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原因分析

2017-06-12胡莉蓉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师范生应对策略

胡莉蓉

【摘要】目前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今后进入教师岗位后都将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就师范生教师认同危机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希望能给师范教育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师范生 教师身份 认同危机 应对策略

由原来纯粹的学生身份向教师转变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动态复杂的适应过程,在这一适应过程中,师范生在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挑战与冲击,从而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当中。师范生需要在生活与学习中学会改变与完善自己,才能适应自我身份的改变,合理规划自身学习生涯。在实现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师范生产生的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就必然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议题。

一、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

1.缺乏归属感。归属感是成员置身于群体之中而寻求到的与群体其他成员的一致性。师范生在入校学习后,往往会面临着归属感消解的危险。如一些师范生当初选择师范院校时,通常是是抱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拜,而选择师范专业的。然而,他们进入师范院校学习后,教学仍然是满堂灌、注入式,评优树先仍然依据学习成绩,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一些教师还不如高中教师负责尽职,这都消解着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同时,社会上对教师职业的偏见也不同程度对他们的认同感产生不良影响。

2.缺乏方向感。人需要有一定的价值立场与观念,才能决定行为的方向。如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的冲突,这也使师范生的方向产生了模糊感,尽管学校与学生自身也以一些“进步的话语”来进行心理暗示,当他们进入实践场所后,他们发现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只是表面形式,他们的方向感随之迷失,质疑当前教育的价值实现方式。

3.缺乏积极性。学习与实践是师范生体验教师身份价值与意义的现实基础。但是师范生单调重复性的学习生活,使师范生陷入一种消极的身份认同危机之中。他们初入学校时曾经对教师职业满怀期待与希望,但是机械重复的学习消解了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激情,只是消极地依赖课程接受知识,枯燥的学习生活消解着对教师职业产生的认同感。

二、师范生产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原因分析

1.教师身份确认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不仅要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而且需要充当社会代表、裁判、法官、侦探、父母替身、朋友,甚至是发泄对象。这些都使师范生对教师的角色价值产生质疑,教师有可能成为这样的综合性角色吗?面对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师范生很难承受压在自身的“理想角色”,再加之现实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冲突,致使师范生产生了职业茫然感,极大地扰乱了师范生对教师身份的认知,使得师范生的自我同一性发生断裂,产生了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于自己该向何处发展产生了质疑与迷茫。

2.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离。目前师范院校采取的是先理论学习、后教育实践的程序模式,专业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是相互分离的,师范生没有太多的机会接受基础教育实践。目前学校理论课程学时的比重远远大于教育实践。这种纯粹理论学习,很难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效用。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激情的体验就缺乏现实土壤,随即被枯燥理论学习消解了。而大学最后阶段的所谓教育实践的形式化、一次性组织活动、指导的不到位等原因,无法使师范生从精神上、情感等方面体验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情也逐渐消失。

3.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当今师范生教育在价值程序上强调的是实用价值,并且对师范生的评价方面只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利用学分、荣誉来刺激师范生的学习动力。文凭、分数、评奖这些功利性的东西逐渐成为师范生的价值追求,失去了对教师身份中理想與价值的关注。师范生应该是追求教师价值与意义的群体,在这种功利主义的导向下逐渐转变为追名逐利的群体,这种功利性价值取向使师范生失去了理想追求,沦为了被奴役的群体,生活枯燥、单调,情感与创造性受到抑制。

4.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一些师范生受中学应该教育的影响,习惯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形式,影响了其对教师身份的认同,师范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会让他们变得懒散,对学习工作缺乏热情,学习目标迷失,学习动力无从产生。师范生在学习中往往是被动地学习,毫无批判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自身缺乏应该具备的批判性、自主性与创造性。许多师范生对自己能否胜任教师工作缺乏信心。

三、解决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策略

一是要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伦理教育,让学生理解当前教育环境现状,从入学就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特征、伦理规范等集中教育,促使学生对教师职业实质的深入的理解,在伦理与道德层面坚定师范生对教师身份的认同。二是强化课程的实践性。解决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背离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验教师职业的价值与意义。三是改变传统仅以分数的高低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最终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与发展,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四是促进师范生的自我反思,使师范生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确定“成长为教师”的方向。在日常生活中体认教师身份的价值与意义,把自我认同与教师身份认同相协调,共同发展。

四、结语

只要加强对师范生进行职业伦理教育,解决认知冲突,强化课程实践,消除传统对师范生评价的弊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与反思,就可以帮助师范生立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理解教师职业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项亚光,钱朴.转型期教师社会化特点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1).

猜你喜欢

师范生应对策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