生,就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准确评估市场情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互联网在这方面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互联网遍布全球的系统,可以有效搜集各种市场信息,为银行评估市场风险,做好信贷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互联网信息系统本身所具备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还可以对搜集到的情报进行自动分析,这无疑也增强了银行评估信贷风险,制定应对方案和信贷规划的能力。

其次,互联网有助于银行更好地评估借款人信誉情况。目前,国家已经利用互联网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对借款人的信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记录,这不仅可以帮助银行更加清楚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借款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减少恶意贷款行为的发生。

2.消极影响

对积极作用相对,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会对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1)在互联网模式下,银行为了扩展业务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网上银行业务,其中也不乏小额贷款,但与窗口办理不同,这些业务主要通过电子单据的方式来进行办理,其作假的可能性和空间大大增加,虽然,银行也使用了一些技术手段来加以应对。但这并没有消除互联网对于信贷风险增大的影响,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互联网信贷风险案例就是警示。

(2)互联网客观上提升借款人应对银行信贷风险防控体系的能力。在具体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借款人会采用相似的办法来骗取贷款,而这些方法是从何得知的?很多都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学到的。例如,利用第三方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抽贷等等。由于互联网本身对于信息没有甄别能力,使得一些针对银行风险防控漏洞的信息也能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进而导致更多的人利用这些漏洞来骗取贷款。为此,银行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防控体系来加以应对,这就加重了银行日常经营的成本支出。

(3)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银行经营的压力,客观上影响到了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的防控。近年来,以余额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大量涌现,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银行信贷的份额,特别是在小额贷款方面最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特别是地方性股份制银行为了确保业务的稳定性,不得不防控对于信贷风险的防控以推动业务的增长,但这就会客观导致风险控制水平的下降,影响到银行财务与资产的安全性。

三、互联网条件下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措施

1.加强风险信息搜集与分析系统建设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能力。因此,对于银行而言,利用好互联网系统更好地搜集和分析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

(1)要加大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硬件设施,特别是专用分析软件的打造,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2)要积极培养一批善于利用互联网来做信息分析与判别的人才队伍,从整体上去把握市场风险与风险信息的动态情况,提高信息分析的有效性。

(3)要把过往的业务信息情报也纳入到信息系统数据库中,使系统能够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增强情报分析的可借鉴性和操作性。

2.扩展和提高征信系统作用

征信系统是遏制恶意贷款,提高信贷安全性的一个有效措施。为此:

(1)我们要加强对现有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对其中的人员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进一步提高其恶意贷款的门槛。

(2)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将征信系统向企业或个体经营进行扩展,使征信管理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进而对单位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

(3)积极尝试建立跨行业的征信系统建设,把不同行业的信用信息也统一起来,更好地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情况。

3.加强互联网信息预警和监控体系

对于银行而言,要强化互联网信息的预警和监控,对于其中出现的涉及信贷漏洞的内容要及时加以处理。为此,要组织一支专门的队伍来负责进行互联网信息预警与监控体系建设工作,积极和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及时掌握互联网上的有关信息,对于其中涉及银行信贷安全的内容,进行准确评判,确实威胁到银行信贷安全的,申请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屏蔽处理,银行本身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防控措施。要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以案例为牵引向借款人宣传借贷的法律知识,引导借款人正规接待、正规还款。

4.合理控制信贷业务规模

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业务挑战是客观存在的,对于银行而言,不能因此而盲目的降低信贷业务门槛。要从市场发展的客观现状出发,制定正确的信贷业务整体规划,从整体上把握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方向。要在坚持风险防控水平不下降的基礎上,扩大业务范围,并积极探索新的风险应对手段。要明确信贷风险防控的红线,对于可能越过红线的行为,坚决避免,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肃昌,姚宜之.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6(20).

[2]金海婷.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6).

[3]贾路琦.浅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6(24).

猜你喜欢

银行业务信贷风险互联网
乡村振兴中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的探讨
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