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措施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

2017-09-1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循证心肌梗死

陈 娟

(江苏省邳州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江苏 徐州 221300)

·内科护理·

循证护理措施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

陈 娟

(江苏省邳州人民医院心内一科,江苏 徐州 221300)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措施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顺序选取2014年0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和治疗组(35例,行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多于治疗组,其平均住院时间长于治疗组,2组间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它的发生是冠脉严重病变的基础上不稳定粥样斑块发生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心肌血供严重障碍导致心肌坏死,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以往临床主要根据患者心电图具体表现和病情需要实施对症治疗,以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而患者入院后在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抢救失败率[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3]。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患者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64.3±2.5)岁。治疗组男18例,女17例,患者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5.1±2.6)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作统计比较,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实施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各相关抢救工作和护理指导。治疗组行循证护理,具体内容:

1.2.1 建立专业的循证护理小组

通过计算机进行权威文献检索,根据文献内容丰富临床护理服务,为制定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奠定基础。组织护理人员并成立循证护理小组,依据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知识和要点制定科学可行的护理方案,改进护理服务相关对策,确保临床护理工作更具安全可靠性和科学合理性。

1.2.2 确定循证护理问题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从其病情出发,对个体差异进行正确区分,明确患者个体护理需要后,提出相应的循证护理方案。另外,需不断强化和改进基础护理,以便后期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1.2.3 确定循证护理的理论和文献支持

确定患者基本病情、循证护理常见问题并完成文献检索后,需要准确客观评价循证护理的临床依据和可行性,小组间进行讨论和分析,对循证护理执行效果进行总结,并给予相应的评定,对护理措施进行准确定义,一旦发现存在不合理现象的情况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改进策略。

1.2.4 循证护理的具体实施

①基础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指导,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及时予以抗休克等预防性护理,增加病房巡视次数,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血脂、血压等进行重点监测;②用药指导:遵医嘱合理用药,做好胃肠道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加强用药管理,以免发生血压骤升或骤降的情况而引起心律失常。合理应用镇静、镇痛类药物;③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饮食喜好和营养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维持机体需求,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④心理干预: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其克服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治疗,依据身体康复情况早日进行功能性锻炼;⑤出院指导:为患者制定电子病历,将各项护理内容和临床效果记录好,以便后期随时查阅,叮嘱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其定时回到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2组并发症情况,同时对其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进行记录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 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统计比较2组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4%,其与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6%比较,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统计比较2组并发症情况 [n(%)]

2.2 统计比较2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

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7119.9±672.2)元,平均住院时间为(19.9±2.2)d;治疗组分别为(5678.3±612.5)元、(11.3±2.5)d,组间比较,治疗组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均优于对照组(t=9.3783、15.2780,P值均为0.0000)。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截止到目前还未寻找到特效治疗方案。为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干预[4]。

循证护理作为前沿性的新型护理方案,其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中。与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循证护理综合患者病情需要,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而制定与患者基本情况相符合的护理措施,其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充分掌握心理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保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高效的护理,缩短其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5]。

本次研究发现,在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治疗组均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可见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 吴立华.循证护理对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4-6,10.

[2] 王洪飞.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32(7):108-109.

[3] 王 霞,李小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8):121,123.

[4] 牛芳荣,李 丽,唐 丹,等.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07(2):118-119,120.

[5] 郑 星,王业娟.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2(30):6850-685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8803.2017.15.15.02

陈娟(1976-),女,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循证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稿约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