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强军微文化推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2017-10-12周洪超童哲

继续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推动军校创新发展

周洪超+童哲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微信的广泛应用,“微文化”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无处不在地影响着社会和军队广大官兵的生活。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强军文化,并且指出要树立文化自信,所以在文化自信和强军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属于我军的强军微文化,推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培养能打胜仗的指挥人才已成为当今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强军微文化;推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源起于微博的“微文化”借助网络平台迅速发展,微信等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微电影、微故事、微小说等相关“微”概念的加入而日益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强军文化和文化自信,充分运用微文化,使其成为强军微文化,推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在探索运用“微文化”的方式手段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发挥强军“微文化”及时性特点,提升军校思想教育的时效

“微文化”具有及时性特点,用户可以随时发布内容,受客观因素影响非常小。利用这种特点,把强军“微文化”运用到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有效解决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不强的问题。

(一)创造教育微环境,及时发布教育内容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资料下发不及时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创设一个人人可参与、人人可提议、人人可批评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将“微文化”运用其中,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和学习计划,将教育内容编辑成微博、微信,及时发布,能够让广大学员第一时间掌握学习资料,及时进行学习。

(二)进行教育微疏导,及时反馈学习意见

传统形式的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满足于课上了、学习资料下发了、学习计划落实了,很难有时间进行双向反馈。针对问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评及时进行反馈,使教员及时掌握学习情况,学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耐心细致地引导疏导工作,不因学员“微”而忽视,不因“微言”而忽略,在不断进行“微疏导”中提高认识,形成共识,不断深化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三)强化教育微建议,及时进行理论解读

针对传统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解读资料下发不及时的问题,利用“微平台”及时发布理论解读,可以让学员第一时间得到解读资料,丰富学习素材,既缓解了学员的学习压力,又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时效性。同时利用“微文化”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可以隐匿的特点,鼓励学员可以针对工作岗位、身份级别和敏感议题,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多提意见,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在实际工作的“微改变”中提升质量层次,使“微建议”在推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巨大威力。

二、发挥强军“微文化”交互性特点,提升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微文化”具有交互性强的特点,它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中相互沟通交流。充分发挥这种特点,把“微文化”运用到理论学习中,激发任职培训学员参与学习体会交流的热情,在谈学习体会、交流学习经验中深化学习效果、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一)深化教育微互动,去除交流隔阂

军校思想政治教员必须去除身份、级别、岗位的角色印记,才能在“微文化”中与学员“打成一片”,才能在与学员的多向互动、有效互动中析事明理、增强感情,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互动,思想政治教员与学员之间不但要有“一對一”的互动,而且要创设相应的“交际圈”,以群体交互的方式,针对特定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交流的效益和质量。

(二)深入进行微咨询,提升交流深度

在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任职培训学员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官兵,往往不便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和展现其思想和心理问题,但愿意在微文化中倾诉和暴露,并渴望得到回应和解决。因此思想政治教员应在掌握好相关心理知识的基础上,为学员及时提供有效“微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在线答疑解惑的形式向学员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探讨中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提高教育质量。

(三)广泛开展微评论,拓宽交流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比较单一,效果和针对性不强,主要是由于这种互动缺乏真实性,导致大家热情不高,以“微评”的形式进行体会交流,可以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不用拘泥于形式,只需要“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微评”中,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发挥强军“微文化”的精炼性特点,提升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微文化”具有短小精炼的特点,便于编辑、阅读、转发和传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微文化”的内容并不因短小而简单,它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理论观念。把“微文化”运用到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短小、精干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精炼、概括,同时突出重点,会极大地提高培训学员的学习效率。

(一)凝聚教育微观念,拓宽传播广度

“微文化”名“微”实强,它可以将“小事件”放大为“大事件”,将“小观念”凝聚成“大共识”,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微观念”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和巩固的新载体形式,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善于借助“微观念”的易传播、传播效率高、理解容易等优势不断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广度,利用新媒体等介质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念”传播得更快、影响范围更广。

(二)总结教育微内容,强化学习深度

充分发挥“微内容”化整为零的特点,针对以往重大理论学习“满堂灌”的问题,将理论学习内容化整为零,围绕部队及军校中心工作和教育主题,抛设培训学员喜闻乐见的议题以“微内容”形式分期分批连续提供,可以使培训学员在重大理论学习中将重点难点问题逐一攻克,提高学习效果和参与的质量水平,不断激发广大培训学员的学习热情,持续强化学习的深度。

(三)落实教育微理论,深化效果持久度

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理论学习常态化,就需要落实教育的“微理论”,军校培训学员易受到各种任务和工作的冲击,使其理论学习坚持难、落实难的问题客观存在,在教育中要善于运用零碎实践,以“微理论”为载体进行理论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大块时间难落实、理论学习难坚持的问题,让培训学员教育学习每天学一点,日积月累,长年累月,积少成多,不断深化学习效果的持久度。

四、发挥强军“微文化”的娱乐性特点,提升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

当前,参加军校任职培训的学员主要是80后、90后青年官兵,他们大多喜欢新鲜事物。而“微文化”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它通过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知识库等技术,能够传播微电影、微知识、微小说、微音乐等等,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且不受时间、地点、场合的限制。把“微文化”的这种娱乐性运用到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将极大提升学员学习的兴趣。

(一)强化微知识的载体,创新形式

充分利用“微文化”强大的内容承载功能,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微知识”,编制成微信、短信、小故事、小小说等进行传播,以短小精悍的“微知识”激发广大学员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员的文化素养,提高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二)借助微娱乐的优势,以点带面

“微娱乐”的形式多种多样,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善于围绕健康身心的目的,为任职培训学员编写“红段子”、分享“视频图片”、录制“微电影”,给任职培训学员提供必要的休闲娱乐,才能将“小观念”凝聚成“大共识”。

(三)拓宽微传播的渠道,无微不至

“微文化”与网络息息相关,离开网络时,就需要通过拓宽传播渠道,提高以“微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适用性。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贯彻“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思想,根据部队建设需要和任职培训学员思想实际,把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放到“微知识”的传播之中,放到“微娱乐”的开展之中,利用广播把“微博”读出来,利用便贴纸把“微评”贴出来,既打破硬件限制,又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使学习娱乐与思想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endprint

猜你喜欢

推动军校创新发展
论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的推动作用
让企业报助推企业文化发展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推动普通纪念币参与流通的对策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