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十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7-07-07魏星沙莉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位生育峰值

魏星+沙莉

【摘要】本研究根据队列要素预测法,对2016~2025年北京市学龄前人口规模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入园率等指标,进一步预测了未来十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规模。预测结果显示,2016~2025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规模将呈先持续增长,在2020~2021年期间达到峰值,而后缓慢下降的整体趋势,但不同水平方案所预测的需求量、峰值出现的年份以及需求量逐年增减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据此,研究者认为,应制定符合人口发展趋势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扩大幼教师资培养规模,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以促进北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学位需求;人口预测;2016~2025年;北京市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6-0035-06

近年来,随着“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实施,我国或将迎来新的生育高峰。出生人口的增加对教育服务的诉求,将最先反映在学前教育需求方面。就北京市而言,近年来已逐渐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改扩建、新建了一大批园所。但在新的人口增长模式下,现有的学前教育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客观需求?现有幼儿园学位与未来幼儿园学位需求之间存在多大差距?本研究在学龄人口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十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做了预测性分析,以期为拟定与完善未来北京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队列要素预测法预测未来北京市人口规模及结构,根据生育模式、迁移模式及平均预期寿命等不同水平,综合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实际影响,从而估算出未来十年北京市学龄前人口规模的高、中、低三种方案,并结合北京市幼儿园入园率水平预测未来十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量。

(一)预测依据与基本方案

本研究以2010年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据为基础数据,预测2025年北京市人口规模及结构。根据现有数据以及北京市未来人口变动的可能趋势,设定了高、中、低三种生育模式,一种死亡模式以及高、中、低三种迁移模式,并据此设计了高生育高迁移、中生育中迁移、低生育低迁移三种预测方案。

(二)预测方法

1.基本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队列要素预测法,基本思路是基于人口年龄增长(岁)与时间(年)推移具有一致性,在封闭人口下,某年x岁人口数与从x岁活到(x+1)岁的存活概率之乘积得出下一年(x+1)岁人口数,再考虑迁移因素,以此推算出下一年1岁以上各年龄组人口。同时,根据妇女生育率和育龄妇女人数推算出生的0岁人口数。

2.主要参数假定

(1)生育模式

北京市人口转变受经济发展水平、生育观念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多重影响,表现出率先、快速实现的显著特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北京市妇女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0.70。〔1〕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本预测设定了高、中、低三种生育水平,并假定未来15年北京市妇女年龄别生育模式保持2010年模式不变,由此得出高、中、低三种年龄别生育模式(见表1)。

(2)平均预期寿命假定

本研究依据北京市人口过去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建立预测模型,得出北京市未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初步假定值。2000年以来,平均预期寿命变动相对比较平稳,年均增长低于0.3岁。考虑到人的寿命增长的限度,未来人口寿命延长速度将逐渐减慢,本研究假定北京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前仍以2000~2013年平均幅度增长,男性和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每年分别增长0.25岁和0.3岁,〔2〕2015~2020年分别增长0.2岁和0.25,2021~2025年期间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年均增长0.18岁和0.22岁。

(3)迁移模式

本研究以迁移人口年龄模型为基础,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年均北京市人口年龄别净迁移率,并据此设定高、中、低三种迁移模式:三种迁移模式均以2005~2010年北京常住人口年平均年龄别净迁移率为基础,分年龄净迁移模式与2005~2010年相同,只是迁移水平有所差异。假定未来高强度迁移模式是2005~2010年迁移强度的35%,中迁移模式是2005~2010年迁移强度的25%,低迁移模式是2005~2010年迁移强度的20%,以此为基础设定高、中、低三种迁移方案(见表2)。

二、未来十年北京市学龄前人口预测

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未来北京市学龄前人口规模将持续扩大。三种方案预测的北京市未来学龄前人口规模见表3~5。其中,中方案显示,未来北京市0~6岁学龄前儿童规模增长较快,到2022年到达峰值,为193.5万,其后缓慢下降。高方案显示,随着2016年初“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实施,以及外来人口持续迁入,未来北京市0~6岁学龄前人口也将于2022年达到峰值,近240万。

三、未来十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变动趋势分析

在對北京市学龄前人口规模做出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入园率水平进一步估算2016~2025年期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规模。

(一)预测方法

根据对北京市学前教育适龄人口的预测及北京市幼儿园入园率,估算2016~2025年期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规模。在上述学龄前人口规模预测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3~5岁年龄组人口总和为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北京市幼儿园入园率参照《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制定的目标水平:常住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0%。〔3〕预测结果也分高、中、低三种方案。

(二)未来十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变动趋势

1.2016~2025年北京市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预测结果

2016~2025年北京市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即各年度3~5岁年龄组人口的总和见表6。高方案、中方案中,2016~2025年北京市学前适龄人口峰值均出现在2021年,分别为107.15万人和86.21万人,低方案中,峰值出现在2020年,为60.34万人。

2.2016~2025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预测结果

依据上述对北京市学前教育适龄人口规模预测的三种方案,参照《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制定的入园率目标水平,对未来十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规模的预测亦以高、中、低三种方案呈现。如表7所示,依据高方案预测,未来北京市在园幼儿数将由2016年的65.99万人逐渐增长至2021年的96.44万人,而后逐年下降至2025年的91.22万人;依据中方案预测,未来北京市在园幼儿数将由2016年的57.47万人逐年增长至2021年的77.59万人,而后下降至2023年的74.69万人,2024年有小幅反弹,增长至75.01万人,最终在2025年下降至74.24万人;依据低方案预测,未来北京市在园幼儿数将由2016年的50.13万人逐渐增长至2020年的54.31万人,此后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51.04万人,2024-2025年期间会有所增长。

