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017-07-29钟志德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小学信息技术

钟志德

摘 要: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自主探究,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通过阐述创设情景、开辟探究学习方式、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实践运用和多元评价五个方面,力求对自己多年来在信息技术教学一线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5-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5.055

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自主探究,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呢?

一、 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一)创设新课引入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意识,为下面好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1)温故知新。温故知新的方法是通过新旧知识点的连接,给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他们感到新知不新,难又不难,激发学生尝试探究新知识的欲望。(2)故事引入。在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先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片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同时,进入到新课意境。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环境和情境的营造是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整理英语句子》这一课中,我没有把键盘上的各个功能键一一介绍给学生,而是将学生认识键盘按键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任务。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输入字母到输入单词再到输入句子。我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每一个任务后,就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学生在操作的过程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输入错误的字母后要怎么样删除,要怎么样才能输入大写的英文字母,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要如何输入?当学生产生疑惑时,我没有急于解答,而是提示学生相互讨论,尝试其他按键等方法来解决。学生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不但获取了新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增强了自主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 开辟探究学习的方式

(一)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重要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月球探秘》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以《月球探秘》为主题制作电子报刊,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工,完成任务。各个探究小组就忙开了:讨论报刊内容、上网查找资料、报刊版面设计、在制作中遇到问题互相讨论,最终完成了电子报刊的制作。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又能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玩结合

课堂中我将益智游戏引入课堂,寓学于乐,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主动去探索知识。例如,在教学键盘指法练习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键盘指法操作的Flash短片,认识基本的键盘指法,然后让学生利用金山打字软件进行基本的键位练习,最后利用金山打字中的打字游戏来提高自己的打字水平。

三、 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鼓励创新、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课堂上教师就要大胆放手,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发现,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完《我的作品排行榜后》,我给学生发放了班级期中测试的成绩单,让他们计算一下每位同学的总分,并通过学生总成绩排列名次。在计算总分时,由于班级人数多,学生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用口算的、笔算的、还有学生用系统中的计算器工具进行计算,可是计算起来还是很慢。这时我提醒学生到“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找一找,看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完成计算。学生果然很快就找到了自动求和的工具,并在我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这种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在每个环节活动中都是自主的,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有效地提高。

四、 实践运用,使自主探究得到拓展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知识的结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课堂教学,更需要他们的亲身实践。在教学中,我经常布置实践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例如,学生学习完邮件发布后,我布置了以下作业:发布学校周边环保信息,要求学生利用邮件上交电子作业。学生将下载资料、环保问题、环保建议、环保画、气象知识、实验报告等利用邮件发给我,由此我们创造了环保作业的新形式。

五、 多元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评价是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课堂上实施多元化评价机制,能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能使教师及时意识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对教学方案进行重新建构、调整,使信息技术课堂不断更新与完善。

基于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我的评价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还有多种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室软件中随堂考试系统,将评价的作品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选择;采用交互式课件或软件,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机器直接给出等级或分数……比如:高年级学生都会QQ互相交流,我就利用QQ的群聊功能,创建一个班级群。我通过电子教室展示学生的作品,然后让学生在QQ群中对作品进行评价,并发表各自的看法进行讨论。实践证明,用各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能够让学生体验探究后的愉悦与成功。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重视学生特性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学会创新的机会,加强了学生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信息技术使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矫翠芝.浅谈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5):68-69.

[2] 徐国道.信息技术课上如何实践自主学习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0(17):98.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小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