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17-06-21杨小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杨小莉

摘 要: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也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出校后能找一份职业、谋得一份工作,这是一种被动就业。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加强对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056-02

2014年9月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可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首先,互联网产业的不断成熟和爆发,使创业的成本和门槛降低。这个也是目前产业升级的一个趋势,即互联网+。其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高、就业质量也不高。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学生创业成为一种趋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都不乐观,更何况是中职生呢。最后,国家战略需要。如何提高中国的自有创新能力,具备一系列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是以后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基本条件。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开拓型、事业型的学生,以便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改革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职业教育新的培养目标。

一、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一)中职生现状

中职院校中大部分学生是由于文化基础差,没有考上高中而选择了中职学校,也有一部分学生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做出无奈的选择来到职业学校的。所以,他们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控能力差,抗挫能力很弱;所以,刚毕业的他们面对就业,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生涯毫无目标和思想准备。

(二)中职生创新创业能力

由于中职生对未来的前途缺乏信心,对自己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如何创业等问题没有过多思考,所以他们的脑海里对于创新创业没有过多的概念,没有市场意识,没有务实踏实的精神,没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意识。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是很欠缺的。

二、培养中职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1.做好创業准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条件

(1)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转变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就业形势正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清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发展形势,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转变就业观念。为此,要教育和引导中职学生全面理解自主创业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特长爱好与专业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鼓励学生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一些公益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同时,也要学习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增强学生创业信心

中职生自信心不足,总感觉自己没有考上高中,低人一等。而中国的创业教育时间也不长,经验也不是很足,所以问题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通、做透,鼓励学生多参加创业竞赛活动。要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责任,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明白创业不是一翻风顺的,但是只要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也是可以成功的。利用主题班会、出版报、搞二课活动校广播站宣传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意识,以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本校毕业的创业者,对于中职生来说,对他们成功创业的学长、学姐们充满了崇拜感,所以他们的艰辛创业历史,无疑是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最具感染力的教育。所以,可以定期组织毕业生到学校来演讲自己的创业历程;还可以分批组织在校生深入毕业生创业的企业实习,让学生现场了解创业的过程,真切感受创业者的艰辛以及创业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树立创业意识,从而搭建真实职业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

2.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创业素质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创业教育需要的教师是具有创业能力、创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只有一流的创造性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品质的学生;只有创业教育教师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以便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改革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可以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理实融合、仿真模拟教学、工学交替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精神,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同时,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业心理

创业心理健康对中职毕业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就业困难的承受能力与岗位与行业的选择范围是适应就业竞争的必经之路。创业需要较强的意志力;需要自力更生;还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养成并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但是中职生,往往缺乏信心,缺乏自立能力,情绪多变,耐心不够。因此,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也是成功创业的基础。有必要强化心理培训,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树立起创业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及自立精神的培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可见,要想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社团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利用寒暑假组织他们到企业和工厂顶岗实习,提高和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才能有所创新,在创业中才能有所成就。

(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搞拓展训练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还可以利用班会,给学生讲一些成功案例的创业者来激励他们,让他们了解这些成功者创业过程中凭着不怕失败、艰苦奋斗、不屈不挠顽强的拼搏精神,才达到了成功的彼岸,从而培养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为今后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尤其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创业者,除了具有坚强的毅力、较强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外,还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敢于吃苦,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才赢得事业的成功。现在的中职生文化基础差,自主学习能力差,与人难处,脾气急躁,容易发火,可以说待人处事,与人沟通等能力有所欠缺和不足,这对于创业来说是很不利的。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创业的艰辛过程中,需要周围身边的亲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堅实的基础。

(六)打造创业平台,锻炼创业技能

中职学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合作的模式,因为专业的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课堂、学校走向实习基地的车间工厂,然后再走向社会。加强实训的同时,要实行校企联合,校外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锻炼。学校本身也可以创办一些实体,如形成学校创业一条街、学生创业园等。还要组建“校内+校外+校友”三位一体导师团队。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广大学生利用周末以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小的实体(像淘宝店、微商等);或者定期的搞一些作品展,让学生自我设计产品,自我推销产品,迈开创业的第一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业技能,使他们的创业技能得到训练,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当然,学校还要进一步做好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强网络化手段,充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为创客提供工商、税务、融资等“一站式”服务,进而使他们自主创业。

结语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方面共同努力。中职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当今社会就业的需要。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创造者,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最后培养出应用型职业型创业者。

参考文献:

[1] 廖百如.中职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张宇霞]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