就高、中、低三种预测方案而言,2016~2025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规模均呈先持续显著增长而后缓慢下降的整体趋势。其峰值出现在2020~2021年间,其中高方案和中方案的峰值均出现2021年,分别为96.44万人、77.59万人,低方案的峰值则出现在2020年,为54.31万人。2024~2025年期间,中方案和低方案所预测的在园幼儿规模有小幅反弹,而高方案则持续下降(见下图)。

四、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本预测方案显示,未来6~7年内,北京市学龄前人口与幼儿园学位需求规模均将呈持续显著增长态势,并在2020~2021年达到峰值,此后至2025年缓慢下降。呈现此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近年来生育政策的调整。2014年2月,北京市“单独二孩”政策已正式落地实施,依据《北京市计划生育条例》(2014年修正)规定:“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由夫妻双方申请,经区、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4〕截至2015年10月底,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达到55851例和50845例。〔5〕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在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6〕该政策已于2016年初在全国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据北京市卫计委测算,北京市常年约有25~26万新生儿出生量,加上“全面二孩”政策落地,部分生育堆积释放,2016年北京出生人口大概会在30万左右;另据我国人口学专家预测,全面放开二孩后,尽管生育量会变大,但并不会呈现井喷式增长。在该政策影响下,2018年和2019年的生育量会相对集中。〔7〕因此,本研究的预测结果仍属保守估算,未来一个时期,北京市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幼儿园学位及师资需求的实际规模将有增无减。

(二)建议

1.制定符合人口发展趋势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学龄前适龄人口规模是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与合理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本研究显示,未来5~6年内,北京市学龄前人口与幼儿园学位需求将持续显著增长,并在2020~2021年达到峰值,此后至2025年缓慢下降。因此有关部门可参考此变化趋势,制定符合人口发展趋势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师资培养计划。首先,根据学位需求总体规模制定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以及相应师资配备总量。其次,建立相应的预案和能动机制,以灵活、及时应对未来5~6年学龄人口显著增加对学前教育资源带来的挑战。再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学龄人口的城乡分布和区域分布特点,并结合当前北京市功能疏解带来的人口外迁等因素,合理预测和规划学前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和城乡间的配置。

2.扩大幼教师资培养规模

以本研究中对幼儿园学位需求的预测结果为基础,结合师幼比等指标因素,可进一步推算出未来十年北京市幼教师资需求的变化趋势。即使以低方案适龄人口和实际较低水平的师幼比标准来计算,〔8〕未来十年间北京市幼教师资需求规模也将持续增长。而据北京市教委官方数据显示,2013~2014年度北京市幼儿园教师总数实际仅2.88万人,〔9〕这意味着未来5~6年内北京市至少需新增幼儿园教师2.29万人,总量几近翻番。如果按照更高水平的师幼比标准来计算,如按《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和相关国际标准,未来十年内北京市幼教师资需求峰值将分别达到6.79万人和7.76万人。因此,北京市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持续扩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规模,增加幼教师资有效供给。研究者建议,北京市大专及以上层次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特别是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未来2~3年内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此后3~4年内保持招生规模基本平稳;同时,扩大招生的生源地范围,适当调整招生就业制度,不限于招收本市生源,适度向北京市以外地区优秀生源敞开大门,以应对未来十年北京市幼儿园学位需求增长所带来的师资需求增长。

3.多种形式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省、市、区县建立了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措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总量逐年增加。〔10〕《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和《北京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也对加大公办幼儿园投入力度等提出了明确目标及相关保障措施。〔11〕但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市学前教育的数量、布局、结构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局部地区“入园难”“入公办幼儿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现有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也未能充分保障非教育部门举办的公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12〕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作为“供方策略”,是解决“入园难” “入园贵”问题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手段。公办幼儿园是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资源的主要承担者,对于确保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平抑幼儿园收费具有重要作用。〔13〕因此,政府须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公办园,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如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优质平价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的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04-28〕.http://www.states.gov.cn.

〔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EB/OL〕.〔2015-01-03〕.http://zfxxgk.beijing.gov.cn.

〔4〕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北京市计划生育条例(2014年修正)〔EB/OL〕.〔2015-01-08〕.http://www.bjhb.gov.cn.

〔5〕北京市衛生计生委.北京市“单独两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到达55851和50845例〔EB/OL〕.〔2015-11-28〕.http://www.bjhb.gov.cn.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EB/OL〕.〔2015-11-28〕.http://www.people.com.cn.

〔7〕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北京“全面二孩”预计明年落地〔EB/OL〕.〔2015-11-28〕.http://www.xinhuanet.com.

〔8〕沙莉,吴红霞,杨彩霞.北京市幼儿园师幼比现状、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各区县调研及国际数据的比较〔J〕.教育导刊,2015,(2):17-21.

〔9〕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3~2014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EB/OL〕.〔2015-11-28〕.http://zfxxgk.beijing.gov.cn.

〔1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EB/OL〕.〔2015-12-08〕.http://www.moe.gov.cn.

〔11〕〔1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EB/OL〕.〔2015-11-16〕.http://www.bjedu.gov.cn.

猜你喜欢

学位生育峰值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宽占空比峰值电流型准PWM/PFM混合控制
基于峰值反馈的电流型PFM控制方法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医改和生育 两大重点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