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志设计基础造形方法教学探析

2017-07-17于四维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标志设计

于四维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16SB0157]

摘要:标志设计作为一门实用的艺术设计形式,通过利用独特的思维以及巧妙的手法,用精简的符号化视觉语言把信息传递给受众。通过在进行标志设计教学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受到模式教育的影响,对于标志的本质无法从理论角度来进行准确掌握,亦不能明确标志的创作规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帮助学生提高标志设计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培养专业的思维意识,能够准确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形式以及内在语言。文章重点就标志设计基础造形的方法和教学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促进标志设计实践与教学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标志设计;基础造形;方法教学

一、关于标志的基础造形

标志设计的本质是基于视觉构成美学的图形图像研究,是对基础形态创造的过程,重点在于把握基础图形的无限表达形式。对于标志来讲,其基础造形的设计是对标志各种形态无限变化的思索,是对标志形态的创新、创造,也是对创作者审美的考验。标志的基础造形是整个标志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注的基础造形主要构成元素是点、线、面,标志基本图形中的点是设计表现中的小单元,以吸引视觉中心为主要功能。理论上讲点作为基本单位,没有面积的意义,没有指向性,没有属性形态。但是通过进行点与点之间的排列,在标志基础造形上体现出来一定的秩序感,可以起到引导、集中视觉的效果。点作为简洁、纯粹的形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人们的视觉感官,引发一些联想。比如通过点的排列可以展示出星辰、水珠、砂砾等具象物体。线是由点发展而来的,线可以被看作是点通过移动留下的轨迹,是由连续的点通过紧密排列组成的形状。通过线的角度以及形式的变化,能够呈现出不同形式以及不同的变化。比如,水平位置的线能够给人以平静的视觉感受,垂直位置的线则能够体现出挺拔、崇高的视觉感官,斜线则表示动感,曲线则能够体现出委婉、柔美、雅致、有韵律的心理感受。面是在线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可以看做线的运动轨迹,通过把线向各个方向进行推移、旋转等运动形成面。面具有长度以及宽度,但是不具备厚度。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标志基础造形的三个基本元素为点、线、面,通过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能够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标志基础造形。

我们可以将标志的基础造形看做图形符号中的抽象图形。基础造形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组合成不同标志的基础图形,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视觉形态,包括体现出如庄重、挺拔、硬朗、有力、规律等特征。标志基础造形能够在不同层次上给予观者不同的视觉感受。

二、标志基础造形的设计技法与练习方法

点、线、面各元素间的搭配和组合使标志造形可以同时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各元素之间根据表现的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把某种元素的优势特征着重的突出,以达到元素间彼此强调与补充的效果。点、线、面分别对应“聚”“活”“全”的特点,各种元素间的配合造就了造形的精彩。虽然“闪耀”与“衬托”有主次之分,可是二者具有的意义却同样重要,只有让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点、线、面更富有活力,使其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点的搭配设计与练习:点具有灵活轻快的特点和作用,点的运用往往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线具有视线指引和表示肯定的作用。如果在造形中使用点元素过多,会使造形效果有凌乱感,经过线的导引和连接后,则会更具有整体性;如果一味地使用线做造形,给人带来的感觉是招不到视觉中心点,所以应该让线和点合理的配合,使造形效果变得更好。

(1)点与面的组合方式会更加地突出点的效果。点往往用来营造视觉的中心,使画面更加灵动,往往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面的可以营造画面的整体感,将其他元素符号有效地融合起来。

(2)线的搭配设计与练习:线在面中能够将主题感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在造形中面能够作为背景,线则直接对面的具体形状、具体范围、具体区域造成影响。线与体的组合形式能够表达出空间的层次、突出一定的空间感,线可以是体积的一种表现手段,表现出空间的透视、投影连接等。

(3)面的搭配设计与练习:通过对面进行叠加动作、转折动作、弯曲动作等多种方式的动作,形成一个体。体具有实体感、不透明感等特征。通常来讲,点、线、面是标志基础造形的原始图像,三者相互关联影响。线与点进行形象的塑造以及视点的传播,面作为大的主体关系起到一个背景或者是衬托的作用。

点、线、面、体中的点与线起到串联、点缀面以及传神的效果,面与线来构成体。在元素组合中,图形与字体的组合也是在标志基础造形中的重要元素,对于标志中的图形与字体,同样也是点线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对于标志基础造形的设计教学,要明确设计对象的使用目标,标志的应用载体,与推广应用相关的广告法等。在进行标志基础造形的设计教学过程中,要考虑设计的标志实现应用的可操作性,同时对其视觉传播媒介、标志处于最大和最小状态要有准确认识。标志基础造形的设计要对阅读方的第一阅读印象、审美习惯、环境心态等有准确的了解,基础造形的构思必须要慎重,设计出的基础造形要能够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构图要求能够凝练、美观、适形。同时,标志基础造形的图形、符号不仅要求简练、还要求具有艺术性,符合基础标志设计的审美习惯,以开放的思路地探求适合的图形表现与技巧,使所设计的基础标志图形具有良好的美学特性、达到更好的视觉传播。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标志基礎造形设计教学有其特殊的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在标志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醒学生注重对基本图形的造形把握,找到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学老师,应该抓住教学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潜力,使基础造形设计的课程能在标志设计整体课程的设置和合理的安排中显示其“终极影响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达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创新实践[J].包装学报,2011(02):94-96.

[2]王艳敏,郭茂来,姜霄.工业设计专业标志设计教学研究[J].设计,2012(02):264-266.

[3]严西育.关于标志设计教学方法的探讨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112-113.

猜你喜欢

标志设计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标志设计趋同化的思考
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浅议传统纹样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碰撞与交融
标志的色彩设计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标志设计教学中创意性思维的拓展
探析标志设计中的简繁运用
浅谈中国传统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