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特殊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2017-06-26李莎石彩秀李书梅郑志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特殊教育发展

李莎 石彩秀 李书梅 郑志磊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是其重要的一个基础。没有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就无从谈起。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衡量教育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和谐社会的发展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特殊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互相影响促进的。

关键词:和谐社会 特殊教育 发展

一、和谐社会视角下发展特殊教育的意义

1.政治上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

特殊教育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是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在某种程度上,特殊教育的发展见证了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更是一个社会的对外窗口。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尽一切可能提高残疾人文化水平。特殊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情况,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特殊教育。

2.经济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教育对于经济起到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发展特殊教育也可以为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特殊人群体包括超常人群和各类残疾人,其中残疾人中有80%属于轻度残疾,15%属于中度残疾,只有5%属于重度残疾[1]。超常人群需要合适的教育,来充分展现他们的才能,在擅长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轻度残疾人可以通过适当的职业训练,找到自己能做的工作,成为社会劳动力;中度残疾人经过适当的教育训练,可以做到生活自理;重度残疾人虽然不能直接创造出太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经过特殊教育训练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减轻家庭监护者的负担。

3.文化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解决教育文化素质问题,我们要努力提高每一个人的精神文明水平,包括残疾人群体。只有残疾人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够更好地享受社会文明带来的进步。而且很多残疾人本身就非常追求上进,身残却志坚,他们的事例可以更好地鼓舞我们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特殊教育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

二、特殊教育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1.特殊教育保证了残疾人受教育权的实现

受教育权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需要,残疾人也不例外。现今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这并不够,我们要提高残疾人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社会的发展。让残疾人接受合适的教育,才是特殊教育的意义。特殊教育是实现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手段,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关注残疾人受教育权,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让残疾人和普通人一样接受到合适的教育,这也是国家制度民主和人道主义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

2.特殊教育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要提升水桶的总容量,必须补齐较短的木板。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亦如此,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群体的需要,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要实现的社会要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社会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促进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提高残疾人的发展,而残疾人的发展所依靠的手段就是特殊教育。要正确看待残疾人,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离不开特殊教育的发展。否则,也就无从谈起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和谐社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相违背的,也不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发展特殊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1.特殊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前提

当前阶段,我们的特殊教育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有一些需要努力的地方,面对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我们应该用发展的方法去解决,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遵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一种将“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人”的发展的过程。而对于残疾人来说,这一过程就是特殊教育。只有特殊教育发展好了,教育公平才有据可谈,教育和谐发展才能带动社会和谐发展。我们要从根本做起,加大特殊教育的发展力度,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2.特殊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社会和谐应该是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这是和公民的基本素质息息相关的,尤其是文化素质。如何提高文化素质,也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国目前残疾人为8296万,占总人口的6.34%,其中,文盲率为43.29%,而普通人口文盲率是6.72%[2]。对于残疾人群体,发展特殊教育就成為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的重要手段。为残疾人提供适当的教育,对有能力的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既能保障残疾人的基本人权,又能体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国目前所创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并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保持和谐稳定是社会形态的基本要求,而针对特殊教育的群体和教育效果对于社会形态的形成能否成功将起到很大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客观上也要求发展特殊教育,这不仅仅是关乎特殊人群的教育,而且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没有特殊教育的发展,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谈,而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特殊教育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才能构建良好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欢,肖非.论特殊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9(7)

[2]程苗.论和谐社会下特殊教育的新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作者简介

李莎,邯郸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石彩秀,邯郸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李书梅,永年特教学校教师;郑志磊,邯郸市人大常委会。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特殊教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