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学生的“再创造”,提升数学学习的层次

2017-09-04钱红芳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再创造机会舞台

钱红芳

摘 要:接受和模仿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方面,而创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较高层次,通过创造,学生可以将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通过创造,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体验,从而产生深层次的领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再创造的机会和空间,给学生舞台,这样让想象和验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流,让体验和积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注脚。

关键词:再创造;机会;空间;舞台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的“再创造”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这样的理念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当我们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了台阶,提供了适合学生探究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之后,学生就能够带着已有的经验和认识投入新的学习,经历观察、操作、实践、验证、交流等活动得出自己的领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给予学生适度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建构出数学体系就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是在进行“再创造”,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与领悟中达成了数学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学生再创造的认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信学生的能力,提供创造的空间

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本身就是教学认识的一种突破,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习惯于将已有的知识和规律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来体会知识的价值,巩固对规律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模式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在新课程体系下,我们要“多绕一个弯”,让学生经历具体的探索过程,自己去创造知识,这样做会不会冲淡了教学主题,会不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忙忙碌碌却没有效果?很多教师的确有这样的担心,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形式虽然是探究,但教者放不开,还是有意无意地给学生暗示,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预设轨道前进。剖析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有所置疑是主因。因为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因为舍不得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很多教师即便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也只是走一个过场,换一个形式来揭示规律,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低估了学生能力的体现。

例如在“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六年级3班的学生排队做操,如果排成4队会少1人,排成5队会多4人,排成6队则少一人,那么六年级3班的人数是多少?在读题理解之后,很多学生便开始探索,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先自己探究,再在小组内交流。巡视学生练习时,笔者发现不少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题意。因为不知道每队学生的人数,所以学生画出几条线来表示排队的情形。在画“少1人”的时候,学生将最后一排画成圆圈,在角落留下一个空格,在画5队多4人的时候,学生还是用画圈的办法来表示,这样在画图中学生就有了发现:原来题目中的几个条件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发现假设再增加一个人,那么六年级3班的人数就正好是4、5、6的公倍数,由此,学生的思路形成了,用简洁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在全班交流的时候,也有学生表示自己是用列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对照两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发现假设的方法便捷很多。

像这样的学习就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从开始对问题的一无所知到画图呈现,再到假设策略的水落石出,学生循着探索的主线进行了思考,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的积累和宝贵的财富。假设我们在教学中不去相信学生的能力,而是引导他们用列举的方法来解题,然后给学生展示第二种方法,学生的所得一定没有这样深入,学生的体会也会淡化许多。

二、创设合适的场景,激发创造的欲望

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说,除了任务的驱动,我们在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还要给学生一个推动力,要激发学生再创造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为知识的呈现和问题的提出提供一个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他们的创造注入动力。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候,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喜羊羊要过生日了,他邀请了众多的好朋友,大家知道喜羊羊要过12岁生日,特地为他定做了一个大蛋糕,上面插上了12支蜡烛。可是在生日当天,喜羊羊说了这样一句话:“谢谢大家给我的礼物,但是今天才是我过的第三个生日而已。”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被这个问题吸引了,议论纷纷,有的学生想:是不是喜羊羊说错了;有的学生产生怀疑:难道每年的日子不一样,其中有一天不是每年都有?在学生的猜想中,他们的探索欲望被激发出来,在这样的氛围下,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最近几年的年历卡,于是学生的探索有了方向,学习的起点就很明确了。

在这个案例中,因为出乎学生的意料(即便有一点了解的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所以他们对情境中的现象非常感兴趣。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学生会想到从日历中去展开研究,这就给了学生一个良好的起点和重要的驱动。正因为目的明确,学生学习的重点突出,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的探索更有针对性,让他们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刻。

三、找准学生的起点,提供创造的舞台

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只有认识了学生的起点,才能给学生搭建好的舞台,也才能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创造属于他们的天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和预设,解放学生的束缚,给他们更好的舞台和更合适的学习路径。

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华应龙老师一反常规,脱离了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分开来教的束缚,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整体性,也更加深入。华老师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就在于他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找准了学生的起点,并算准了学生的再创造的途径。华老师在回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设计时,做了这样一番描述:分数的起源在于生活,出现在将一个物体均分成几份时,我在考虑这一节课的时候有这样一点思考——第一个是分数能不能出现在测量中,让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抓住“份”;第二个是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整体,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分母上。其实我们在看这一课的教学时,多数会认为如果一下子就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学习的任务会比较重,而且有那么多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的工作,这对教学时间的制约比较明显,但是这样的学习却忽视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只要将他们置于合适的环境中,再结合生活中一些模糊的“知道”甚至“听说”,学生也许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来促进自己的理解,进行“再创造”。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从“将领带长度平均分成4份,沙发的长度是这样的3份”出发,自己创造出了这个分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领悟力,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了一个醒:在把脉学生的认知起点的前提下,学生能展现出相当的创造力。

四、辅助合适的引导,提升创造的层次

学生的创造力来源于对知识的理解,来源于实际的需求,但是结合自己的能力,学生的创造力有高下之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必须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引导,让他们不断提高创造的层次,不断推升认识的层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学习中,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初步感悟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合理性,掌握了数对中的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平面引向了立体,让学生思考如何来确定一个空间上的位置。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了想象和創造,在交流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研讨了不用的方法,并认识到这些方法的本质都是从三个维度来确定位置。此后,笔者将地球仪上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一个位置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又引发了大家的比较和深入思考。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在经受冲击,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笔者不停地变换问题的情境,给学生充足的再创造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之后再组织交流,最后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在对比中把握数学本质属性的东西。这样的学习给了学生足够的积累,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体验。

总之,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再创造,而让学生具备再创造的能力也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有意为学生注入创造的意识,提供创造的场所和机遇,并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再创造机会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广告翻译探微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中学数学“开放式多循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