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思维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

2017-06-09赵虹于顺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细节护理人员研究组

赵虹,于顺梅

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诸城262200

细节思维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

赵虹,于顺梅

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诸城262200

目的探讨细节思维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64例,将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1.88%,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48.87±2.09)分和(33.65± 2.50)分;SDS评分分别为(47.89±2.87)分和(33.46±2.97)分,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护理之前两组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较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应用于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临床护理管理;细节思维管理;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医院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高低对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优质的护理水平不但能够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还能够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因此医院应该注重对于护理人员服务技能、服务态度的提高[1]。相关研究表明,将细节思维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2]。该研究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探究将细节思维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方法和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6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61岁,平均年龄为(40.23±2.85)岁;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3年,平均病程为(1.64±0.03)年。研究组患者中,男15例,女17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60岁,平均年龄为(41.32±2.26)岁;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为3年,平均病程为(1.78±0.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办法,对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进行护理,每天进行各项常规体检,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药物的服用方法与剂量。同时,做好病房的环境卫生工作,保证患者的生活环境干净、舒适、整洁。另外,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记录,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数据依据。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实施护理。具体如下:①制度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对于患者在医院内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为患者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并对于患者的行为制定一些奖惩计划。②心理护理:护理应加强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当发现患者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时,应主动开导患者,给予患者安慰以及鼓励,排解患者内心的焦虑情绪,使患者对于治疗充满信心。同时,多与患者交流能够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③合理安排护理任务:加强对于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并按照其技能水平对护理人员进行等级评定,并对于护理工作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难度较大的任务交由高等级的护理人员执行,从而提高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概率,同时也能鼓励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以穿刺为例,部分患者血管较小,穿刺难度较大,由高技能水平护理人员进行穿刺能够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④细化护理工作流程:对于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患者住院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例如,一些半身瘫痪患者可能会由于长期卧床出现压疮,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家属每隔2 h为患者翻1次身,并进行叩背、按摩等。⑤事故预估管理: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应加强对他们的护理,并对于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给予更多的重视,避免患者出现意外事故。当出现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及时救护。例如,对于自然分娩过程中宫缩乏力患者,应给予密切的护理,并随时做好剖腹产的准备。⑥医患纠纷的处理:加强对于护理人员处理医患纠纷、护患纠纷的培训,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模仿各种类型的投诉,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以供护理人员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例如,对于抢救无效的患者,应在第一时间安抚家属的情绪,并进行致歉,给予家属安慰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将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护理满意度为71.88%;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展开护理,护理满意度为96.88%。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在护理之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68.93±3.54)分和(68.75±3.25)分;SDS评分分别为(68.30± 2.15)分和(68.27±2.9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分别为(48.87± 2.09)分和(33.65±2.50)分;SDS评分分别为(47.89±2.87)分和(33.46±2.97)分,研究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护理之前两组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细节思维管理方法是用于医院中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护理管理意识的一种培训方法,通过对于医院中常见的医患纠纷类型进行分析,使护理人员了解容易引起医患纠纷的一些小细节,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投诉的概率[3]。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对比[(±s),分]

组别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n=32)研究组(n=32)68.93±3.54 68.75±3.25 48.87±2.09 33.65±2.50 68.30±2.15 68.27±2.98 47.89±2.8733.46±2.97

相关研究指出,将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护理团队通过对于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的合理安排,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认真处理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使护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4]。同时,为患者制定相关制度,让患者在住院期间遵循相关制度,营造一个较好的住院环境[5]。另外,护理人员可通过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多的关心,从而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赖程度,对于降低医患纠纷有很大的帮助[6]。总之,细节思维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团队的分工合作意识以及管理精神,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缓和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思维管理方法,从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将细节思维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关系纠纷的概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李黎.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5,9(14):166-167.

[2]吴政杰.临床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6(24):69-71.

[3]马芳.ICU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8):248,229.

[4]李桂侠,王亚琼.临床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方法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4):295-296.

[5]包蓉,顾群.临床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的方法应用效果[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3):252-254.

[6]陈哲身.细节思维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245-246.

R47

A

1672-5654(2017)05(a)-0133-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3.133

2017-02-06)

赵虹(1972-),女,山东诸城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猜你喜欢

细节护理人员研究组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