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功能定位的思考

2017-09-01王法新包华影刘远霞黄文峰高美慧

中国远程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成人教育

王法新+包华影+刘远霞+黄文峰+高美慧

【摘 要】 本文以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功能定位为研究核心,分析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历补偿功能逐步弱化的时代背景,以及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在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匹配度、命名维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长远、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学历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建立更科学、更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体系的建议,逐步实现“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同等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为首都、京津冀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

【关键词】 学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功能定位;非全日制;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07-0048-06

引言

自1949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夜大学,5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相继举办高等函授教育以来,我国高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已有60多年历史(郭培彦, 2000),在此期间又先后出现了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多种办学类型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①。这些由高校举办的多种类型的学历继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为社会大众补偿学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实现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录取率及其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贡献率的不断提升,学历继续教育承担的学历补偿作用越来越弱化。198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6%,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贡献率约为41.59%②;2002年,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对毛入学率的贡献率约为36.91%③;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网络教育对毛入学率的贡献率只有17.68%④。显然,普通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大幅度稀释和弱化了学历补偿的需求和规模。

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大幅度提升,预示着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大规模的学历补偿任务将基本结束,而各类学历继续教育仍在延续着历史上形成的一贯的定位和发展方式。一方面,市场生源不断减少;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又在不断努力扩大规模。由此,势必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和社会认可度的降低,造成学历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现状将直接影响“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国务院, 2016,p.145)等目标的实现。如何满足在职人员丰富多样的学历提升需求,正视目前学历继续教育功能发生的变化,重新审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是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从分析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入手,对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第一,北京作为全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有着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统计相关数据显示:①全国2,560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约占47.62%,而北京9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约占72.53%,比全国高出近25个百分点;②近三分之一的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在北京;③全国“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北京也分别占20%以上。北京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北京市民带来了更多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2015年北京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83%(赵琬微, 2015),高于全国的平均值74.3%(马海燕, 2015)。

第二,北京高校普通高等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的格局也与全国有所不同。表1列出了2015年全国和北京普通高等教育和部分学历继续教育类型在籍生规模的统计①。

由表1可以看出:①从普通高等教育规模来看,北京普通高等教育在籍生占全国总数的2.3%,但这些在籍生中本科生的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②成人高等學历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规律类似,北京在籍生占全国总数的3.29%,这些在籍生中本科生比例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接近20个百分点;③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的规律则与前两者恰恰相反,北京高校网络学历教育在籍生占全国总规模的66%,一方面体现出北京高校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虽然规模很大,但在籍生中本科层次比例低于全国平均值。

(二)问题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对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进一步疏解,以及对于天津、河北定位的进一步明确,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劳动力结构将随之变化。北京四个中心的定位决定了其对更高端人才的需求,而天津、河北两地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会有更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三地人才有着不同的学历提升需求,包括适应供给侧改革的人才定制的需求,而目前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在功能定位上仍停留在学历补偿时代,各方面问题逐步暴露。

1. 生源质量问题

从录取率来看,初期的成人高等教育,尤其是成人脱产班,主要参照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由高校按照全日制教育的标准举办。虽然成人高考的难度低于普通高考,但仍具有一定选拔性,生源质量有一定保障。但近些年,生源市场萎缩,北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录取率也越来越高,例如:2002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录取率为40.9%,2004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录取率达到63.2%。此后,成人高考报名人数急剧下降,由2004年的11.4万人下降到2015年的5.7万人,录取率继续上升,绝大部分高校的绝大部分专业只要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即可录取,到2014年录取率已达到92.9%②。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北京高校而言,成人高考入学的选拔性功能已几乎丧失。

从北京成人高考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来看,2003年以后也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以高起本文史类和理工类为例,2003年以前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相对稳定,如1998年文史类为465、理工类为440,2002年文史类为460、理工类为435。从2004年起,分数线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图1为2003年①以后高起本文史类和理工类分数线的变化曲线②。

由图1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下滑趋势非常明显,文史类2012年以后一直保持在200分以下,理工类则自2010年以后一直保持在150分以下。在分数线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很多高校还面临着不能全额完成招生计划的窘境。对于有全国统考要求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其生源质量存在问题,而对于招生自主、没有统一入学考试限制的网络教育,以及没有招生考试、只需参加入学水平测试的开放教育,其生源质量也同样堪忧。

2. 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生源质量无法保障,加上缺乏系统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等多方面的问题,各类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差距也逐步拉大,形成了一种与普通高等教育完全不同的学历体系,社会认可度较低,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职位晋升和升学深造。从师资力量层面来看,很多高校聘请研究生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虽然各校都对聘请的研究生有一定的筛选并有教学质量的监控,但由于师资缺乏保障,在整体的教学质量上仍然无法与早期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相比。从经费保障层面来看,各类学历继续教育的学费标准相对较低。低廉的学费不仅影响了学习者对教育机会的珍惜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一直在按照20世纪90年代末期制定的标准核算学费,低廉的学费无法满足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虽然有收益的规模效应,但其平台运行及技术支持成本较高,加上网络教育承担的经济创收任务的压力,能够用于教学质量提升的经费也并不多。

