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本色回归时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017-07-25赵伯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培养

赵伯蓉

(山西省翼城县北关小学,山西临汾,043500)

摘 要: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结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塑造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走上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具备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教师也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人文观念,更好的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生人文素养全方位培养的针对性措施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本色回归 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是由能力和精神共同组成的一种现代化思想观念,素养的深层含义是着重的培养人的内在品质,使人更好的掌握知识内涵,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得以全面优化,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语文是小学基础语言学科,语文知识内容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精髓,也充分的体现了实际生活的艺术价值,将文化与实际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我国文化的深层魅力。文化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成为历史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才能够带领着中华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可以构建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学习环境,提升小学生的文化气质,为学生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小学生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现状

1.学生在多种教学模式中思考的时间较少

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有限,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分析问题,容易被新鲜和有趣的事物吸引。近年来,由于教育形式多样化,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不再单一,多媒体课件播放和课堂情境再现影响了语文本色的回归,小学生被课件的播放模式和设备吸引,课件内容新颖,引起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对于问题的思考时间减少,不利于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情景教学中,学生常常被故事吸引,没有对语文篇章中语句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的构成进行总结,对语文文化知识的研究不够透彻,没有将文化素养渗透到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

2.缺乏语文人文素养的系统性

培养扎实的语言基础是综合素质与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实际的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时,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而忽略了学生真实的能力和学习情况,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概念体系,无法和其他知识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由于上课的时间有限,较多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完整的呈现教学内容,往往都是在多解课堂中完成的,由于学生们的年纪较小,不能够联系前后学习内容进行较好的总结,使得语文的人文素养得不到系统的、及时的掌握,造成了小学生语文人文素养的缺失。

三、语文本色回归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1.重视基础学习

语文课程作为学习的工具,将中国的文化承载到课堂中,通过教师的教授,体验语文的本色,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文人文素养。因此,在学习中要注重工具性基础的培养,锻炼学生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对基础性的文化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对于文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语句的语法表达形式,文章的论述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学习,为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坚实基础。教师要重视语文工具性基础知识对于今后学习的重要性。要调查学生们掌握语文水平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语文工具性学习的训练,让学生们熟知文字和语句的实际含义,了解成语典故,从而能够顺畅的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述的含义,这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十分的重要。人文素养较少的通过语句就能够进行表达,往往是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只有通篇的阅读才能体会作者的写作含义,才能完整的体验文章的含义,将映射出来的精神文化进行理解和吸收,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文章表达的教导,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将人文素养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深化每个人的文化内涵。

2.阅读教学激发学生母语动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章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同学们正是通过阅读来认识学习,认识社会来认识世界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臻于阅读的重要作用,我也把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因为老师重视,学生也就不会忽视。笔者利用阅读教学,学生也就能从中有所收获。笔者利用阅读教学让学生体会词语、句子的魅力,让学生们感受到字、词、句、段、篇的丰富的意义和内涵,感受到我们祖国文学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阅读,了解了语文的工具性、交际性的特点,了解母语就如人吃饭一样重要,人要想生存必须有人交流。如何更好地、有效地交流,就需要了解语文的重要作用,学好语文。笔者在教学《一千根弦》这一课时,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作者史铁生,让学生看到一个身残志坚的人是怎样生活努力,满怀希望的,是文字给他的灵魂找到了栖息的地方,是语言指引他把胸怀中的情感抒发出来。《一千根弦》这篇文章的语言精练、浅显易懂,每个词所代表的含义让同学们理解的同时学会运用,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一个人心中拥有美好的向往很重要,我们要为这个美好的向往而坚持不懈地追求,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语言文字可以让人产生如此大的希望和信念,都被深深地折服,并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母语,好好驾驭语言文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只有通过文化的学习才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创新教学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文化内涵,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文意识和道德观念,学好语言文化的基础,从而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方位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展现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谢.浅论在语文本色回归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04)88-89.

[2]董成敏.注重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6(10)187-188.

[3]韓立峰.语文味——呼唤教育本色回归-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2016(24)235-235.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