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及应用

2017-08-25谢丽娟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中职学生翻转课堂

谢丽娟

摘 要: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课程内容多,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材料关联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低;忽视学生的差异特点,课程教学活动统一。本文基于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提出“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应用的相关建议,旨在全面改善问题,提升基础会计教学的总体质量。

关键词: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翻转课堂”;中职学生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理念源于美国,通过录制PPT演示文稿或者是讲解声音的方式,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帮助学生补课。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得到推广应用,对现代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佳、学习质量较差的问题。本文将基于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实际内容,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应用,希望能够对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理论课程内容居多,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材料关联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低;忽视学生差异特点,课程教学活动统一。

1.理论课程内容居多,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基础会计》属于中职院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的理论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专业术语突出。很多教师在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活动中,应用单一的课程教学指导方式,如应用“填鸭式”教学方法等,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基础会计知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现代中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2.教学材料关联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低

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满足企业未来的会计用人需求。但是,当前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学材料关联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很多教师仅仅基于课程内容、课本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工作内容的关注程度相对不足。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材料比较匮乏,没有将市场发展环境、职业技能等融入教学活动中,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

3.忽视学生的差异特点,课程教学活动统一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统一授课的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中职院校学生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能力、个人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活动中,如果仅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指导方式,势必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状态,如班级中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等问题。

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关注中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性特点,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专业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及应用

1.课前阶段——设计电子教学材料,完善学生的信息反馈机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程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教学知识与实践工作的融合性较差。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院校可以创新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将课程知识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各项知识点、经济业务内容等,优化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内容,编写精细化的电子教学材料,为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前设计阶段中,教师可以通过“拍”“传”“建”的方式开展,学生则可以通过“看”“练”“问”的方式学习。

(1)教师行为

第一,拍。教师拍摄视频,微视频的内容通常在15分钟以内,1个视频讲解1个知识点或者是1个月的教学内容,视频结构需合理、清晰,保证画面质量,且需要设计一定的互动环节。

第二,传。传即为上传,上传教学视频以及教学素材等。教师可以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教学指导活动中。如上传微视频教学内容、练习题库、知识拓展训练内容等。

第三,建。具体包含建设课程题库以及学生错题库。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错题等,为学生进行示范,学生需要在分析错题、研究错题以及讨论错题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明确错误发生的原因以及规避的方式等。

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能力,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融入中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活动中,如构建网络化初级、中级以及高级互动学习群等,实现分层教学指导。

(2)学生行为

第一,看。观看教师上传的视频内容,自主学习微视频课程知识。

第二,练。看懂微视频中的讲解后,学生可以从练习题库中抽取相关的练习题目,实施自主锻炼。

第三,问。如果学生自己观看视频后,难以理解或者不知道如何下手,则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方式,在学习群中与其他同学讨论,或者在线向教师请教,解答问题。

2.课中阶段——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现动态课程教学设计

在中职院校的基础会计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构建互动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动态课程教学的设计。

(1)借助智能手机,设计互动教学活动

现在,每位学生均有自己的智能手机,信息技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雨课堂、UMU互动平台、问卷星等手机APP都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功能。比如,教师可以通过UMU平台设计“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组织学生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实名的方式参与、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手机APP上观看学生的任務完成情况。学生提交自己的任务之后,也可以观看其他同学的任务开展情况,学习他人的经验。

(2)实施角色扮演,设计互动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业务流程中,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等均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存货采购业务核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一些学生扮演购货方的采购核算人员,一些学生负责扮演供货方的会计人员等。情境设计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采购业务的流程、计算的方式等,同时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学生掌握基础会计技巧能力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基于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互动。比如,选择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组织学生一同分析。有效的案例分析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三、结束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信息化技术融入现代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指导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电子教学材料,完善学生的信息反馈机制,在课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现动态课程教学设计,为中职院校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不断提升每位学生的基础会计知识掌握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基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节.基于微课的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错账更正”为例[J].商业会计,2016,8(18):114-116.

[2]荣新艳,钟伟萍.基于生态理论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财务管理实务》为例[J].新经济,2016,17(15):113.

[3]梁桥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职《电工基础》有效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5(15):94-95.

[4]何双男.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高职商务类课程的应用研究——以企业资源管理(ERP)课程为例[J].企业导报,2014,15(24):189-190.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中职学生翻转课堂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