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定位 敢担当 有作为

2017-09-06童晓红

新一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校企合作教学实践

童晓红

摘 要:教学质量和效益是职业学校的生命,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调整为突破,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开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拼搏。这样,对职业教育提出更新的要求,培养目标注入崭新的内涵,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制,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培育职业道德,崇尚社会服务,成为新时期对职业教育崭新历史使命。学校党委积累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最有效的办法是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共赢。这就给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命题。

关键词:民办职校;职业能力;校企合作;教学实践

一、民办职校党委作用再认识再定位

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有了极大提高。中央提出“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这是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使然。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

桐江职校党委贯彻中央决定,创新载体,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发展,取得积极有效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职校、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职位、浙江中职30强、全国民办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等。但是,民办职校有其特殊性。首先,社会价值理念错位,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失败人群的无奈选择,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鄙薄职业技能和体力劳动观念依然存在;其次,公办与民办不能完全一视同仁,公共财政对民办学校支持尚未到位;三是教师权益尚需进一步完善,公与民合理流动渠道不完全畅通;更重要的是,资金来源拮据,学校软硬件投入不足;还有,投资方主要人员未能进入党委班子,这就往往给党的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影响。民办学校党的工作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当前尚少见规范性的典型做法。中组部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对“社会组织党组织”做了如下表述:“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引领社会组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根据这一要求,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明确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起有别于其他各类型党组织的领导方法和思维方式,制定了“学校党委主要职责”“党组织与行政负责人沟通交流制度”等9项制度,规范了党的建设行为准则。本文根据“学校党委主要职责”第二条“对学校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提出了学校重点要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并作为党委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支持行政负责人组织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显著的效果。

二、民办职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和途径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立德树人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求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李克强总理在批文中指出:“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这为我们统一思想认识指明了方向。通过反复学习,党和行政人员形成共识。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是提高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的实训能力必然趋势,通过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共赢。对这项工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多年的努力,桐江职校大小专业6个,专业教师112名,创建了多个省市级示范专业和国家、省、市级实训基地,一些专业在地区内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客观上对专业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能力与素质提出更多、更新、更严格的要求,为确保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有理论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担当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学校专业教师由三种类型组成,第一类,直接来自高等院校相对应的专业学科的本科生;第二类,大学毕业后在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若干年调入学校:第三类,从文化课教师转岗的。他们各有所长,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一是专业课教师动手能力较差,教师队伍数量严重不足,高学历人数偏少;二是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较少;专业课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三是民办职业学校教师待遇偏低,特别是外聘教师,导致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够,这些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严峻现实考验着新社会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坚定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三、民办职校师资队伍培养的策略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依据,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职业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培养骨干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建立鼓励教师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教师资源充分使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突破口,加快建设专兼结合、数量适应、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中等职校教师队伍,推进职业教育持续高水平发展。

党委和行政领导,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在总结“校企合作提高教师实训教学能力的研究结题后,为进一步持续做好“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强有力的工作成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计划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建设目标:学历达标,专任教师本科达标为100%,获得硕士学历或学位以上专任教师比例达5%以上;技能要求,专任教师取得中高级技能证书达到90%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取得技师以上技能证书达90%以上;培训骨干,培训县市级骨干教师30人次,争取派教师出国培训5人次以上,专业教师赴企业培训锻炼达90%。endprint

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教育基础理论水平,普遍开展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教育,表彰和奖励师德优秀的教师,引导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奉献精神,坚定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信心。引导教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做好表率。引导教师主动尊重、理解、关爱学生,优化师生关系。引导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为平台,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重点,切实抓好职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文化课教师重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文化课与专业课结合的教育与研究;专业课教师重点是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核,提高实践能力和将新技术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的能力。五年内,教师参训率达到100%。

(三)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派教师参加出国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每位教师五年内90学时集中培训率达100%,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建立名师(骨干教师)工作室,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推广的研究和实践中锻炼成长。开发、组织具有自己特色的培训项目,着力做好专业教师赴企业培训锻炼工作,所有专任专业教师接受一次以上不低于一个月的企业锻炼,了解市场和就业状况,丰富经验,提高动手能力,适应现代教学需要。

(四)拓展教师引进渠道

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和特殊技能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五年内,每年从社会引进一批专职教师,引进教师可在2年内接受教师资格考核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学校根据需要,积极面向社会聘请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健教师队伍,保证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五)多措稳定教师队伍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教职工医疗保险、子女入学、工资待遇等问题。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六)积极开展教师教科研活动

建立和健全职教教研机构,组织教师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并将研究活动与教学实践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反思和创新,切实解决教学、生产、服务一线的实际问题。加强全校性职教教研、科研组织建设,组织集体研究和攻关,指导各教研组开展教研科研。凡立项的研究课题,学校给予人力、财力上的支持。

(七)健全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机制

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批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造就一批高水平青年骨干教师群体。学校安排专款,设特殊津贴,奖励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八)改革人事管理制度

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制,实行告诫和解聘制度,对聘任期内不能履行聘任合同的人員进行告诫机制,将教师收入与岗位贡献紧密结合起来。

如今,学校已与48家企业合作,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有24个学生实训基地,有348名学生在岗实习,6名教师在5家企业岗位培训。通过以上的实际训练,教师队伍教学水平长足进步。实际操作和研究能力大为提高。坚持沿着这这条路径走下去,学校的师资队伍一定会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求,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校企合作教学实践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