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2017-06-09陈慧敏王恩艳许大雪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氯吡肝素抗凝

陈慧敏,王恩艳,许大雪

1.长春市第二医院内二心血管科,吉林长春130062;2.吉林省肿瘤医院新农合科,吉林长春130012

冠心病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合理应用管理

陈慧敏1,王恩艳2,许大雪2

1.长春市第二医院内二心血管科,吉林长春130062;2.吉林省肿瘤医院新农合科,吉林长春130012

目的探讨和研究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合理应用管理。方法通过胃镜及入院相关检查筛选从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该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168例,排除胃肠相关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在患者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同时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ECG检查,患者心电图较治疗前明显有所改变、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前区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43%、78.57%,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院内再发心肌梗塞及心血管死亡事件明显降低,仅有极少数患者出现粘膜出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并且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合理联合用药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

冠心病;抗血小板;抗凝;联合用药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变厚、管腔变窄,或者冠状动脉痉挛后管腔变窄,使该血管负责供血的心肌发生缺血或坏死[1-2]。该病中老年人群多发,男性较女性多发,近10年来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升高趋势,占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为我国群众的首位死亡原因,目前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主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超重、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性别、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等,冠心病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上楼、风中疾走、骑车、提拉重物、情绪激动等状况下都可诱发此病的发生,该病发展迅速,如不积极治疗,随时可能危及生命,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积极控制诱发因素并且联合安全用药对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远期死亡率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医生根据病史、症状、体征、ECG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筛选出该院从2015年9月—2016年10月冠心病患者168例,被选取的168例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通过胃镜及相关检查已被确认无明显消化道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建议患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健康饮食的情况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0±4.1),观察组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5±3.9),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轻重程度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合理用药的安全管理药品规范及安全用药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安全的药品是指它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在可接受的范围水平内,且在临产产生良好效果的药品,因此核心的要求就是要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切实把药品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控制范围内。有如下提议:患者应当遵循医生所开医嘱进行用药,不应仅凭自己的经验随意换药或停药,用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应积极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医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药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尊重患者,平等对待,做一个尽职、尽责、尽心的医务人员;医院应当成立药事委员会,由药师对医师所开处方进行审核,严格实行双核对制度,提高药物配方的准确性,也可以通过奖罚制度来完善用药安全体制,预防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适时督促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知识;卫生部门要加强药品监管,严格掌控医院医生用药情况,如有问题,做到早期发现,早期纠正,尽量避免临床不规范及不正当的用药,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2.2 合理用药的规范管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合理用药的规范管理,严格执行说明书,在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及健康饮食的情况下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的同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J20130168)皮下注射,2次/d,0.4 mL/次及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30168)口服,1次/d,75mg/1次,连续使用14 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J20130168)皮下注射,2次/d,0.4 mL/次,连续使用14 d。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积极配合的情况下,严格遵守上述用药的用法及用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判

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ECG显著好转;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ECG基本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ECG基本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3-4]。②患者在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过程中,仅有极少数患者出现黏膜出血、头晕头痛、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无消化道出血及黑便等明显异常改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经过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情况比较[n(%)]

②经过观察,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发现,抗血小板和抗凝可预防冠状动脉内进一步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冠状动脉完全阻塞的进程和减少事件进展的风险,对于心血管的预防意义重大,临床发现通过联合用药,心肌耗氧量可以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的血液量可以明显增加、有效预防血栓的发生、临床用药证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取得显著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及心肌梗塞的风险,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5],以此同时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是一把双刃剑,用药不当即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用药之前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结合相关检查,例如胃镜、幽门螺杆菌筛查、出凝血时间等相关检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临床事件,现如今抗血小板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普拉格雷等,阿司匹林是临床广泛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建议患者长期口服,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它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剂血栓素A2的合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氯吡格雷是近些年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一颗新星药物,它可通过拮抗血小板ADP受体而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可用于新近心肌梗塞患者,以减少心肌梗塞和死亡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也可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抗凝药物的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低分子肝素具有很好的抗凝抗栓作用,可减低血液凝固性以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对血栓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

综上所述,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通过联合用药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它可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因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用药对于临床意义重大。

[1]高永兴.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2):1819-1820.

[2]杨超君.冠心病的早期干预及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8):5292-5293.

[2]商亚娜.抗凝抗血小板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杂志,2015(6):52-53.

[4]周懿,肖庆,于海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7(1): 29-30.

[5]胡永昌,张建华.冠心病患者规范用药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基层医药,2015(10):1441-1442.

R96

A

1672-5654(2017)05(a)-0088-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3.088

2017-02-06)

陈慧敏(1981-),女,湖北钟祥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冠心病治疗。

许大雪(1970-),女,吉林长春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肿瘤专科护理,E-mail:892585782@qq.com。

猜你喜欢

氯吡肝素抗凝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