从各校专业设置情况看,存在扎堆举办热门专业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现象。本研究统计了2015年排名前10位的本科专业③在籍生数,这些专业的在籍生数占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本科在籍生总数的比例超过62%。适应市场需求、举办市场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本身无可厚非,但必须要立足于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如果仅从经济效益出发一味地跟风举办热门专业,势必会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相应专业的培养方案是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相应专业培养方案的缩减版或降低版,并不能真正满足成人在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部于2016年11月22日出台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须在本校已开设的全日制教育本、专科专业范围内设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这意味着没有举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将不再举办专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扎堆举办热门专业的现象,并对控制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总体规模、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从学位授予情况看,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要求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不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网络教育学生要获得成人学士学位只需通过成人英语三级考试,而成人英语三级考试的要求比大学英语四级要低。但在成人学位授予门槛相对较低且各高校没有严格进行质量监控的情况下,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能够通过成人英语三级考试并达到其他条件要求获得成人学士学位的比例多年来也仅保持在20%左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各类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3. 与高校自身社会声誉地位的匹配问题

北京高校类型众多,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存在办学水平的差异,其社会声誉和地位也各有不同。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这种差异能够在多方面体现出来,比如高考录取分数线、就业市场对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人才的认可度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组成部分,应能够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和地位的差异。对同一所高校而言,学历继续教育也应具备相应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之间的差异不大,形成了一种“大一统”的局面。

一方面,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入学门槛基本没有差别。前面提到,多年来北京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录取现状是,绝大部分高校的绝大部分专业只要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即可录取,这一点无论是部属高校、市属高校还是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都是如此,包括一些“985”及“211”工程名校。網络教育虽是学校自主组织入学考试,但其不断膨胀的规模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入学门槛较低的现状。继续教育在各高校普遍地位偏低,高校普遍对举办继续教育的机构有创收任务要求。在创收任务的压力下,很多高校不得不向规模要效益,或者大力发展具有收益规模效应的网络教育,特别是一些“985”及“211”工程名校,凭借其在其他方面积累的社会声誉和资源优势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市属高校由于政策限制,在2014年以前不能举办网络教育,在信息化与教育的融合方面已经处于落后位置,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和限制。以2015年北京高校为例,部委院校占据了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总规模的90%以上,其中网络教育100%由部委院校举办,夜大学和函授教育的在籍生规模也分别占北京同类型高校总规模的62.22%和87.14%①。

另一方面,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中认可度差异不大。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用人单位认为不同高校培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存在比较好的区分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差异;而不同高校培养的各类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则区分度很小,用人单位无法通过高校的社会声誉来区分不同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的水平。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实行了一刀切的办法。除此之外,很多参与过学历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无论毕业于哪种类型的高校,在其个人简历中都很少主动提及自己参加学历继续教育的学习经历,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学历继续教育社会认可度偏低、缺乏区分度的现状。

4. 多种类型学历继续教育命名概念维度不一致的问题

从概念属性来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命名的维度主要是学习者的属性,网络教育命名的维度则仅是学习手段,开放教育的命名维度主要是教育的广度和态度。这些名称并没有按照平行的概念维度来命名,各自的边界并不清晰,各种类型之间有很多交叉、重叠与错位。比如网络教育,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促进信息化与教育的融合而产生的一种独立的类型,但它与其他各类型的学历继续教育之间其实无法划分出清晰的边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利用互联网手段来学习早已不再是网络教育的专属。由此可见,现存的多种学历继续教育类型的划分并不科学。

从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成人在职人员的教育,需要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和方式。而各类型学历继续教育如果仍然保持目前这种不科学、边界不清晰的划分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内部的市场竞争。在市场本就生源不足、质量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出现各高校、各类型的学历继续教育之间多层次的无序竞争,势必会进一步影响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思考及建议

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来看,无论是建设“双一流”高校,还是应用型高校,都有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的社会责任。对于有学历提升需求的在职人员,高校有责任通过非全日制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但满足在职人员学历提升的需求,不应该继续停留在大规模、低层次的学历补偿层面,而应与时俱进,根据高校不同特点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继续教育人才,适应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以长远、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学历继续教育的功能定位。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教育发展的领头羊,理应走在改革的前端。本研究建议:

(一)从学校层面统筹实施“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各类高校分类发展

改变由目前继续教育学院或网络教育学院主导的旧有模式,引导各类高校从整体发展规划层面统筹“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使其与高校本身的社会声誉和地位相匹配,赋予高校充分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办学自主权。入口层面,可以允许高校参照全日制招生计划设置一定比例的“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并自主组织入学考试。办学过程层面,高校可以借助网络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及教学支持服务,通过在线公开课、专题面授辅导、集体答疑,甚至有选择地旁听全日制学生课程等方式,对“非全日制”学生进行帮助,让“非全日制”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享受到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出口层面,高校应在维护办学声誉的前提下,自主制定与自身全日制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匹配的非全日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标准,设置与高校全日制教育相近的毕业要求并颁发同样的毕业证书(可以注名非全日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严出”,实现“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质量与高校自身社会声誉与认可度的完全匹配。

