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困境

2017-06-17董莹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历史教学高中

董莹

【摘 要】本文从课程开发过程的保障问题、学科特性问题、开发主体的能力问题和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探析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校本教材 开发困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B-0102-02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的策略,这一名词最早提出于 1973 年,代表人物为富鲁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acMillan),提出之初概念范畴即被划定为“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之后,不同的教育研究者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多方阐述,有的侧重阐述开发的过程,有的则是关注开发的结果,等等。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和分析,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理解为教育主体以学校为基地,结合学校实际和自身需求,在一定的课程理念的支撑下,学校教育工作者组织的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办学特色文化得以彰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造性得以发挥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照顾到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在当前的三级课程体系中收获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具体到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则是指历史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学校的历史传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感悟、历史教师的擅长领域与发展需要等,在学校开发并实施的与历史专业相关的课程活动。

目前,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和研究已比较丰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作为一线历史教师,笔者在教学中能够深刻体会到校本课程的诸多优点,但同时也受困于课程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而回避这些问题对于深化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是不利的。因此,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笔者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以供商榷。

第一,开发过程的保障问题。课程改革铺开以来,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存在差异,进而显示出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对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多有不同。有些学校将校本课程作为应对教育主管部门检查和进行对外宣传的一项指标,实际的开发则流于形式。

对真正认真对待校本课程开发,并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建设项目的学校来说,在开发的过程中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窘境。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层面缺乏成熟、系统的课程改革思路,二是决策层面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领会不透彻,导致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程度估计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研究—推广”型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主要由拥有专业理论修养和开发能力的一部分顶层教育研究专家负责,基层教学单位的角色是已有课程的实施者,对开发课程缺乏必要的研究和经验,因此,对课程开发难度的估计不足直接导致课程开发的各项保障无法及时跟上。校本课程的管理人员多由行政处室工作人员兼任,不具备课程管理的专业知识;学校层面忽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集中研究和培训,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时、地点、设备、技术等保障未能落到实处;更关键的是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多数地区有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导致科学类和人文类课程被区别对待,因此中学历史课在初高中阶段处于弱势科目地位,这点从课时安排,上课时段分配,学生重视程度上均可看出。学科地位的失衡加上历史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教师在引导学生重视历史,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过程中显得较为吃力,效果也大打折扣,开发额外的历史校本课程的积极性自然也受到影响。

第二,课程的学科特性问题。以往基础教育侧重于关注学生的客体接受性,学生是课程的接受者,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学科评价也是在“知识本位”的理念指导下,以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判断依据。校本课程则与之不同,其更强调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意感受,在选择课程内容上也更倾向于学生感兴趣的和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内容为主。对于历史学科来说,由学科特性决定的,没有记忆,没有史实知识作为基础,是无法要求构建更高层次的历史能力和历史素养的,也就更无从谈及发挥历史的功效,感悟历史的智慧了。所以,在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确实要重视学生地位的转变,使之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但是更要注意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忽视历史知识基础的构建而空谈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由此可见,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精准体现和表达学科特色是个难点问题。

第三,开发主体的能力问题。正如上面提到的,我国长期以来的课程开发模式,让基层教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即教师是已有课程的实施者而非掌握课程决策权的开发者,这样的依赖心理和惯性思维势必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阻力之一。目前,一线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而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开发者首先要能具备必要的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能够将已有的教学经验逐步上升为教学理论,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和课程研究能力,(下转第109页)(上接第102页)更关键的是必须更新课程观念,从既定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这样的角色中跳脱出来,成为掌握课程开发主动权的开发者、设计者和实施者……这些要求在广大一线教师中真正落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由于全国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尽管是一线教育从业者追求的目标,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只是少数。由于缺乏必要的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开发技能的培训,许多学校的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单打独斗,甚少合作,所谓的课程开发成果也不过是几个课件和零星的几堂课而已。在课程的设计上,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课程的实施都未能形成系统。虽然考虑到了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但由于个体力量有限且要保障正常教学,所以很难人人都保证开发出来的课程能满足学生内在需求、情意体验等校本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这样的课程开发不仅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研究素养,反而成为了为响应课程改革而添加给教师的新负担。

第四,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流程进行评价则是改进和提升该课程的重要一环。“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准备、编制和使用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一系列的评价活动”。在笔者的实践中,历史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面,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因而在最终的评价中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感受。从已有的学生的评价反馈来看,多为学生感性的主观感受,针对学生角度的教学评价尽管避免了分数等级式的评价模式,但是依旧未能成功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此外教师层面的内部互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评价并未真正建立起来,评价体系比较薄弱,这对于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来说是不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阶段影响课程评价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高考。高中历史校本课程与高考之间该如何权衡是一个困扰很多高中历史教师的问题。为提升成绩、服务于高考,许多历史校本课程变成服务于应试的补充性课程。笔者见过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如专门训练高考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方法、拓展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能力等,虽然不同于国家课程亦能满足学生切实的应试需求,但是从本质上说已经失去了历史校本课程让学生感悟历史、提升历史素养的培养意义,成为侧重于服务考试的工具。然而,这样的现实又是无法回避的。在高考这样一种影响全社会的评价体系没有真正改变的前提下,成绩和分数的压力无法回避,高中很难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历史校本课程该如何处理好与高考的关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参考文献】

[1]范 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吳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董 莹(1989— ),女,中学二级教师,南宁二中历史教师。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历史教学高中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