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思辨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2017-09-22谢伟珍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生

谢伟珍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在初步形成,思辨能力也比较薄弱,在数学学习中对问题的分析不够透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应从教学细节、条件、经验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生;思辨训练;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72-01

小学生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其思辨能力尚未完善,常出现表述不清晰、逻辑紊乱、判断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利用思辨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 从细节着手,引导学生的有序思维

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学生往往容易思维混乱,不知所措。对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会学生从细节入手,抽丝剥茧,逐步解决问题。

以“圆的认识”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若直接提问圆有什么特性,学生多数很难回答上来。教师不妨先引导学生逐步剖析这一内容,让学生慢慢地了解圆的特性。笔者先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圆,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圆与书本上的圆有何不同。有学生提出:“我用手画的圆好像没有书上的圆那么圆,它的边不太光滑。”笔者:“真的是这样吗?现在请你们将自己所画的圆对折一下,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马上将自己所画的圆进行对折,却无法实现完全重合。见状,笔者立即提问:“为什么课本中的圆对折后能够重合,而我们自己画的却不行呢?”学生:“可能我们画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圆,没有符合圆的某些特性。例如,可能圆心到边上各个点的距离不相等,所以对折的时候就无法重合。”笔者:“没错!同学们,真正意义上的圆,其圆心到边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圆的一个个特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锻炼,数学思维也得到大幅提升。

二、 从条件着手,引导学生的分层思维

对于学生进行思辨训练,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从基本的条件着手,通过表象层层深入,逐渐靠近知识的核心。同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加大教学的难度,让学习变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易于学生接受。从条件着手展开思辨训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分层思维。

以“分数的认识”为例。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问题:“将一个苹果平均分为两份,每份是多少?”学生:“每一份是半个苹果。”笔者:“对,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苹果的一半。”在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后,笔者加大问题的难度:“小明有4个苹果,如果他把■给了小强,那么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有的学生回答:“还剩3个半。”有的学生回答:“还剩2个。”笔者追问:“到底还剩多少个呢?请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与“■个”的区别。随后,笔者继续提问:“当小明给了小强■之后,小强又将■分给小丽,那么小丽得到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讓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复杂的计算中,从而深化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从经验着手,引导学生的系统思维

小学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教师应注重对于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为此,教师可从经验着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将各个知识点放入一个知识系统中进行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的系统思维。

以“轴对称图形”为例。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列举出以前所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并让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与非轴对称图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运用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来理解轴对称图形,从而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发散。最后,笔者让学生观察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然后思考对称轴的数量与图形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数量与它们的边的数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等边图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在学生得出这个规律后,笔者追问:“按照这个规律,圆形应该有几条对称轴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圆形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这样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问题发现规律,积累经验,并由此进行合情推理,发现新知,使学生的思维系统得到发展,教学效果显著。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促进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策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责编 吴美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