在明确“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定位后,各类高校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特点和属性,结合国家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分层分类发展,建立多层次的“非全日制”人才培养体系。部委院校,特别是以“双一流”为目标的高校,可充分利用高校自有的优质资源,为全国经济发展或特定行业发展培养高端“非全日制”人才;市属院校,特别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可在利用自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京津冀高校的资源共享,立足首都,辐射京津冀,为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应用型的“非全日制”人才;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则可因地制宜,推动北京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与市属院校进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衔接。

(二)高校可根据自身特点,设立证书课程,并将其与“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衔接

除建立“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体系外,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设立相应的证书课程,并建立证书课程与本校“非全日制”学历学位的衔接机制。这一点可以借鑒哈佛大学拓展学院(Harvard Extension School)的相关经验。哈佛大学拓展学院开设了一些学校认可的证书课程(一般包含4门左右的课程),可以通过在线、面授等方式灵活修读,有相应的级别要求和门数要求,达到要求之后可以获得哈佛大学认可的证书,这些证书课程的学分可用于申请本校的学位,或与本校相应的学位课程衔接①。

证书课程的优点是周期短、学分积累灵活,非常便于学习者修读,既可以作为单独领域专业或技能提升的凭证,又可以通过系统的积累完成学历提升的目标。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资源,根据原来各类学历继续教育资源的特点进行提升、补充、强化或系统拆分,建立更灵活的证书课程资源体系。其发展模式也可以从单一高校认可到以联盟和协议的形式互相认可,甚至逐步实现学分互认,这非常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的目标要求(国务院, 2016, p.145)。在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校可以针对企业的需求实施定制化的证书课程,这也符合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完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政策制度保障及监督评估机制

1. 给予“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充分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第一,允许高校参照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在一定比例范围内设置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明确“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招生范围,建立“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公开选拔考试机制。第二,采用更加灵活的“非全日制”学生学籍政策,建立课程学分有效期制度,实行弹性学制。第三,建立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收费标准核算机制,参照普通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设定北京高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收费区间,并根据物价发展水平和办学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学费标准按照学分核定,高校可根据办学规模、层次、方式等情况,在规定的收费区间范围内确定本校学费水平,国家相关部门履行监督职责。

2. 在“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领域实施完全学分制

确立统一的学分标准,建立高校内部和高校之间“非全日制”课程学分认定与转换规则,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高校间“非全日制”课程学分的互通互认,并逐步探索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向“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分转换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明确“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在将建立的国家资历框架体系中的位置,力求实现“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所处资格等级相同或接近,推进“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全日制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和课程学分互认。

3. 建立科学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考虑普通高等教育与“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建立“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教育部,2011)。各高校应参照普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质量标准,接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参考普通高校教学评估的相关标准,建立“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在组织教学评估时,应根据高校制定的质量标准,对“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全日制学历教育一并进行评估,包括对“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实施机构、课程质量、办学过程等进行全方位评估,也包括对高校“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招生规模实施监督,防止出现以规模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确保高等教育资质的质量保障、可比性和认证”(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2015)。同时,建立有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使高校自觉将自己置于社会监督之下。

结语

功能定位是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所有的顶层设计和改革措施都需要在确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完成。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功能定位的明确需要考虑历史因素,也要适合国情,并能适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需要。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已经走到岔路口,面临艰难的选择,是大刀阔斧地改革,还是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小修小补,已经成为摆在所有继续教育人面前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小修小补,会让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走入低水平建设的死胡同,无法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的宏伟目标,更会让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在“国家资历框架”的制定中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重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体系,并以实现“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全日制教育培养同样质量的人才为目标,让“非全日制”教育能够培养层次和类型更加丰富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为首都、京津冀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郭培彦. 2000.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102.

国务院. 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

教育部. 2011-10-13.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EB/OL]. [2017-02-20]. http://www.moe.edu.cn/s78/A08/s83 41/s7168/201403/t20140313_165450.html

教育部. 2016-11-2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 [2017-02-20].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43/201612/t20161202_290707.html

教育部. 2016-12-06.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新发布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答记者问[EB/OL]. [2017-02-20]. http://www.moe.edu.cn/jyb_xwfb/s271/201612/t20161 206_290962.html

马海燕. 2015-06-07. 2015年高考报名人数942万 录取率近75%[EB/OL]. [2017-02-20]. 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5-06-07/1557471847.shtml

趙琬微. 2015-08-15. 北京高考统考统招录取结束 录取率达83%[EB/OL]. [2017-02-20].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8/15/c_1116263741.htm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2015,May 21). Education 2030: Incheon Declaration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Final draft for adoption)-Towards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 Retrieved Feburary 20, 2017, from http://www.unesco.org/new/fileadmin/MULTIMEDIA/HQ/ED/ED _new/pdf/FFA-ENG-27Oct15.pdf

收稿日期:2017-03-18

定稿日期:2017-05-08

作者简介: 王法新,硕士;包华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远霞,硕士;黄文峰,硕士;高美慧,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100875)。

责任编辑 单 玲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成人教育
超过用工时长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能成为免责挡箭牌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院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相关探讨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探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