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区域发展要走特色化之路

2017-09-21陈香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7期
关键词:皖江皖北合肥

摘要: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条件匹配度不高,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特色化发展态势尚不明显。“十三五”期间,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条件,突出区域主体功能,紧抓区域发展着力点,加快推进区域特色化发展,才能实现安徽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关键词:区域主体功能;特色化发展

一、四大区域发展战略任务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及《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相继出台,安徽省皖江、皖北、皖南和大别山区四大区域的发展战略任务逐步明确。其中,皖江地区应着重推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大幅提升,引领全省转型发展。皖北地区应统筹粮食生产和环境改善,着力推进“四化”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皖北崛起的新路。皖南地区应在保护优良生态环境基础上,着力构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皖西地区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区域发展基础条件,强化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二、四大区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四大区域快速发展,皖江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皖北经济增速与全省差距逐步缩小,皖南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皖西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照各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皖江转型升级步伐有待加快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4%,低于江苏省5.4%;服务业占比39.1%,低于全国11.4%,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015年,皖江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5%,但城镇化质量不高,目前只有合肥市是人口净流入市,其他城市都是人口净流出市,亟待解决中心城市实力不强、集聚人口能力弱的问题。除合肥外,皖江各市缺乏高层次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紧缺,创新资源集聚不够,创新发展动力支撑不足。

(二)皖北“四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

由于发展基础差,底子薄,皖北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依然较大。2015年,皖北地区人均GDP、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3.5%、92.0%和89.1%。二、三产业比重比全省分别低5.6%和1.5%,工业化率仅41.9%。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到50%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皖南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不强

一是文化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以观光型产品为主,购物、娱乐、体验型产品较少。2015年皖南国内游客人均购物消费246.5元,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7.3%;黄山风景区的娱乐设施和商业设施的运营收入不及总运营收入的1%。二是文化旅游产业整合发展不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没有很好的结合,难以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2014年皖南过夜游人次达11729.5万人次,仅为国内游客人数的59.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旅游商品制造、影视制作等关联产业不发达,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旅游文化商品交易市场缺乏。

(四)皖西扶贫攻坚任务较为艰巨

2015年,皖西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7.7%和88.5%。16个县(区)中有9个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区),1个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尽管“十二五”期间皖西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等多种举措并举,使130万人口摆脱贫困,但截至“十二五”末,仍有70多万贫困人口,而且都是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户。

三、对策建议

纵观各区域发展历程,各区域发展路径同质化明显,区域比较优势发挥不足,使得区域战略推进存在较大困难。唯有突出区域主体功能,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条件,寻找区域发展着力点,才能更好地推进各区域特色化发展,推进全省总体实力的快速提升。

(一)以合肥都市圈发展为抓手,带动皖江地区竞争力提升

皖江地区发展必须突出中心城市和核心地带,应以合肥都市圈发展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皖江地区竞争力。一是强化合滁宁、合巢芜发展带建设,推进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升级。《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沪宁合主轴带和由合肥、芜湖、马鞍山构建的合肥都市圈建设,合滁宁、合巢芜发展带成为安徽省与东部发达地区对接和合肥都市圈发展的关键轴带。在这两个关键轴带上,合肥至滁州、至芜湖距离都在100公里左右,距离较远,兩轴带建设不能只依靠合肥、芜湖、滁州等城市相向发展,更要关注轴带上的产业和城镇布局。对合巢芜发展轴,要着力推进轴带中的关键支撑节点巢湖市以及撮镇、烔炀、沈巷等沿线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基础的城镇建设。目前,合滁宁发展轴还缺乏节点城镇,产业和城镇化基础都较为薄弱,建设初期应沿主要交通干线布局产业项目,打造产业集聚带。二是推动城市组合和联动发展,打造皖江城镇群。皖江中心城市总体竞争力较弱,需要促进城市的组合和联动发展,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大做强,提升集聚和辐射能力。应加快推进芜湖和马鞍山组合发展,共同拓展城市腹地范围,打造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安池铜城市组团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打造辐射皖鄂赣毗邻区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三是着眼于各城市功能布局和合肥都市圈建设,加快推进沿江城市跨江发展。跨江发展不但是沿江城市拓展发展腹地、充分利用岸线资源的考虑,同时,也能促进合肥与芜湖、马鞍山、铜陵相向发展,对安徽省江淮城市群特别是合肥都市圈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沿江城市把跨江发展的重点集中在产业园区建设,在制造业疲软的大背景下,引入的产业项目并不多,以致于江北地区新拓展区域的发展缓慢。应兼顾沿江城市自身长远发展和合肥都市圈构建,着力推进江北区域产城一体化发展。在城市布局上,要充分考虑区域相对独立性、岸线资源利用等因素,推进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江北转移。在产业布局上,应充分考虑合肥都市圈整体产业布局,推进各市北岸区域协调发展。endprint

