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教材,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

2017-09-22陈森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低年级教材

陈森华

[摘 要]因为低年级学生爱问“为什么”,所以将低年级学生那种缘于生活问题的“为什么”转化为提出更具有数学性的问题,是一线数学教师要探究的。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从已有问题出发,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提问能力;低年级;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08-03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十分重要,但怎样培养呢?对此,确实是“教无定法”,所以,这种提问能力的培养常常成为教师重视,却往往是“灵机一动”的偶然教学活动。近期,我们围绕“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一教学主题,进行了集体研讨,对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关于“提出问题”的教学点进行收集,并逐一分析比较。

一、缘起生活问题的思考

一家人来到大海边,看见一群海鸥。

孩子问:“这是什么?”

妈妈说:“这是海鸥。”

孩子又问:“海鸥为什么会飞?”

妈妈说:“因为海鸥有翅膀。”

孩子又问:“那人为什么没有翅膀呢?”

妈妈一时语塞。如果说人生下来就没有翅膀,或者说人是猴子进化来的,所以没有翅膀,这样的回答显然无理,也无趣,所以,妈妈不知怎么回答。

爸爸说:“孩子,你是不是想和海鸥一样自由飞翔?”

孩子点点头。

爸爸又说:“是啊!那人怎样才能自由飞翔呢?”

……

孩子爱问,可爱!

妈妈口拙,是笨?事实上,是妈妈习惯于对“这是什么”的日常解读,并没有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思考点。

爸爸善解人意,是因为他和孩子的思维同步,关注了孩子发问的内在缘由。

孩子真的是不懂才发问吗?其实,不然。

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这种鸟是海鸥,但他一定自有答案——这是一群鸟儿在飞。

鸟儿为什么会飞?因为鸟儿有翅膀,孩子其实已有答案。

人没有翅膀,所以不会飞,孩子心中也有答案。

孩子真正的疑问,就像这位爸爸所想的:人,怎样才能像海鸥一样自由飞翔呢?

孩子,有知,有感,有思考,才会发问。孩子的发问,问题是连续的,话题是跳跃的,而思维指向却是内隐的。有思维指向才是孩子成长中真正有价值的生活问题。

二、研究小学数学“第一问”,解读数学问题的内涵和特点

小学数学问题往往来源于生活问题,但它和生活问题一样吗?

我们仔细查阅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发现小学数学的第一次提问训练安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最后一道练习题(第6题)中:

可以看出,这个“第一问”是围绕小猴子找水果的主题展开。首先,提供了两个问题范例,然后设定:你能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来回答吗?

为了了解一年级学生对这个提问训练的真实反应,我们采用了前后测进行比较。

前测是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前,而且只有情境图,不提供范例,直接出示:“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来回答吗?”

生1: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

生2:这是南瓜,这是苹果。

生3:这又是谁?

生4:这是小猴子。

生5:小猴子在干什么?

生6:小猴子在找水果吃。

“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这又是谁?”“小猴子在干什么?”是学生提出最多的问题类型。

这些问题是我们所需要的数学问题吗?显然不是。

“这是什么?”“这是谁?”这类问题不是数学课仅有的,语文课有,科学课也有,生活中亦有,所以,我们姑且把这类问题叫作生活问题。这样的问题,并非毫无作用,对这些问题的解读可以引导学生获取感兴趣的相关生活信息。

一年级学生正是在反复几次的“这是什么”的提问和相关解答后,才提出“小猴子在干什么”的问题,显然,提出“干什么”的问题,表明他们对主题图的认识提升了,因为,他们不再停留于对一种个体信息的解读,而是开始关注小猴子和水果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干什么”已经有了或者已经逐步靠近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数学模型意象。

前測表明,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解读生活情境的意识和能力,他们也初步具有对事物关系的关注和探究的意向。我们认为以上的两种提问能力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我们坚信:学生有了“干什么”的常态思考,就具备了学习数学的行为和思维。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这是什么”“干什么”是一种生活问题,而不是数学问题,而且它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相对成熟的基本思维活动,所以不应将其作为数学专有的问题形式让学生进行训练。

当然,信息解读是学生认识新事物、发现新知识的基础环节,数学课堂也常有这样的环节,我们把这样的日常问题的设问和解读过程,叫作数学信息解读。

那么,数学问题应该是从怎样的形态开始?

我们关注了教材设定的“第一问”的实施情况。在教学“位置”的相关内容后,让一年级学生解答了两个问题范例后,采用口头表达的交流方式进行提问训练:你能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来回答吗?

生1:小猴怎么走,方能到香蕉处?

生2:小猴要吃到苹果,应该怎么走?

