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群文阅读 深入领悟文本

2017-08-25张曦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景美玉环北大荒

《可爱的草塘》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篇选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北部的农垦区域——北大荒的一处草塘。文章从草塘的景美和物丰两个方面展现了北大荒草塘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草塘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一、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基于以上理念,本课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力求发扬新课标精神,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培养其针对不同文本采取不同阅读方法及策略的能力,以组别合作学习为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略北大荒可爱草塘的乡村风情。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文本进行阅读,分析和理解作者表现草塘可爱的写作手法,多维度地感受草塘的可爱和美丽,深化对草塘的印象,奠定生态建设的理念基石。

二、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和四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及逻辑思维发展的特性,从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着手,明确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前预习,自学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北大荒的相关资料,理清课文的几大版块;培养精读、略读、跳读的能力,学习草塘“景美”“物丰”的具体表现并深入体会,了解四十年后北大荒的面貌;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文本,体会草塘景色的优美、物产的丰富,了解四十年后北大荒的面貌背后的根本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入感受“可爱的草塘”原始的宁静,陶冶审美情趣;透过现象看本质,奠定“生态建设”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感受草塘景美物丰的过程中,解构作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吸取北大荒发展建设成为北大仓的经验和教训,为玉环县发展建设成为玉环市的过程中,仍能完好无损地保护好那一方“可爱的草塘”服务,从而深化学生对可爱的草塘美的印象。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话题一:你们平常喜欢阅读吗?都阅读了哪些书或报纸杂志?你们是怎样阅读的?话题二:谁来谈谈玉环的漩门湾湿地公园?你在那儿钓过龙虾吗?(播放课件:玉环漩门湾湿地公园美景)

(2)揭示课题。黑龙江北部也有一片湿地,被人们称为北大荒。北大荒的湿地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选读课文第六课——可爱的草塘。(播放课件:北大荒地图)

(3)设计意图。话题一是为课堂进行多种不同文本阅读做铺垫的,旨在为学生点明针对不同文本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及策略;话题二的设计则是通过学生谈自己熟知的玉环漩门湾湿地公园迁移至北大荒的湿地,激发其探寻新湿地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北大荒这个称呼以其朴素中又不乏华丽的乡村风光为世人所熟知,让我们跟随刘国林的脚步一起去领略北大荒那方可爱的草塘吧!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文章中表现草塘可爱的两个方面。

设计意图:根据课前预习让学生通过快速浏览的阅读方法寻找答案可谓“放”,而将草塘的可爱表现在两个方面进行限定可视为“扶”,让学生在“放”的基础上靠着“扶”去概括,实现“放扶结合,相得益彰”。

3.细品文段,体会领悟

作者刘国林正是抓住了草塘的景美和物丰两个版块进行描写的,请你用横线画出表现草塘景美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围绕物丰小丽和我说了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1)细品草绿段。①请你美美地品一品,找出草塘的美具体表现在哪里。②提升读,读出草绿的特点。③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表现出这么美的草塘呢?④小结:作者正是通过拟人的手法,按照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将草塘绿得广阔、绿得有层次、绿得生机勃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绿色,置身其中,感受草塘的可爱!

(2)细品河清段。草塘的美绝不止体现在绿草上,还体现在哪个方面?①谁来读一读?请你们班的朗读能手来读读!②读着读着,我们就能背下来了。③为什么能背诵得那么快?④作者在这儿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又有怎样的作用呢?⑤排比句就得读出排比句的气势,要像爬楼梯一样,语气语调和情感都要逐步上升,谁再来试试?

(3)略读物丰段。草塘的可爱不仅表现在美景上,还体现在物产丰富上,你找到了哪些句子?①长句子其实可以被读成短语,请你快速地到这几段中圈出关键词。②小结:从文段中提取关键词就能马上理清事情的脉络,这不失为阅读的一个好策略!③这几件事情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件?为什么?④小结:作者刘国林无论是表现草塘的美还是物产的丰,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北大荒这片土地浓浓的喜爱。

(4)设计意图。景美又被细分成草绿和河清两个小版块,通过层层剥茧式的阅读环节,让学生在深入感受景美的同时,了解和学习作者表现景美的写作手法;物丰这一板块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引导学生运用圈关键词的阅读方法及策略来理清文段脉络,感悟物产丰富的特点。

4.群文阅读,深化领悟

作者刘国林是在20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写下这篇文章的,到现在已经将近四十年了。当年的北大荒现如今变得怎么样了?当年的那一方可爱的草塘是否仍安好如初呢?请打开你课桌里的资料袋,默读资料。

(1)学会倾听和质疑。①你听懂了吗?如果沒听懂,可以追问作汇报的小组成员。②你听出了什么?③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寻根问底,奠定基石。人们不禁扼腕叹息,因为那片原始的绿洲被打扰了。但是在我们玉环县即将被发展建设成为玉环市的过程中,我们要杜绝此类遗憾的再次发生。

(3)感悟朗读,深化美感。教师希望通过群文阅读课,把生态建设的理念种子撒到你们的心中,希望你们能悉心呵护,让它生根发芽,将来长成参天大树,让玉环市的那一方可爱的草塘仍能被保护得完好无损。因为我们不单单要让它成为人们美好的回忆,更要让它能够时刻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让每一个来玉环市的人们都能够有刘国林初到北大荒产生的那般感受!(课件播放,配彭丽媛的《北大荒人的歌》伴奏齐读由课文改编的小诗)

(4)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跳读、筛选、提取、整合的阅读能力。在资料的分发安排上,运用台湾教育专家赖玉连老师团队的理念——倾听及思维的重建,将资料以半数的形式发到学生的手上,当其中一部分人在汇报自己所看到的信息时,还有一半人因为手头没有这份资料必须学会倾听,并从中提取信息;如若对方表达不全面,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进行追问,这就使汇报方再到文本中提取及整合回答的信息。“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操作方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其掌握阅读方法及策略的同时,又达到了为深化草塘可爱这一主题服务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心中埋下生态建设理念种子的同时,鼓励其做到对那片“可爱的草塘”的宁静和原始的固守。

五、板书设计

在《可爱的草塘》阅读教学设计中,作者通过运用拟人、排比写作方式,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在“景美”和“物美”方面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草塘的喜爱,并由浅入深,结合如今的环境情况引发学生的思考,构建生态建设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构架美好家园。

作者简介:张曦(1986— ),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群文阅读教学。

注:本文系浙江省台州市立项课题“小学中段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TG2017543。

猜你喜欢

景美玉环北大荒
刘远俊
多彩的秋天
景美琰
张玉环的无罪之路
9778天与2234万元
聚焦张玉环冤案
不懈开拓谱壮歌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清明节扫墓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