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非遗课程资源西和乞巧节的开发探究

2017-07-07杨向奎剡蕾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乞巧校本课程开发

杨向奎+剡蕾

摘要:西和乞巧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具西和风情的宝贵财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把西和乞巧节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不仅可以促进课程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亦可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民俗。因此,在充分利用乞巧节这一丰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来构建具体实施方案,从而丰富“非遗”作为校本教学内容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西和 乞巧 语文 校本课程 开发

2002年10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颁布,其中强调:政府与公民应自觉、自主地保护、传承、发展本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中应加强本土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认知[1]。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课程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取向”[2]。教育具有传承功能,把“非遗”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不仅可以促进课程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亦可起到传承与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作用。西和乞巧节作为当地一种古老的民俗节日,是独具西和风情的宝贵财富,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然而,西和乞巧与其他非遗一样也面临着保护和传承问题,因此,把它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一、西和乞巧节的独特魅力

西和县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九县之一,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和乞巧节是在西和这一特定的地域内源远流长并传承的一种古老的民俗祭祀歌舞活动,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及民族审美理念,是一种奇特的艺术形式,也是西和地域文化保留与传承的文化载体。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乞巧这一风俗,但只在七月七日举行相关活动,比较简单。西和乞巧节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在形式方面,其一,持续时间长。正式活动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到七月初七晚结束,长达七天八夜。但女孩子们一般从五月中旬就开始排练歌舞、选址、筹资等准备工作,从开始准备到活动结束,前后共需一个多月时间。其二,活动程序、仪式复杂。乞巧活动共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七个步骤,且每一步骤都有与之相匹配的乞巧歌,其文化内涵各异,如祭祀、娱乐、祈求巧俐等[3]。其三,参与人数众多。女性是乞巧活动的主体,一般多是年轻的未出嫁的女孩子。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已婚妇女也可参与其中。

在文化底蕴方面,西和乞巧节是秦文化的一部分。西和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虽有渊源,但并不相同。1994年在西和、礼县交界地——大堡子山发掘了秦公先王墓,证明了此地就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乞巧活动中所敬拜之神——巧娘娘的原型就是秦人先祖女修,而乞巧歌也被称为“秦风余响”[4]。此外,乞巧这一风俗的产生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歧视与束缚,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乞巧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祈求灵巧,即通过祈得心灵手巧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西和乞巧节无论从形式还是所体现的内涵上都给人一种原始的美感,作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值得保护并传承。

二、西和乞巧节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意义

1.开发现状

目前,西和县部分学校设置了音乐、物理、数学、化学、语文等学科的校本课程,其中语文校本课程有写作、民俗(秦腔、乞巧歌、山歌等)、演讲等类型选修课,但尚未正式出现系统介绍乞巧文化类的校本课程。在西和县第一中学,乞巧节课题组曾在乞巧申遗的过程中编写并出版过《西和乞巧风俗志》,这一课题组近年虽有开发乞巧校本课程的意向,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成果。西和县初级中学由于受地方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和探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很落后,故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2.开发意义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虽然在学校实际教学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具有自身獨特的优点:教学形式灵活、可选择性大、针对性强。把西和乞巧节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在促进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及民俗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1)拓展语文课程外延,促进语文课程发展

把西和乞巧节作为语文校本课程,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提炼有价值的文化,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融入生活,紧密社会实践与语文课程的联系,从以往强调学科本位的课程观转向生成、活动、整合的语文课程观[5]。

(2)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教师将国家指定的语文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导致语文教学内容趋向单一化。而把西和乞巧节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加以开发利用,在其过程中会结合此节日的特色,体现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能激起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而且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究性活动,可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团结协作的能力,对于学生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以及实践学习的方法都有促进作用。

(3)传承和保护西和乞巧民俗

充分利用西和乞巧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让这一民俗走进课堂,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乞巧节日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表现形式、淳朴的民俗风情等,体悟其独特及珍贵之处,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乞巧”,思考现状,并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保护和传承它。

三、西和乞巧节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策略

1.实施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实践探索和审美鉴赏能力,以提高其语文素养。

(2)通过对西和乞巧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地方文化,保护和继承民间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热爱地方文化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课程的具体实施

(1)教学内容

西和乞巧节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和深厚的地域色彩,是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于一体的民俗活动[3]。本文主要从“原生态的乞巧”和“乞巧节的现在及未来”两方面进行探讨。

在“原生态的乞巧”这一主题学习中,主要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为绪论引出西和乞巧节,并通过对原生态乞巧诗词歌赋、舞蹈、服饰的欣赏与了解,领会乞巧节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所在。

