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探讨

2017-09-11赵天国翟帅

西部论丛 2017年2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

赵天国 翟帅

摘 要:本文重点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围绕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土地集约和土地节约利用的难点,提出了生态文明视角下关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有效建议,旨在不断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土地集约 土地节约 土地利用

1 引言

2014年,国家国土资源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中,关于土地的利用问题做了诸多说明,为切实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的问题,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新型转变指明了阶段性的目标和方向。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土地的利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众生活,充分清醒的意识到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而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策略和建议是十分紧迫且十分重要的。

2 生态文明视角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难点

(一)耕地保护難度不断增大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和农村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形成了双向挤占耕地的现象。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补占平衡的意见》,对新增的建设用地加大了管控力度,该意见对于耕地占用的现象有了一定的约束和引导,长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在耕地占用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同时,优质耕地的后备资源却十分乏力。尤其是优质连片的耕地,规模化生产的耕地后备资源正在不断减少。从全国范围内看,除了东北和新疆的部分地区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不大,其他的地区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越来越越少。较发达的城市地区用于城市建设的用地不断占用优质耕地,京津沪等地区的后备优质耕地资源已经几近枯竭。对于多数地区来说,耕地改良难度较大,投入成本较高,在短期内根本不能得到及时且高效的利用。

(二)稀缺土地资源消耗过度

不仅仅是耕地保护难度越来越大,而且现有的稀缺土地资源正在以各种形式被加剧消耗。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仍然存在,土地利用率不高。近年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的扩张导致大量土地被新城区的建设项目占用,这些新城区不仅较为分散,而且人口密度较低。城市建设中往往需要新的开发区来扩张城市面积,招商引资,这使得建设用地的需求更是逐年上涨。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大搞形象工程,比如各种办公大楼、形象符号建筑、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等等,这些工程项目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是实际利用率却不高。

3 生态文明视角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有效建议

(一)提升全体民众的生态节约用地意识

土地的节约利用不仅是国土部门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同时更需要社会大环境下民众思想意识的提升。加强民众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可以帮助民众尽快树立起土地节约利用的思想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共同意识,为我国的土地利用工作培育良好的思想土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国土部门的日常工作组织和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对于一些相关的用地单位、部门或用地规划、项目,应该从思想教育、法制法规、行业标准、业绩考核、税收政策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度的融合和强化,将国土资源的节约利用理念切实贯彻执行到位,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综合效益。

(二)通过土地整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在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作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将土地资源的短期利益,长期利益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进而制定出系统合理的规划及方案,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尤其要注意重视国土的生态安全,通过土地的布局调整、绿色景观的构建、农田的开发治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构建起新型的生态资源网络体系,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

(三)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坚决守护住耕地红线

耕地对于土地资源来说十分重要,不仅仅可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民众的粮食安全,同时也是营造优质生活空间和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着力加强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依法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用地标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量,控制城市开发边界,统筹利用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为了有效保护耕地数量,各地区应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严格制定耕地的保护责任机制,制定耕地保护责任审查和追究制度,将耕地保护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具体的责任人,形成有效的耕地保护考核标准体系,耕地保护制度和占补平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促进形成保护更加有力、执行更加顺畅、管理更加高效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4 结语

国土资源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时代,国土资源的利用务必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理念,将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产业发展、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个方面有机融合起来,通过提高民众生态保护意识、利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做好土地资源规划设计,使用地项目越来越科学化,可持续化,实现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节约化目标,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筑坚实的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杨庆媛,《中国土地科学》,2010,24(10)

[2] 我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的困境与创新,胡春湘,《农村经济》,2014(3)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在土地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研究的应用
初探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制度对策
西安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留用地安置制度分析及完善
西咸新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平台建设初探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景颇族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特征探析
临汾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河北省城镇化过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