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幼儿在玩沙游戏中的合作行为探析

2017-07-07郭丽王海英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

郭丽++王海英

【摘要】游戏场地太小,游戏时间太短,材料投放不足,会影响中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合理的空间密度设置是提高幼儿合作水平的前提,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保障,丰富的辅助材料有利于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因此,合理创设玩沙环境,沙水结合,同时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可有效促进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

【關键词】玩沙游戏;中班幼儿;合作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6-0024-0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玩沙游戏具有低结构、易创造等特点,深受幼儿喜爱。不仅如此,在玩沙游戏中,幼儿自由交往互动的机会也比较多,有助于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然而,研究者观察发现,目前中班幼儿的玩沙游戏对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 存在的问题

1.游戏场地太小

某园玩沙游戏时间,小小的沙池里挤满了孩子。角落里的毛毛和球球正在分别用沙和水做“番茄酱”和“馒头”。毛毛对球球说:“你可以把我的番茄酱浇到你的馒头上。”“你的番茄酱太多了,我这里只有3个馒头。”“没关系,你可以再多做一些,我们就可以拿出去卖了。”于是,两个幼儿一起做起了“番茄馒头”的“小生意”,并卖力吆喝着,“卖馒头喽,香喷喷的番茄小馒头……”可是因为玩沙场地太小了,他们的吆喝声被周围的嘈杂声所掩盖,非但没有小朋友来光顾,反而他们做的许多“馒头”被踩扁了。

在上述案例中,随着玩沙游戏的进行,幼儿毛毛与球球已经开始出现合作行为了。可是,由于游戏场地太小,导致幼儿不能很好地进入游戏,以致影响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

2.游戏时间太短

某次玩沙游戏中,幼儿阳阳正在挖沟。朵朵看到后,拿了杯水倒进沟里,说:“这是黄浦江,我前几天刚去过。黄浦江上有桥,旁边还有东方明珠塔。”“那你和我一起建桥和东方明珠塔吧!”阳阳对朵朵发出了合作的邀请。于是,两人开始用木板搭建桥。旁边的婷婷被他们的搭建所吸引,也加入了建东方明珠塔的游戏中。正当三人讨论“东方明珠塔是什么样的,怎么去建造”的时候,教师宣布游戏时间结束了,小朋友们该回活动室了。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阳阳已经有了合作意愿,能主动邀请他人加入自己的游戏活动。不难想象,接下来的三人合作肯定会进一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玩沙时间的限制,幼儿的合作行为戛然而止了。

3.材料投放不足

在玩沙游戏中,小正、月月与婷婷想一起建一座城堡。于是他们开始一起堆沙。可是玩来玩去,只有光秃秃的沙,他们觉得一点儿也不像城堡,就想要在沙堆顶上放些什么东西当装饰,还想在城堡四周建个围墙。“对,城堡门口还会有保安。”可是三个孩子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材料,最后只好在沙堆旁插上几根小树枝当围墙了。

可以想象,如果能提供足够的玩沙游戏材料,幼儿可能会围绕“建城堡”的主题继续游戏,这一游戏也就有可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了。然而,沙池里只有桶、壶、铲子、铁锹、漏斗等常规性材料,很难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二、原因及分析

1.合理的空间密度设置是提高幼儿合作水平的前提

有研究表明,游戏的空间密度(拥挤程度)会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例如,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游戏室中幼儿人数增多,会导致幼儿间的互动减少,独自游戏增多,〔2,3〕从而降低幼儿的社会性互动。我国学者朱家雄在有关研究中发现,空间较拥挤,会造成幼儿间的同伴合作减少。〔4〕华爱华的研究也表明,空间大小对幼儿游戏有不同作用,所以应合理设置空间密度。〔5〕毕晓芬则以图示的方法(见图1)直观展示了一个研究结果:不同空间密度下中班幼儿玩沙游戏中的合作水平。〔6〕

2.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保障

充足的游戏时间能保障幼儿根据共同的游戏兴趣形成游戏小组,进行同伴交流与互动。〔7〕有研究发现,如果没有充足且稳定的时间,幼儿很难发展出较高层次的团体游戏。〔8〕还有研究显示,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幼儿的游戏数量和品质。只有在较长时间段(约30分钟)内,幼儿才有可能发展出社会性层次较高的游戏,而在较短时间段内,幼儿通常从事的是社会性水平较低的游戏。〔9〕毕晓芬发现,中班幼儿在玩沙游戏刚开始时,独自游戏比较多,但在30分钟之后,合作游戏就会到达较高水平,且合作的形式更加复杂了(见图2)。〔10〕