(二)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把沿淮地区打造成皖北发展高地

淮河生态经济带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随着引江济淮、淮水北调、淮河入海口建设和淮河航道整治等重大工程实施,安徽省淮河流域区域优势、水资源供给和水运条件将会有质的提升,制约皖北发展的诸多瓶颈将被突破,皖北地区将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省应紧抓机遇,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统领,深入谋划皖北地区产业和城镇发展战略。一是优化沿淮城镇体系。加快推进蚌淮一体化发展,强化沿淮岸线资源管理和港口建设,率先确立其淮河流域核心城市和辐射中原的航运枢纽地位。充分发挥阜阳市人口密集、周边缺少大城市的相对区位优势,把阜阳打造为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着力推进引江济淮沿线、淮河沿岸等重点区域发展,打造沿淮产业和人口集聚带。二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土地规模经营,不仅大幅提高农业效益,还可以解放大量劳动力人口,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十三五”期间,皖北地区应着力强化政策支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推进资源深加工,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皖北地下煤矿多、地上粮食多,其煤炭资源占全省95%以上,粮食产量占全省60%以上,要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引进和集中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推动粮食、果蔬、中药材等加工业精深化、品牌化。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业附加值。积极探索煤的非能源化利用,推进煤—煤基石化—精细化工产业链,加快淮南、淮北资源型城市转型。

(三)促进皖南山区服务业转型发展,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中国健康养生之都

建设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关键要围绕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下功夫,以此带动服务业转型。一是坚持旅游引领、文化跟进,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发挥旅游产业的载体作用,全面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加强要素链接与产业渗透,吸纳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施进入旅游体系,推动传统文化产品经营商向旅游产业延伸,支持旅游资本和文化资本强强联合深度整合。二是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构筑多元化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深入挖掘皖南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推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以及古村落等,挖掘整理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整合形成系列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遗产、休闲度假、康体养身、节庆赛事、修学体验、美食购物等文化旅游品牌。三是改革旅游资源管理运营体制,激发皖南文化旅游、养老产业活力。积极探索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立,放开市场准入,引入国外知名的旅游经营企业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加快旅游业兼并重组,盘活旅游资源,做大旅游市场。加强区内、省内和长三角等多层次协作联动,探索跨行政区管理的有效途径,拓宽旅游发展路径。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养老、文化创意、体育竞技等相关产业,反哺旅游业。四是发展环境友好型、高附加值的旅游关联产业。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实施与南京、杭州配套的高新技术產业项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旅游商品制造、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文化旅游业及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发挥生态和区位比较优势,带动大别山区脱贫攻坚

皖西大别山区存在发展不足、贫困问题突出等诸多问题,同时还兼有保护生态环境重任。必须统筹处理加快发展与扶贫攻坚、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区内统筹和跨区协作等多重关系。一是要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发挥紧邻合肥、安庆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发掘其在资本、管理等要素市场的供给优势和产品市场的需求潜力,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同时,通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人地挂钩”机制,引导贫困人口向邻近区域的城镇转移,减轻区域人口压力。二是强化大别山区域合作,打响区域品牌。深化皖鄂豫三省协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整合大别山红色绿色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具跨省旅游线路和大别山特色旅游品牌;推进茶业、食药材等农产品“大别山”地理标志认证,加强原产地保护,塑造“大别山”优质产品形象。三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保护扶贫。把生态保护与扶贫工作紧密起来,加大区域生态保护的省级投入,深入开展森林和水资源生态补偿试点,引导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获得收益,促进脱贫。

参考文献:

[1]徐振宇,陈香.皖北资源型城市发展可持续分析及相关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10).

[2]陈香,樊明怀.推进安徽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05).

[3]陈香,徐振宇.新时期安徽省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3).

[4]黄花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J].农业与技术,2014(05).

[5]蒋晓岚,孔令刚,等.基于中部比较的合肥经济圈发展与演进趋势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作者单位:安徽省经济研究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皖江皖北合肥
合肥的春节
皖北地区老年女性健康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汉字也逗趣
60亿!皖江金租巨额融资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皖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与路线推广
皖江物流纳入能源板块
小小书画廊
激荡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