第一单元“乞巧简介”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西和乞巧节的由来:秦人祖先女修(祖先崇拜),牛郎织女传说(星辰崇拜)。

②乞巧活动过程(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

第二单元“乞巧歌”的内容有:

①弹唱者是女性。通过探析女性为乞巧歌弹唱主体的原因,揭示乞巧歌“背后的故事”。

②乞巧歌类型:按题材分有礼神类、祈愿类、生活叹唱类;按音乐风格分,祭祀、祈祷、唱巧歌曲平稳悠长,而娱乐和巫术歌曲则繁促紧急[6]。

此外,还会涉及乞巧歌词及乐谱的分析。

第三单元“乞巧舞蹈”有四种类型,即原地跳跃式、牵手摆臂式、扭摆行进式和往来穿插式,如扇子舞、看媳妇、十字步。

第四单元“乞巧服饰”可分为乞巧女性的服饰和巧娘娘(“娘娘”此处读nia nia)的制作与服饰。乞巧女性的服装有仿古类(如:大襟衣服、喇叭裤)、时尚类。巧娘娘的制作者是民间手工艺者,其服装为古代传统服饰,一类分为上衣和裙子两部分,再佩戴腰饰;另一类是长袍大袖的连体衣。

在“乞巧节的现在与未来”这一主题学习中,通过分析乞巧节的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乞巧节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学生明白开设这一课程并非只是简单地了解这一民俗,更是为了学以致用,指导当下实践。

第一单元“乞巧文化旅游节”,主要介绍自西和乞巧节申遗成功以来乞巧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探究乞巧文化旅游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单元“西和乞巧节研究者”主要突出文人墨客在西和申遗成功及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乞巧节与七夕情人节”介绍七夕情人节,并指出西和乞巧节的唯一性,提出问题:在现代化的冲击之下,有人提出西和乞巧节也应与七夕情人节融合并趋同,是否同意此观点。

第四单元“乞巧节的未来”,通过前面对乞巧节系统的认识,深入思考西和乞巧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该保持原生态和女儿狂欢节的本性,还是应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实现文化的再生产?

(2)教学时间

校本课程其本质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虽然课程改革对校本课程实施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生学习压力仍然很大,因此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应在国家课程实施时间的基础上予以压缩。西和乞巧节语文校本课程共需20课时,分两个学期进行,每学期10课时,以选修课或者专题讲座的形式教授。由于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所以不安排校本课程。教学对象可以是七、八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3)教学方法

西和乞巧节语文校本课程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有两类。

第一,实践教学法。即带领学生深入社会活动、自然情境中,与所要学习、探究的事物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形成对自然、对文化的切身认识,从而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在学习“原生态的乞巧”这一主题时,抓住西和县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契机,开展”跳起乞巧舞,唱起乞巧歌”的综合性学习,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观看乞巧节目,感受这一节日的美韵,有乞巧经历的学生可展示歌舞技能。

②为西和乞巧更好推广撰写广告词,设计广告画面(锻炼学生广告设计的能力)。

③走访当地农家,向老人深入仔细地了解乞巧歌的唱法以及关于乞巧的其他具体事宜(锻炼交际能力和写采访稿的能力)。

④制作幻灯片——“相约七夕女儿节”,展现西和乞巧风采。

⑤撰写导游词为外地游客介绍西和乞巧节,并将其在课堂上展现给大家(锻炼写作能力和語言表达能力)。

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己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其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不断成长,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第二,探究式学习法。即在重视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其能够通过讨论交流来提出并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熟悉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在课堂上能做课堂的主宰者,课后能够合理安排,消化和追寻新的问题。

西和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非常适合用探究性学习法来教学。首先,老师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探讨,得出自己的结论。其次,在课堂上老师对各小组的探讨结果进行讨论,得出适宜的结论,老师在此过程中予以正确引导。

语文教学在为特定的教育对象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他们已学过的内容和已建构的固有知识体系,还要考虑他们的素质培养及未来的发展需求。类似西和乞巧节这样的非遗资源,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重要素材,理应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崔允漷.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5).

[3] 储冬爱.甘肃西和与广州珠村两地乞巧文化的比较[J].文化遗产,2014(6).

[4] 赵子贤.西和乞巧歌[M].香港:银河出版社,2010.

[5] 胡君.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 张芳.西和、礼县乞巧仪式乐舞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杨向奎(1977-),男,河南兰考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剡蕾(1993-),女,甘肃西和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乞巧校本课程开发
《乞巧》
乞巧七夕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