3.丰富的辅助材料有利于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

有研究证明,游戏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游戏有重要影响。不同种类的游戏材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各种卡通人偶、玩具汽车、道具、服装等,能引发幼儿大量的团体游戏。〔11〕毕晓芬比较了在玩沙游戏中投放不同辅助材料后,中班幼儿合作行为次数的变化,发现角色扮演类材料更能引发幼儿的合作行为(见图3)。〔12〕

三、思考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玩沙游戏中,影响中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笔者据此提出以下几点有效促进中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建议。

1.合理创设玩沙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条件,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开展多种游戏。〔13〕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玩沙游戏时,应当合理创设玩沙环境,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玩沙时间。游戏环境要让幼儿感到舒适、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进而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沙池场地大小适中,时间充分,毛毛和球球就有可能继续合作,想出更多办法招徕生意,而阳阳、朵朵与婷婷可能会围绕“东方明珠塔”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合作探究。

2.沙水结合

沙和水都是低结构的自然材料,深受幼儿喜爱。在玩沙游戏中加入水的因素,会增加幼儿玩沙游戏的趣味性和复杂性。例如,在浙江安吉县,教师将沙池与水车、水渠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沙池中尽情享受到了玩沙玩水的乐趣。和干沙相比,湿沙具有更强的可塑性。沙水结合后,能引发幼儿更复杂的探索游戏,可促使幼儿不断提高合作能力。图3表明,不论投放哪种辅助材料,和干沙相比,湿沙能引发幼儿更多的合作行为。例如,幼儿嘻嘻和哈哈想要建一条火车隧道。两人商量,先用湿沙堆出一座大山,然后在大山中间挖出一条隧道来。刚开始时,不论他俩怎么努力,隧道都会坍塌。几番尝试无果后,他们决定在沙堆里埋一根粗塑料管当作“隧道”。嘻嘻和哈哈最终通过合作解决了难题,深刻体会到了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3.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激发、支持、发展幼儿合作行为的媒介。〔14〕因此,在玩沙游戏中,教师应在提供常规材料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多投入一些诸如积木、贝壳、玩偶、玩具汽车等可以支持开展合作建构或角色扮演游戏的辅助材料。材料的丰富多变会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增加幼儿的合作行为,激励幼儿通过商量、分工、合作来解决问题。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材料足够丰富,那么小正、月月与婷婷就有可能用积木当围墙,用玩偶当保安了。如果有玩具汽车等丰富的材料,他们还可能会生发出建造停车场之类的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幼儿必然会产生合作的欲望和合作的行为。

4.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15〕因此,在玩沙游戏中,教师应当学会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从而敏锐把握幼儿对空间、时间、材料、水源等方面的需求;学会及时回应幼儿,在合适的时机运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幼儿与人合作的欲望,产生与人合作的行为,从而使幼儿成为玩沙游戏的主体,让幼儿与幼儿之间形成“幼儿教幼儿,幼儿帮幼儿”的良性互动。

总之,玩沙游戏是促进中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其中,沙池大小的设计、游戏时间的安排、辅助材料的投放、水源的供给等,都会影响幼儿合作行为的数量和质量。教师一方面要合理创设环境,满足幼儿玩沙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在玩沙游戏中运用适当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同伴合作带来的成就感与愉悦感。

参考文献:

〔1〕〔1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HUTT C,VAIZEY M.Differential effecys on social behavior〔J〕.Nature,1996,209:1371-1372.

〔3〕LOO C.The effects of group density on behavior of children〔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72,(2):372-381.

〔4〕朱家雄,华爱华,等.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5〕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9.

〔6〕〔10〕〔12〕毕晓芬.幼儿园玩沙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7〕黄瑞琴.幼儿游戏理论〔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

〔8〕DOYLE A,CONNOLLY J,RIVEST L.The effect of playmate familiarity on the social interacting of young children〔J〕.Child Development,1980,51:217-223.

〔9〕CHRISTIE J F,JOHNSEN E P,PECKOVER R B.The effects of period duration on childrens play pattern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1988,(3):123-131.

〔11〕VAN ALSTYNE.Play behavior and choice of play materials of preschool childre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2.

〔13〕中華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1996.

〔14〕扎桑.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指导策略〔J〕.西藏教育,2012,(8):55.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有效的介入指导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中班幼儿花样玩绳运动的研究
以绘本为载体的中班幼儿友谊教育的具体策略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教以习为主,习以常为贵
中班幼儿泥塑活动指导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