结果表明,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提出形同范例的问题,不管是自问自答,还是自问他答,学生都能给出正确的答案。endprint

比较前后测的结果,后测的问题更具数学味,它已经不是一种直观信息的直接表述,也不是一种能用原有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解决的情景状态,而是指向于所研究的特定的数学原型,并用特定的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原理进行解决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如果能够以数学知识覆盖并通过数学认知找出结论的问题都可称之为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是在数学问题情境中将发现的问题完整地表述出来,问题可以是在当前数学情境中已经提出来的问题,也可以是新发现或新创造出来的问题。

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教材在第二单元的最后一个练习中才首次正式地给予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任务?显然,这里的提出问题是学生学有所成,是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数学原型中的一次综合练习。换种说法,也就是,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是清楚的,而对于问题范式是生疏的,是需要模仿和学习的,所以数学提问能力的培养,与其说有疑设问,倒不如说是“明知故问”,主要学习的是相对于特定的数学知识的特定的问题模型的表述和积累。

数学知识的类型很多,有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就有不同类型的问题模型,所以,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要从问题类型分类开始,而各类知识的代表性问题,我们称之为经典数学问题。

从教材的第一问,我们得到这样的启发:教材安排特定的提问练习,说明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提问能力不是随意的方法练习,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针对认知要点提问,是开展提问训练的常见活动

比较教材的提问训练,我们发现,针对认知要点提问是开展提问训练的常见活动。比如:基于基数与序数的提问训练:

教材从“排队买票”的情境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

“第几”的教学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探究和讨论“第几”和“几个”的区别,感受数的两种使用意义;二是提问训练。

这里的提问训练,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或简单化处理,事实上,这个训练很有价值。

因为,在一年级的数的认识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而“排队买票”则是一个经典的区分“几个”和“第几”的生活模型,且“排第几,前有几个、后有几个”则对应了经典的数学问题,对于这些经典的数学问题是需要学生反复积累的。

事实上,凡是针对学生进行提问训练的,运用的都是经典的数学问题,而且往往是多次且反复的训练,例如,教材在“6和7”“8和9”的认识中都安排了相同的提问训练点。

如果将这里的经典问题作为提问的专项训练任务之一,那么,在第一个环节中,就有必要突显它的问题模型:有( )人排队,学生排第( ),他前面有( )人,后面有( )人。要突显这个问题模型,就要求教师在前期的教学中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任务,而不是支离破碎的提问,要让学生在对整体任务的探究中,反复认知这个问题模型及对应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对后续的提问训练做充分的准备。

如果将这里的经典问题作为提问的专项训练,那么数学问题是学生围绕数学模型进行有序解读后产生的一种思维目标,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提问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数学思考,或者说,这是一种“明知故问”现象,这种明知故问需要一种规范格式。首先,要牢牢把握教材所设定的问题模型,当学生对这种问题模型已经有一定量的积累后,才可引导学生变换问题模型。比如可将教材的经典问题转换为:小明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他排在第( )。

如果将这里的经典问题作为提问的专项训练,那么这个积累经典问题的过程,也是全体学生互帮互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对区别“第几”和“几个”的认知指导,更有对后进生的问题模型的指导,这是一个学生全体全面提升的过程。

四、提出问题是培养提问能力的核心载体

這是一年级下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热闹的大森林”的教学内容,它与前期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首先,它用同一情境图呈现三个“生活主题”;其次,在呈现数学问题的主题图中,用简短的文字代替了大括号和问号,某些已知数量不是通过数数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另外,教材设定了提问任务:从图中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应该说,这是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中极有代表性的一课。

显然,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在现实情境中提取相关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关系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利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解答。

那么,学生是怎样提出数学问题的呢?

①主题分类。学生聚焦于其中的一个主题场景,比如:天鹅的生活场景。

②提取信息。获取这个场景中相应的数学信息:一共有8只天鹅,还剩7只。

③提出问题。根据两条相关信息,提出问题:游走了几只?

显而易见,提出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根据两条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才是小学数学提问训练的核心任务。

下面分析以上学生的提问过程。

这里的提问不是一个简单的模仿过程,对于题中的小鹿,“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这和许多生活情境十分相似,学生很容易就能提出问题;对于题中的天鹅 “一共有8只,还剩7只,游走了几只?”所对应的生活原型则少得多,再加上“游走了” “飞走了”“潜入水中”等动词也不是唯一的选择,而提出“还剩几只”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因此,关于学生对天鹅生活场景图的提问,教师需要做如下的准备和指导。

1.在获取数学信息的过程中,要构建和前期已学过的相类似的减法数学模型,以模型揭示减法的内涵。

2.用减法的思想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动词。

3.让学生先将该题的数量关系和前例的进行比较,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问题。

学生学习如何解决数学问题,要从生活经验入手,但这并不表明,生活经验足够解决一切数学问题,探究天鹅问题正是从生活经验走向分析数量关系的起步阶段,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解决问题教学,除了指导学生根据两条信息提出问题,还必须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系列的设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怎样解答?

解答正确吗?

从某种角度讲,以上三个设问能与提出的问题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一个成熟的数学问题的提出,从信息到解答验算会有一个完整、成熟的系列性设问,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提问的训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难的是四则计算,需要学生积累相应的问题模型,而这种问题模型和数量关系紧密结合,一方面,需要分析数量关系来判断问题所具有的运算意义;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来确定怎样解决问题。

学有所疑,才会有所思,才能有所得,才能产生探究的念头,才能凝聚成主动学习的动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如能让他们勇敢地大声提问,必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与学习主动性的增强,而这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兰珠.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2] 刘付,成辉.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J]. 师道·教研,2013(2).

[3] 黄如炎.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J]. 教育教学,2012(8).

(责编 金 铃)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低年级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