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手术室科室护理人员

高 欣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手术室,河北 保定 071051)

·护理管理·

6S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高 欣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手术室,河北 保定 071051)

目的 观察6S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12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其中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2016年1月至12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接受6S管理,对其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文书评分为(93.17±2.64)分,消毒隔离评分为(92.71±4.83)分,环境管理评分为(94.15±3.62)分,行为规范评分为(95.52±2.93)分,护理技能操作评分为(92.38±5.94)分,健康教育评分为(93.09±3.12)分,安全管理评分为(96.64±2.03)分,心理护理评分为(90.71±2.85)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61±5.51)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6S管理有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6S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具有突发情况较多及工作节奏快等特征,手术室护理质量可对患者的预后、手术效果等产生直接性的影响[1]。在科室内开展科学的管理,有利于将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提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效果等给予保障。6S管理即为结合管理相关的要求以及工作的地点等,对设备因素、人员因素进行全面规范与管理,进而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提升。我院为探究6S管理用于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中的效果,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详细报道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本院手术室在岗的护理人员12名选入研究中作为观察对象,由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而观察组则为2016年1月至12月。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其平均年龄为(31.27±1.42)岁;平均工作时间为(6.17±1.21)年;根据职称可分为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及6名护士。开展6S管理前后,手术室内未有人员调动的情况。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2015.1~2015.12)手术室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并于观察组(2016年1月)开展6S管理。主要包括组建6S管理小组、组织手术室内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对管理范围确定并将护理措施进一步规范、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及安全意识等。

1.3 观察指标

对以上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观察与统计。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护理文书、消毒隔离、环境管理、行为规范、护理技能操作、健康教育、安全管理、心理护理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满分均为一百,且均为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护理质量各维度的评分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分)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的质量同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等均存在密切关联,该科室的护理工作具有风险高、工作量大及技术性较强等特征,为此在科室内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2]。6S管理是以培养护理人员的素养为核心的一种管理措施,通过有效的培训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及整体的护理质量提升[3]。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护理人员开展6S管理,在提升护理质量方面所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其具体干预内容如下:

组建6S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与科室主任担任小组的组长,对管理的具体方案及具体计划等进行制定,由组长对计划与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在执行过程中给予严格的管理[4];建立奖惩制度,给予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奖励,而表现较差的护理人员则酌情给予处罚,并对影响其护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与了解,给予其及时的帮助,以此将科室内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

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对6S管理以及各要素的关系加以明确,对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定期开展培训,为其培训的过程中可以由专家开展解读与示范;通过对PPT进行观察,激发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使其可以对制定标准及具体实施方法等进行共同的探讨[5];为确保培训质量,应当定期考核培训的内容,进而将护理人员对6S管理的了解程度加深,提升其综合素养,确保手术室内护理人员可以为手术患者开展优质的护理。

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统一管理手术室内的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6]。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给予保证,可统一管理手术室内的环境与护理人员,确保室内的清洁、无菌性及安全性,确保手术室内的相关物品均整齐的摆放,对应的标识均清楚且手术所需物品均应齐全,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并且严格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着装,必须在整齐与清洁的着装下进入手术室。

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加强对手术室内安全的管理力度,将科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进而减少手术患者发生差错及意外的概率,对无菌操作技术严格的执行,确保手术室内的设备均可以正常应用。

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同对照组对比,均明显较优异,P<0.05。由此可见,6S管理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明显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提升其护理质量,对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及提升患者满意度、医院信誉等均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6S管理用于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确切,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1] 陈玉荣,赵雪莲.6S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127-128.

[2] 徐金花.完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0):96-98.

[3] 王雅静.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288-289.

[4] 丁冯喆.风险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8):2990-2992.

[5] 吴娟娟.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218-219.

[6] 周菊芳.PDCA循环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6):168-169.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8803.2017.15.137.02

猜你喜欢

手术室科室护理人员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