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疗效的影响

2017-07-18李芹

哈尔滨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青壮年心室

李芹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心内科一区,河南濮阳457000)

·临床经验·

年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疗效的影响

李芹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心内科一区,河南濮阳457000)

目的研究年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CRT)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1例,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20~44岁为青壮年组共25例,45~59岁为中年组共30例,≥60岁为老年组共36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特征基线及CRT治疗后应答率,分析CRT无应答的影响因子。结果老年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发生率分别为52.78%、27.78%、27.78%,较青壮年组显著增高(P<0.05);老年组患者BNP含量较青壮年组和中年组显著增高(P<0.05),中年组患者BNP含量较青壮年组显著增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QRS时限、心功能分级是CRT无应答的预测因子(P<0.05)。结论年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疗效无影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QRS时限、心功能分级等因素影响着心衰患者CRT的疗效,行CRT术前应充分考虑患者有无CRT无应答危险因素。

年龄;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多种原因包括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能力降低。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都有心脏病病史,常常患有冠心病或高血压,而这两种病正是慢性心衰发展的主要病因[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恢复心室间以及室内的同步率,改善心脏及结构,但仍有40%~50%的患者经CRT后无明显疗效,被称之为CRT无应答[2]。为探究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疗效的因素,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1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1例,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20~44岁为青壮年组共25例,45~59岁为中年组共30例,≥60岁为老年组共36例。青壮年组男14例,女11例;中年组男17例,女13例;老年组男21例,女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制定的指南,心功能为Ⅱ~Ⅳ级。

1.2 方法:收集所有入选研究患者的基线资料,除性别、年龄外记录患者合并症发生情况,并对心功能指标进行监测。所有患者均由锁骨下静脉径路置入CRT,将右心房的电极置于右心耳或房间隔,右心室的电极置于室间隔或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电极置于侧静脉、前侧静脉或后侧静脉。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6个月时再进行心功能分级评估。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临床特征基线,包括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房颤、肾功能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室除极的电位时限(QRS时限)、脑钠肽(BNP)、心功能分级(NYHA);②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CRT治疗后应答率。CRT应答:术后6个月后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降低≥1级,LVEF绝对值提高≥5%,无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情况;CRT无应答:术后6个月LVEF绝对值提高<5%,或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患者临床特征基线比较:老年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发生率分别为52.78%、27.78%、27.78%,较青壮年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冠心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BNP含量较青壮年组和中年组显著较高,中年组患者BNP含量较青壮年组显著较高,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患者CRT治疗后应答率比较:不同年龄段的三组患者CRT治疗后应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 CRT应答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LVEDD、QRS时限、NYHA分级是CRT无应答的预测因子(P<0.05),详见表3。

表1 不同年龄组患者临床特征基线比较

表2 不同年龄组患者CRT治疗后应答率比较[n(%)]

表3 CRT无应答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CRT治疗理念最早是于1983年在第七届全球心脏起搏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适用于经药物治疗无效,PRS≥120ms,LVEF≤35%,NYHA等级为III~IV的心衰患者[3]。通过CRT治疗,50%~70%的慢性心衰患者心室功能能得到重建,房室间、心室间、心室内的同步率得到改善,心脏整体运动协调性提高,心排出量增加[4]。但是仍有多数患者在置入CRT后心功能或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恶化,即CRT无应答,因此分析影响CRT应答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CRT治疗是提高最终疗效的关键。

通过本研究发现,年龄不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CRT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LVEDD、QRS时限、NYHA分级是CRT无应答的预测因子,心功能更差的患者由于其贮备能力更低而会直接影响最终疗效。综上所述,年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疗效无影响。

[1]刘蕊,卜丽梅.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6059-6061.

[2]陆秋芬,李毅刚,俞洁霏,等.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疗效的多因素分析[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41(1):58-60.

[3]李锦.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答的现状及趋势[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34(5):678-682.

R453

B学科分类代码:32024

1001-8131(2017)03-0245-02

2016-10-25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青壮年心室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青壮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的手术治疗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江苏省农村老年人体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