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7-08-16陈家宁张啸

大学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培养影响

陈家宁 张啸

[摘 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复试环节,历来备受社会的关注和热议。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向纵深化发展,复试环节也日趋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等新的特征,其在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不仅如此,复试环节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复试;培养;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7-0177-03

复试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文件规定:考生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后,必须参加由报考院校组织的复试才可以录取。复试一般由笔试和面试两种考试形式组成。在研究生教育初期,由于招生制度上的不完善,以及囿于招生单位数量和报考人数等诸多限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多作为招生阶段的一项辅助性的参考,在录取中发挥的决定性因素较小。但从2006年开始,随着硕士研究生报考及录取人数激增,硕士研究生的遴选工作引起了国家和各研究生招生单位的高度重视,许多招生单位在招生过程中加大了复试环节的权重,部分单位甚至将复试的权重提升至占总成绩的50%。毫无疑问,复试环节引起了广大考生的重点关注。因此,研究生招生单位应高度重视复试环节,做到严格管理,规范流程,让复试环节能够充分发挥其遴选人才、优中选优的重要作用。

一、复试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

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复试环节是广大考生跻身研究生之列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研究生招生单位综合考量各位考生的最后一道关卡。通过复试环节,招生单位可对各位考生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沟通能力,甚至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情绪性格等多方面有较为直观、具体的了解,进而可以根据各学科的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拔适合培养的人才,从而为紧随其后的培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复试环节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主要产生如下影响。

(一)对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的影响

与本科阶段的学习相比,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强调专业的深度,这要求他们在入学时具有相对扎实而深厚的专业背景知识。根据近年来培养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出,专业知识薄弱的研究生需要在培养阶段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使得研究生本人和导师均会不同程度地感到吃力,很难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一点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言,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强调专业的实践运用能力,但是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他们的培养时间比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更短(一般为二年),除了学位论文撰写和专业实训的时间,留给专业学习的时间所剩无几,这就对研究生原有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复试环节中加大对考生专业知识的考查力度,将有效区分考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给招生单位选拔人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各招生单位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大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考生的专业知识有许多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在复试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考试的范围和内容,以甄别考生是否满足本学科培养的需要。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把握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阶段更提倡研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就培养单位而言,必须有意识地在培养过程中加大对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激励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热情,因此在招生阶段,就应该注意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乐于投身学术研究事业的考生。

近几年,招生单位在复试中不再单纯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能力,而是加大了对考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在题目设置上更多选择有发散性思维或者开放式的问题,启发考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同时,也注意考查考生对本学科学术前沿问题的关注程度,看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学术敏感性。这些举措将大大改善先前考生“死读书”、“死记硬背”得高分的情况,对于选拔创新型学术人才而言,无疑会产生积极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创新性思维题目在设置上要难度适当,过于容易则无法实现合理的区分,过难也会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使考生无法展现其真实的学术水平。因此,研招单位在复试题目设置中需要把握题目的深浅,做到难易搭配、知识点齐全、重点突出,必要时应对考生进行补充提问或者交谈式提问,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题目中让考生的真实水平得以充分地展现和发挥。

(三)对实践技能培养的影响

200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开始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中进行招生,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呈现与学术型研究生平分秋色的格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出现打破了研究生教育中原有的单一化的培养模式,开始强调专业实践技能与学术研究并重的培养理念。

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初试环节囿于考试的形式和环境,无法真正实现专业实践技能的考查目标,这一部分的考查只能放在复试环节进行。与初始相比,复试的安排更为机动灵活,考查方式也可以实现多样化选择,能够满足对专业实践技能考查的需要。大部分招生单位会根据专业培养的特点,在复试环节设置技能考查甚至是才艺展示的环节,并作为最终录取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这种考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利于选拔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考生,但需要注意,专业实践技能的考查应作为最终录取的一项参考性指标,不应作为决定性因素。此外,实践技能或者才艺展示考查的内容应该与报考专业有较强的联系,应确属必要性的考查内容,否则将不利于专业人才的选拔。例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目标是培养国际汉语传播教学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在掌握汉语教学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能掌握绘画、剪纸、乐器、舞蹈等其中一门中国传统才艺,满足国际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招生复试环节可以设置才艺展示的考查内容,在同等条件下应考虑录取具有一定中华传统才艺的考生,为专业人才的进一步培养和未来就业奠定基础。但是,对于理工类、管理类的专业硕士则不需要进行中国传统才艺的考查。

(四)对德育培养的影响

相对于本科教育而言,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中的德育工作一直处于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群体的不断扩大,其中存在的德育问题日益凸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硕士研究生教育而言,这个群体在年龄、生活阅历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品德观已基本定型,很难在培养阶段重新塑造。这就要求招生单位在复试时应重视对考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综合考评。常言道:言为心声。考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可以体现出考生的基本素质和人生态度。

招生单位应把握好复试的时机,重视对考生的综合考核。很多招生单位在复试环节中加入心理测试等的考核标准,目的就是加强对考生德育方面的考查。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方面的考查应坚持统一标准,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还应注意区分考生因临场紧张等客观因素而造成的偶然失误。

二、复试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前最后的选拔考试,复试环节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各招生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考生考试的复试环节,确保遴选出真正符合硕士研究生培养标准的可造之材。在具体实施方面,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尊重培养单位的意见

在制订硕士研究生遴选标准时,应充分尊重培养单位的自主选择意见。培养单位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硕士研究生的遴选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招生工作中,培养单位的话语权应得到充分的尊重。招生部门在制订招生规则时应积极组织各培养单位,听取他们的意见,制订切实可行、符合培养实际情况的遴选标准和遴选办法。

各培养单位在复试环节中应坚持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主体作用,尤其在面试环节中,必须委派具有当年招生资格的指导教师担任面试考官,从制度上确保指导教师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二)严守招生纪律,避免主观评价

硕士研究生招生应充分尊重导师的选择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违反国家的招生规定,更不允许出现徇私舞弊的严重违纪事件。这就要求招生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规定,严格监督招生考试中的各个环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现阳光招生,招生的结果要真正做到经得起全社会的监督和检验。

就培养单位而言,在充分尊重指导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必须要事先让各位参与招生工作的指导教师明确招生工作的纪律要求和自身的岗位职责,要求他们遴选时必须客观公正,理由充分,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三)坚持学生为本,探索招生新规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重视研究生的差异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因生制宜,杜绝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机械化,真正实现广大研究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在招生阶段就必须发现考生的学术专长、发掘他们的学术潜质,努力遴选出符合培养要求的研究生。

招生单位在复试环节要努力探索研究生的选拔机制,允许并尊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差异性要求,鼓励并引导各培养单位详细制订本专业的招生办法。其目的就在于坚持以生为本,发现考生潜在的闪光点,仔细考量他们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的要求。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仍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各招生单位应立足研究生培养的现实,努力协调好国家政策和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坚持做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改革创新。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复试环节中,更应重视招生考试与教育培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严格把握遴選标准的前提下,立足研究生培养的实际,坚持以生为本,尊重指导教师的遴选意见,开拓创新,力争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招生新路。

[ 参 考 文 献 ]

[1] 甄良,梁大鹏,丁雪梅.面向硕士研究生复试的结构化面试工作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8):8.

[2] 刘光连,李劼,陈立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和改革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6(4):85.

[3] 徐琳,孙跃东.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与培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六所不同层次高校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6):55.

[4] 黄治国.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逻辑起点[J].湖北社会科学,2009(4):15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培养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设置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对学校和导师水平能力的评价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国心理学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的现状研究
高校硕士研究生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