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音乐课如何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2017-08-03杨莉

速读·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问题

杨莉

摘 要:新课程改革落实的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等折射的同样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问题。因此,全面而深入地回顾之前的教学、直面中学音乐课改问题、审视当前课改新现象、并及时纠偏、矫正和完善、是当下提高中学音乐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如何解决;课程改革;问题

新课程改革落实的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等折射的同样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问题。因此全面而深入地回顾之前的教学,直面中学音乐课改现状审视当前课改新现象,并及时纠偏、矫正和完善,是当下提高中学音乐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中学音乐新课改革中的问题

1.教改惰性化。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影响,除了准备报考音乐特长生的中学生异常重视音乐学科以外,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学校等重视升学考试课程,轻视音乐课程是普遍现象。因此,音乐教师自我效能感降低,职业倦怠感滋生,久而久之,教学养成了得过且过的敷衍习惯。虽然进入新课改,但由于长期的敷衍以及对课改的有效实施与监管持怀疑态度等多种原因,很多中学音乐教师没有真正有效地落实新课程,只在教学公开课评比时下功夫。

2.教学内容泛化。

新课程有很多亮点,其中之一就是注重开发课程资源倡导课程向学生既有经验及其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整合、融合与综合,这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与基本理念。为此,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向课外、向生活拓展、延伸,努力与其它学科进行相互的关联与渗透。这对于过分注重学科体系与知识本位的传统音乐教学来讲,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脱离音乐本质及其学科特点,盲目追求“综合”与教学内容多元化,导致音乐教学内容泛化、不集中、重点不突出等,又成为目前中学音乐课改中极为普遍的一种不良现象。音乐课“变味”成了历史课、地理课。这种弱化学科个性、盲目强化“综合”的做法,必将导致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落空和价值丧失。

3.教学活动外化。

音乐新课改以来,中学音乐课堂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生“动”起来了。为了体现“师生互动”、“重视音乐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教师除了和学生一起唱起来之外,往往还会与学生“自由的”舞起来。表面看来学生参与了实践了,课堂“活”了,但冷静分析,喧闹、火爆、热情背后却隐藏着盲从的形式化倾向。在这种倾向下,第一,“自主”变成了“自由”,“自由”变成了“自流”。由于缺乏教师正确的、有价值的引导本应要求学生了解、感受新疆民歌风格特点的音乐课变成了“舞蹈大杂烩”,这种“自主”是表面化的、形式上的自主是肤浅的、虚假的。甚至是歪曲了的自主,是忽视教学内涵和本质的自主。第二互动、合作有形式无实质。无论是师生齐声高唱还是与学生疯狂共舞,都不是互动、合作学习的本质。只有在“高歌”、“共舞”之后交流、总结、分享彼此对具体音乐的感受、理解、认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互动与合作。

4.教学层次低下。

由于过分注重“以学生为本”学生喜欢什么就欣赏什么;想唱什么就教什么等是目前中学音乐课改中的另一不良现象。心理学中把学生的发展分为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完全根据学生的趣味和现有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是一种针对学生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舍弃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教学,是一种“有温度、无高度”的教学。因此,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

5.教学评价单一化。

由于片面追求课程的“过程、方法”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乐理、识谱、歌唱、欣赏、舞蹈、乐器演奏等本课程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的讲解都反而成了当前中学音乐课堂中稀缺的内容。教师不再追求学生演唱、演奏的音调和节奏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动听,只关注学生是否“动”了起来,“动”则认

为其教学效果良好未“动”则视为教学效果不好。这种游离于音乐知识、技能之外的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追求,显然是割裂了三维目标,忽视了其互相联系、互相滲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关系。因此,离开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以及舍弃音乐本身的情感,追求外在教学形式的愉悦等,实质上都是评价中忽视三维目标整体性、片面重视,单一目标的结果。这势必导致当前中学音乐教育的低效甚至无效。

二、问题原因解析

以上问题的出现,究其本质原因,是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造成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缺乏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产生认同与承诺之后,在工作中表现出认真敬业、主动负责、热诚服务、精心研究的精神,它包含专业道德、专业认同指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活动的态度和价值倾向性、敬业奉献、专业责任、专业追求、专业创新和专业合作等。一个有着良好专业精神的中学音乐教师无论其客观环境如何,都不会影响他对职业的热爱、对教学的热情以及对专业的追求。因此,敷衍、怠慢音乐新课改,实际上,暴露了这些教师专业道德、专业责任的丧失,专业认同、敬业奉献的缺失,专业追求的迷失,专业创新、专业合作的丢失。

2.缺少专业经验。

对于积极实施中学音乐新课改的教师来说,没有可以直接借鉴的实践经验是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困惑。这也告诉我们,中学音乐新课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探索、研究的过程。

3.专业理论水平较低,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在“音乐审美”和“音乐实践”方面,有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了,无论“动”的如何都是做到了“音乐审美”与“音乐实践”。在认识“开发课程资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或“比较”方面,很多教师脱离音乐谈“资源”、谈“多元”、谈“综合”、谈“比较”,是对“开发课程资源”、“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学科综合”和“比较”理念认识的偏颇和误解。以上误区都源于对三维目标的割裂和模糊认识,以及对教学评价的简化、歪曲认识。

4.教师专业能力欠佳,教学实践存在误区。

在听课以及与中学音乐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论非常熟悉、赞同并努力在教学中实践,但效果不如人意。但由于分寸掌握不准,教学误入歧途。这其实是驾驭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有限导致的,是当前中学音乐新课改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现象。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问题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