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提高高中生汉语阅读兴趣

2017-10-12陈志远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中生兴趣

陈志远

摘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汉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汉语文阅读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的姿态接收教学信息,这样,教和学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汉语文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70-01

1.明确汉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汉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改中确定的课程标准和要求,设置明确的汉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新课改指出,汉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掌握必要的汉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汉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汉语文教师应在充分认识汉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汉语文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突出阅读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出发,善于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有所得。例如,阅读现代文时,应注重故事结构的完整性,感受作者在叙事、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过人之处;阅读文言文时,应注重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和积累,体会到文章的生动与精辟之处。

2.指导学生精读教学内容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有助于理解文义,这就充分肯定了反复诵读对于学习文章的重要性。现代教学实践发现,反复诵读文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生积累语言、锻炼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汉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对重点课文、重点篇章反复诵读,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作者行文时的具体背景,再引導学生精度课文。教师可先进行范读,读至“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时应言语凝涩,稍作停顿,让学生体会到琵琶女的复杂心境。学生在诵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别样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感悟和积累

汉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提到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具体来讲,汉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正是对汉语文“核心知识”,“核心知识课程”的确切描述。它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核心。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课文的学习,拓展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等。学生这些通过规范的语言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主要的是可以为语用发展提供范例。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能力,会达到触类旁通的作用,随着阅读量的积累这种能力会逐渐加强,因此,汉语文教师应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广泛阅读的习惯。特别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积累上,要鼓励学生广泛浏览,积极吸收我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尽量少留书面作业,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感悟,会思想,有能力。

4.积极提倡阅读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对话

作为教师不要企图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当做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在一节课中完成。所谓自主学习应当是以学生个人为单位的独立学习的行为,合作是群体性活动,探究更是需要一个人的独立发现达到共享的前提。实践证明自主阅读尽管属于个体阅读,但并不排斥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相反,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沟通交流,反而会使学生间互相启发,促进个体阅读的能力生长,这种合作学习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长期稳固的阅读氛围,产生良好的群体学习的效果。因而,应该积极提倡阅读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对话而非停留在课堂上的标志性活动,即自主合作探究的随时随地的学习过程。但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若要把这种学习方式在一节阅读课中强行的展示出来,就会使一节阅读课,被模式化的肢解,使阅读课为形式服务。

5.在教学中注意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阅读兴趣

学生最渴望的就是得到教师的表扬,特别是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得到表扬,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表扬,会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兴趣,而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则会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进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例如,在一次讲课中,班上一名语文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学生不经意间回答对了一道题目,这道题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比较难,于是,笔者马上抓住这次机会,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某某同学说得很好,看来某某同学在这方面存在天赋呦,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这方面的内容,以后要继续努力呀!”通过这次的表扬,这位同学阅读的兴趣马上提高了,每次阅读课上,他都认真阅读,并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其语文成绩也自然就提高了。

总之,功夫在平时,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筛选来做到有选择性地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再通过强化记忆,整理笔记来储备有用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还得走进文本,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什么情感、什么用意,而不是“先入为主”,即读者自己的“我认为”、“我觉得”。最后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加强训练,这样才真正谈得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能力。

猜你喜欢

高中生兴趣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