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服装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017-08-31何玉梅

中文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策略人才培养

何玉梅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国家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升,高等艺术院校在注重提升职业技术人才素养的同时,忽略了对美术教育人才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导致教育缺乏持续性。高等艺术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特性,通过对普遍问题的深入挖掘和探究来实现教育形式的创新。对此,本文主要以高职院校服装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主题内容,结合相关策略分析进行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 美术教育 人才培养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8-0-02

自从我国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素质教育就一直是国家教育方针一直提倡的根基。作为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不仅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还要打造更加广阔的接受美、传播美的德育平台,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大提升。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框架内部受到多方面要素制约,对其教育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服装美术教学形式的缺陷

1.过分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

对高职院校个体学生的教育方式多元化,但是如果一味秉承着古板僵化的教育理念,那么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都没有实际帮助。在传统的服装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层次,单方面的进行知识灌输和渗透[1]。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的只有技术层面的优化,没有对理论实践和专业素养有所涉猎。纵使有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和认知更加全面的专业形势,但由于其知识基础的有限和能力视野的限制,很难有所提升和进步。现代化的高职院校服装美术教育不仅仅需要学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其主要内涵,还要和社会有密切交流,在锻造个体综合素养的前提下,提升其理论应用实践水平。

2.过分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

高职院校在开展服装美术教学过程中,最容易陷入的教学误区就是过分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一味的追求学生通过规范化、合理化的实践学习来完成预期学业目标,使其学习潜能受到很大限制。服装美术教育切忌过于重视过程,约束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提升。如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突破统一格局的禁锢,那么学生的自我表现空间就会大大缩减,虽然最终学生的成绩评定结果会很优秀,但是仍旧无法摆脱传统专业美术教育的弊端,使得其艺术独创效用价值无法充分得以发挥和应用。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实际地位都十分重要,教师在进行艺术素养培育和德育精神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两者中任意一方,只有将两者的优势条件充分利用起来,结合其实际特性和长处,让课程教学更加高效和便利。

3.教师教学队伍僵化

教师做为学生素质培养和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灵魂所在,无论是自身人文素养的打造还是对学生德育精神的培养方面,都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纵观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服装美术教学状况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仍旧秉承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没有质的突破,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层次。高效的执教队伍不仅可以借助自己的学识和性格感染学生,还可以从生命价值的熏陶过程中让学生体味到学习乐趣所在,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社会厚度和宽度的认知了解。

4.课程创新要素匮乏

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单一发展把控较为严苛,因此在学生的专业课程涉及方面也会有所侧重。通常情况下,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储备不同,院校会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些有提升空间的公选课程,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习积极性的锻造,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来说,这还远远不够。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较为显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加强对学生目的性教育的建设工作,诸如素描、形象设计、书画鉴赏等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美育专业基础,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的多元设计思想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职院校服装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1.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

高职院校在组织建设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提升过程中,既要不断的挖掘和探索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教学优势和特性,还要扩展专业素养教学外延,让课程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可以得到显著优化和革新。诸如可以采取工作室+课题制的双向教学形式,以服装美术设计工作室为依托对象,引入工作室中的相关实践课题来取代课程教学。可以向地区或者相关部门求助,让社会的一些个体企業创新研发课程走入校园,让学生在一种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相统一的学习环境下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实题实做、实题虚做、虚题实做、虚题 虚做”等方式,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层次,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设计作业任务时明白作品的深度所在,使其更具专业化和系统化。与此同时,由于引进了个体企业的导师队伍,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认知企业内部框架,亲身参加多元的项目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优化自己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市场意识等,这些创新的教学形式可以让人才培养框架更多多元化,让学生的作品设计更符合审美诉求[2]。

2.打造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十分重视,所以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专门的课程教学来让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加科学系统化。但是仅凭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传授相关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的学习差异显著,很多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就业指导知识并没有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导致很多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效微乎其微。对此,相关院校可以引进企业精英进入校园,打造多元的服装艺术创意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意识应用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素养提升目标。当然,在引入这些社会个体企业精英之后,院校的教学框架也就对应的需要作出一定调整,不仅需要对导师队伍进行完善和优化,还要让创业教育工作和辅导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很多教学导师会因为时间冲突无法完成院校布置的相关教学课程要求,但是为了提升课程专业教学效用价值,院校可以打造专业化和兼任化一体的教学队伍,让学生既可以在校内获取到专业的教学指导,在校外也可以有教学导师做辅助和支撑。让实践性、创新性的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广泛应用。在加大创新教育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要对聘用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进行完善,为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格局提供持续稳定支撑和保障。

3.整合院校资源,打造产学结合平台

由于高职院校在打造专业教学过程中会和相关个体企业进行合作,以此推动产学研发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院校合作方十分多元,很多教育优势资源都被忽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院校教育优势是高职院校应该着重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服装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需要和社会发展相契合,因此伴随着院校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要从研学经验和外部实训环境建设角度进行优化。伴随着服装美术创业基础条件的优化,高职院校要推动校企之间的协调合作,打造更加全面系统能够的服装产业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在一些实训效果较为显著的地区成立示范点,让学生可以和校企之间建立持续稳定的联系,以此推动产品品牌的进一步创新。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区域内的产学创意基地实力有所区分,一些珠三角地区的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优势显著,地区的高职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进行产学平台的完善和优化。使得创业文化产业的裙带效用价值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为高职院校的服装美术教育人才培养和创业实践提供扎实基础。

4.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水平提升

近些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创新创业素养的重视加深,如何秉承着务实精神来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格局尤为关键。服装美术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还要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应用技能,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打造属于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质。持此之外,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存在一定差异,相关院校复杂人要从创新人才教育管理角度和计划工作方案设计角度进行全方位的优化,立项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及艺术设计展示。无论是校级项目还是国家级项目,都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不能单一的限制学生能力提升,逐渐渗透科学系统的研究体系和研究策略,让参与这一系列创新项目的学生可以对专业素养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艺术素养得到显著锤炼和提升。

5.完善和优化创新教育格局,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高效管理和具体工作统筹协调都需要从学生主体地位考虑,文化对于个体学生的实际效用价值十分显著。通过打造创新创业的体系建设和发挥相关艺术示范点的裙带作用,高职院校的文化氛围建设尤为关键。通过文化对个体学生的育人功能特性,渗透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任何时期和任何阶段都应该被忽略,高职院校不仅要动用已具备的文化建设基础和文化建设经验,还要引入外部影响要素的实际价值;通过发挥校外导师的优化价值,让师生之间的文化素养交流更加深刻,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从而为服装美术教育积累实践经验,打造更具代表性的先进典范[3]。当然,实践作品和成果展示也毋庸置疑的需要有所体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形式的媒介宣传和推广来提升对校园人才文化素养的建设,不仅丰富其实际内涵,还要让其外延有进一步提升。让辐射效用和示范效用价值可以充分发挥和應用。

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全面素质教育环境对于人才培养有显著帮助和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够再仅限于精于某项技术和操作技能,还要从人文素养和专业精神层面进行深入培养和建设。当前的知识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人生观优化有很多影响,但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仍旧层出不穷,高职院校的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用灵活多元的人才培养机制来发挥高职教育特殊目标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宝存.高职院校如何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格局 [J] 中国教育,2013(12).121-123

[2]阚浅婧.浅谈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形势-以广东服装美术学院为例 [D].广东教育中心,2014(02) 23-25

[3]何冬.高职美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设想[J].中国高职学报,2004(1): 72-74.

[4]熊南颖. 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在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的实际效用价值[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15(11) 07-09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创新策略人才培养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