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2016-11-09韩李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开发保护利用

方言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方言文化的开发、保护及其利用其价值有效利用,对河南经济建设的发展及以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方言文化的保护有着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河南方言;保护;开发;利用

1 现状述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有关条例中指出,方言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在人类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河南有着无比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方言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河南方言就是整个民族文化的主要发展传承的载体,河南方言特别是以开封、洛阳为主,在古时被称为“中原雅音”。即使到了南宋偏安杭州,中原语音仍是当时的标准音,“中原为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文)北宋时期,中原语音面貌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方言几乎完全一样。由此可见,河南方言是中国古代的民族共同语。

时至今日,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迁移,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与推广,普通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普及开来,并且取得了显著地成效,河南方言的官话地位早已不复存在,河南方言呈现出弱势语的特征,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以及普通话作为一种强势语言的冲击,作为中原文化载体和交际媒介的河南话,频频在文艺作品中被误读和曲解,例如,在戏曲小品等文艺作品中,一些社会底层人员如保姆、小偷、拾荒者、保安等多被安排使用河南方言,于是乎,河南方言被贴上了“粗俗”、“土气”、“难登大雅之堂”的标签,造成在现实生活中甚至是河南本省的年轻人对自己方言有了抵触、排斥心理所在,在与外部特别是沿海相对发达地区交流时,年轻一代的河南人往往多用普通话而不用方言进行交流,河南方言的话语权正逐步被消弱,失语现象比较严重。

方言是一个国家地域文化的重要分支,是共同语形成的重要基础,对于各地的文艺作品和民俗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向河南的豫剧、上海的沪剧、安徽的黄梅戏、陕西的秦腔等都是在地方方言的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以方言文化为基础进行创作一批地方作家群,不仅反映文化的地方特色,而且促进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从放映当地的民俗、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其影响。同时,河南方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都有河南方言的体现。最具河南特色的方言口语“中”,在《新华字典》中被这样释义:“当中、中心、中原”。而在河南方言中“中”字还具有价值判断意义,从地域上讲,中原地处全国中心地带,古人认为是天下中心,所以,凡符合人们价值判断标准的事情,在河南方言中都被冠以“中”,充分显示出河南民众对自己所处地域的自豪感。同时,“中”又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据朱熹的《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依,无故不及之名”。由此看来,“中” 还是中国化的价值判断标准之一,由此可窥见河南方言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因此,对作为语言“活化石”的方言,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还是选择淘汰、摈弃,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争论的焦点。

方言资源关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河南方言被误读和曲解的错误观念。一个地区需要一种或几中通用的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行使行政职能。如果该地区的人比较普遍掌握了通用语,这将有利于该地区范围内交流、协作及人力物力的流通。如果某地区的民众具有较强的方言社会交际能力,对于提高社会交际的效率,增进和稳定社会交际效率,促进该地区民众的心里认同,唤起文化自行意识。这当中既包括民众作为个体认同的方言意识、方言能力的正确和调高,也包括政府有意识、有计划的通过教育手段,从整体上来培养民众的方言文化的举措,通过对方言资源的规划管理,建立起方言使用方面的有效秩序。

“资源”常与“开发和利用”的搭配是稳定的,但是,除“开发和利用”外,还可以进项方言资源的建设,包括有形的、无形的,本体的或语用的辅助性和保障性的设备和条件,其中,小到辞书和语法教材,大到语言库和政府语言管理机构。这些都可以建设。对于树立“方言”是“资源”正确理念,然后才有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保护和传承”。

2007年,上海建立了上海方言研究文献资料库。河南方言的博大精深,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设置方言博物馆。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徙,与全国其他地区方言之间的联系和比较。例如闽方言、山西方言包括海外河南方言岛的形成,都可以作为博物馆的资源,还可以借助其他艺术形式,多样化的展示河南方言的资源。

2 应用价值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世界,如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充分开发、挖掘、利用河南方言文化资源,在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创造最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时代赋予河南方言的一个良好契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走出传统的语言文化立场,采用多种模式,政企结合、校企结合、自主研发等是可行性方法。以期唤醒河南方言参与到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中。

语言除了交际是其主要功能之外,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作为语言的地方变体,也是民族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具有地域特征的非物 质性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都必须依赖方言,民歌也依赖方言。方言的衰败、萎缩乃至消亡,必然会带来丰富的地方文化的萎缩、衰败甚至消亡。方言的消失或方言成分的迅速同化于普通话,方言受到当地人的歧视,那么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戏、民歌、曲艺的生存基础将不复存在。汉语方言历史非常久远,一种方言的萎缩或消亡,其实就是一种古老文明的消亡,也是一方乡土的沦陷。

河南方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作为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区,中原文化的光辉璀璨、积淀深厚是地方文化中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记录了中原地区的兴衰变化。对唤起河南人的文化自省意识,进而激发其对河南区域的心理认同,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有助于河南地区的区域凝聚力。

河南方言具有鲜明地域风格和独特的风俗文化,深度开发它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民风资源,可以带动戏曲、文艺、小说、美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辐射面广、效益高、互动发展的立体化格局。在河南方言的中,蕴含和保留着中原文化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也体现了河南人义利并举、扶危济困、爱国保家及吃苦耐劳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图》及歌曲的《河南人》成功演绎,通过开发影视传媒产业与旅游产业,有助于做大做强河南文化产业。

