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分析

2017-06-09刘军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急诊室病患护理人员

刘军平

陵城区人民医院供应站科,山东德州253500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分析

刘军平

陵城区人民医院供应站科,山东德州253500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探讨急诊管理的过程中团队管理模式的使用。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团队管理模式的使用情况。在应用团队管理模式1年以后,将急诊室里面22名护理人员使用团队管理模式前后的综合素质以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比较团队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护理质量可以发现,在使用团队管理模式之后,急诊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医疗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比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团队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改善护理人员与病患家属之间的关系。

团队管理模式;急诊管理;护理质量

团队管理模式主要指的是在组织之中,可以按照组织内部人员的工作性质、人员的护理能力分成不同的小组,参加组织中各项决定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等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组织的工作能力[1]。小组是组织工作的基本单位,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小组,如果小组中成员的工作能力具有互补性,就可以形成具有差异性质的团队,这样团队工作的能力会更好,对于一个事物可以从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激发不同的创意或者对问题的独特的见解[2]。医疗机构如果想在强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市场,就必须加强医疗护理团队的建设,提升医疗团队的整体质量,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护理水平的护理团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医院2014年3月开始在急诊室里面的护理人员使用团队管理模式。急诊室的护理人员都是女性,年龄平均在23~5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0.3±2.5)岁之间。主要的管理人员有7名,护理医师有9名,护士有6名。

1.2 方法

将这22名护理人员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该组使用的管理方式采取是常规的管理模式,另外一组是观察组,该组护理人员使用的是团队管理模式,具体的管理方式[3]如下。

1.2.1 以人为本,责任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病患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在护理人员组成中,女性护理人员比男性护理人员多,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女性护理人员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都低于男性护理人员,这种男女护理人员比例失调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在对急诊室的病患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将病患作为主体,不仅需要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护士进行明确的指导,帮助护士提升工作技能。

1.2.2 构建传统的沟通渠道,制定发展目标在急诊室护理人员管理的过程中,创造一种“将法律作为保证,对患者形成心灵关爱的专业护理工作”的管理理念。在急诊室发展的过程中,护理团队建设时,需要将急诊室发展的目标采用书面的形式进行确定。这样在急诊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才可以有效发挥团队精神,加强护理团队的建设,丰富急诊护理的内容。在目标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护士长应该每天都开展护理质量分析会议、护理管理专业的学习、患者病例讨论的活动。为护理人员全面的分析科室护理团队的建设的目标[4]。

1.2.3 建立完善的团队奖励机制,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急诊室护理人员管理的过程中,护理管理人员可以建立完善的团队管理激励模式,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在管理的过程中,护士长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心理情况、工作质量进行检查与记录,并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评分,对于分数较高的护理人员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在进行团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分层护理管理的方式,将急诊护理管理的工作分配到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身上,将每一个人管理一部分,比如:仓库的管理、急救药品的管理、仪器的管理、护理文书的管理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护理工作人员的潜能,有效地提升护理的质量。

1.2.4 提供发展平台,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一个良好的护理团队在建设中,不能只是看中某一个护理人员的能力,而是需要将团队中每一个护理人员的潜能激发出来,就这样的情况来看,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奖励机制,在对急诊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对急诊室的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并将具有较强责任感的护士长来管理团队。该名护士长需要具有较强的护理能力、专业的护理知识、丰富的经验。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带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团队的良好发展。在急诊室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团队的护理设备分配到每一个人身上,保证每一个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都能使用到相应的设备,促进每一位急诊室护理人员都能够更好地参加到护理管理的过程中。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患者对护理的评价进行详细的记录。使用专业的方式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是100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查询病患对护理人员的评分,满分是100分。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评分如表1所示,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护理评分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团队管理模式的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利用TTSET可以得出基础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42,P=0.012<0.05);一级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52,P=0.027<0.05);特级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72,P=0.042<0.05)。

表1 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评分[(±s),分]

表1 两种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护理评分[(±s),分]

护理级别对照组观察组t P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特级护理86.22±3.9 84.33±4.2 90.02±3.4 97.31±2.1 96.55±1.8 95.68±1.7 0.442 0.252 0.572 0.012 0.027 0.04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文书书写、病区管理、护理态度等,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14,χ2=6.237,P=0.032<0.05)。

3 讨论

急诊科室是应用医院抢救危急病人的重要科室,因为急诊患者具有突发性、特殊性、多变性等特点,在进行救治的时候,加强了急诊护理的难度[5]。为此,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综合护理水平、较强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服务质量等等。急诊护理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各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该研究主要是对急诊室护理管理使用团队管理模式的情况进行探讨,建立完善的护理意识,规范护理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护理质量,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很好地掌握急救护理方面的知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表2 不同管理模式下两组护理人员各指标合格率[n(%)]

在使用团队管理模式之后,形成以护士长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因为急诊室的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不确定,病患的病情具有复杂性,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护理方式,满足患者的需要,这就更需要护理人员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这样可以增加护理的质量,对急诊室而言具有良好的意义[6]。作者将护理人员分成两组,一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另一组,对患者使用团队护理管理的模式,经过研究发现:治疗之后,两组患者护理的质量、护理技术、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评分,存在差异性。所以,使用团队护理管理的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促进了急诊科室整体的护理水平。总之,在急诊室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团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病患对健康方面的认识,以及病患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足程度,所以,团队管理模式可以广泛应用到急诊护理管理的过程中。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

[1]曾丽,田丰.团队精神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下旬刊):4-5.

[2]王宏宇.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下旬刊):4115.

[3]黄妹.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5):80-81.

[4]丘宇茹,王吉文,卢玉贞,等.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53-55.

[5]谭淑英,刘海艳,李小霞,等.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5,23(23):273-274.

[6]陈玥.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疗装备,2016,29(10):164-165.

R47

A

1672-5654(2017)05(a)-0125-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3.125

2017-02-06)

刘军平(1971-),女,山东德州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诊,院前急救。

猜你喜欢

急诊室病患护理人员
病人来啦,快抢救
对在急诊室接受治疗的急性胸痛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心血管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