河南地处中原,战事频发,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迁徙,造成了河南人口流动极大,河南方言的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改,可以初步确定现在的河南方言是人口迁徙以后外来的汉语方言与土著方言相互作用留下的历史积淀。从区域角度看,北部、南部、西部、东部各具特色。这四个次方言区并非在同一历史平面上形成,分为不同宝贵的历史层次,时间不一。目前对河南方言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因此,要重视国内外各种涉及到河南方言的调查报告、辞书、语言资料、地图、录音文献等相关内容的搜集、整理,并注意充分利用现代语言的各种信息技术与设备,重视保存、开发与共享。助于理解并改进河南人的思维方式。因此,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开发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对唤起河南人的文化自省意识,进而激发其对河南区域的心理认同,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有助于河南地区的区域凝聚力。二是能够促进影视传媒产业与旅游产业,有助于做大做强河南文化产业。三是有助于河南现代文化。四是有助于理解并改进河南人的思维方式。

3 主要措施

其实早在20世纪初抢救濒危语言就称为语言学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美国描写语言学得以兴盛与语言学家们抢救北美少数民族濒危语言关系密切,可以说没有抢救濒危语言就没有美国的描写语言学。1992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5届国际语言学家大会濒危语言是该会的两大议题之一。不仅濒危的方言需要保护,而且各种方言因子的快速衰减和同化也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延缓它衰减,要防止方言被普通话迅速地同化。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方言,防止方言快速同化:

(1)法律上确定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也应当确定方言受保护的地位。

(2)在宣传普通话的好处的同时,也应当适当宣传保护方言的重要性,特别是让方言区的人们认识到保护方言的重要性,让人们认识到反对子女使用和学习方言是不明智的做法。

(3)防止方言快速同化,首先要从孩子抓起。在国家大力推普的大语言环境下,要明白国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鼓励两条腿走路,既可以使用标准的共同语,优惠使用流利的方言。鼓励下一代在生活中使用自己所在地的方言,鼓励他们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自如地进行普通话和方言的语码转换。

(4)新闻媒体应给方言一定空间。政府应为每一个大方言设一个上卫星的方言频道,使全国各地的人乃至世界各地华人能收看到家乡的方言节目,这一方面可弘扬中原地方文化,同时也可增强河南省的向心力。有特点的方言区或者濒危的方言区,若有多个电视频道,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开办方言频道或开办方言节目时段。其的主要任务是传播和发扬地方文化,同时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政府政策,多渠道打造有关方言的文化节目。甚至可以在媒体上开办一些主要方言的教学节目,让想学方言的人学到地道的方言。地方报纸可开辟方言栏目,发表方言文艺作品,方言方言的传播和发扬,增强了民众对河南的认同感,唤起人们对河南文化的自省意识,增强地区区域凝聚力,同时也做大做强了河南文化产业。

(5)省语委应当组织方言学家、文字学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审订省会所在地地方话以信阳地区、晋语区、中原官话区影响较大区域的地方话的方言用字,使方言用字能逐步走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人们使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记录民风民俗有较为统一的文字。方言字不收入通用的字典,只收入专门的字典,除非今后某个方言词进入了普通话,才考虑收入一般的通用字典。

(6)省语委组织语音学家、方言学家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制定方言拼音,使各方言区的人有一个方便使用的拼音系统。这对于老百姓记录方言中有音无字的词语,对于保留民歌民谣是很有用的,对于人们学习方言也有帮助。

(7)在方言拼音的基础上,鼓励计算机软件专家研制计算机方言字库以及按方言语音输入汉字的软件,使普通话说得不好的人能够较为方便地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同时也为地方报刊杂志刊登用方言文艺作品提供方便。

(8)很多年来,多数学生只学全国大一统的教材,对自己生活的地方知之甚少,这样的知识结构是有缺陷的。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中,适当的融入地方文化及地方方言的传授,组织有关专家编订有关此内容的教材及资料,了解方言特点,一方面对保护方言有益,另一方面对推广普通话也有帮助。

(9)目前虽然有专家学者对河南方言有所研究,但由于资金和人力有限,要调查河南省2100多个乡镇的汉语方言是很困难的。比起方言同化与普通话的速度来说,目前的研究力度和深度远远不够。钱曾怡(2002)就指出“记录方言的特点的进程并跟不上方言特点消失的速度。”我们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方言的抢记。应组织学者在方言普查、抢记的基础上,应制定定时调查的中长期计划。例如信阳方言及晋语区、中原官话区等这样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地方话应当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定期对这些地区不同年龄段(20岁、50岁、80岁)人的语言进行语音、词汇、语法全面的调查,包括采集相当数量的自然语料的录音材料。从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这些地方的方言进行有计划的跟踪研究。

(10)从民间艺术的角度来看,民歌民谣是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的的有力佐证材料,也是方言研究的最直接的宝贵资料,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史学价值。它和那些从地底下挖出的“盆盆罐罐”一样,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它们更容易失传。政府及专业研究人员应当加大民歌搜集整理的力度,用现代化的手段记录整理民歌民谣。

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众多的方言命运一样,河南方言的影响日趋衰落之势,特别是随着河南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人们包括河南本土人士对河南方言都有了排斥心理,而河南是文化大省,方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开发河南方言文化资源,对提升河南发展的实力,做大做强河南文化产业,建立现代化的河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志鸿.语言观和方法论[J].汉语学习,2008(02).

[2]赵保佑,高秀昌,陈大明.2012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论坛文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钱乃荣.论语言的多样性和规范性[J].语言教学,2005(02).

[4]怀特.文化的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

韩李(1970-)女,北京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新乡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单位

新乡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猜你喜欢

开发保护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