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直属附属医院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方法探索

2017-06-09徐永辉简希尧李宁黄志勇李葆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3期
关键词:医学院医患医学生

徐永辉,简希尧,李宁,黄志勇,李葆华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惠州516001

非直属附属医院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方法探索

徐永辉,简希尧,李宁,黄志勇,李葆华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惠州516001

目的探讨几种不同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方案。方法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实习的20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A、B、C、D 4组,其中A组(50名)采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自主开发医患沟通课程进行培训,B组(50名)以标准化病人/家属模拟临床问题进行培训,C组(50名)采用该院参考各种培训方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的医患沟通课程,D组(50名)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王锦帆教授主编《医患沟通学》,3个月后用《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估4组医学生医患沟通情况。结果4组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准备阶段评分,C组最高(P<0.05);信息收集评分比较,B组最高(P<0.05);信息给予评分比较,A组最高(P<0.05);理解患者评分比较,D组最高(P<0.05),结束问诊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方案结果基本一致,但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融合多种方案理念,选择最佳培训方案。

医学院;医患沟通;培训方案;医学教育

医患沟通教育是现代医学身必修科目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生,尤其是正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既是医学院学生,也是医院提供就诊需求的医生[1]。随着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加强对医学生护患沟通能力显示出重要意义[2]。该文通过分析临床较为常见的4种沟通方式,以期进一步拟定并完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临床实习的医学生2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C、D 4组,所有医学生均为首次临床实习,其中A组内科16名,外科12名,妇产科8名,五官科4名,急诊科10名;B组内科16名,外科13名,妇产科5名,五官科5名,急诊科11名;C组内科14名,外科15名,妇产科6名,五官科6名,急诊科9名;D组内科13名,外科17名,妇产科7名,五官科3名,急诊科10名。

1.2 方法

针对不同的培训方案,医院定期举行相应的小组培训方案。其中A组医学生予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自主开发医患沟通课程进行培训,瑞金医院为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特组建医学人文教研室,并根据医学生表现制定相应课程,A组医学生实习生在医院领导下,定期开展相关培训、讲座,强调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临床所见案例编写培训资料,着重在于“沟通”,指导医学生主动学会分享信息,包括思想、观点、情感及客观行为等。B组医学生则采用标准化患者/家属模拟临床问题进行培训,因常见的课程教学方案缺乏客观、精准评估医师实际沟通方案,临床拟定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即在教研室使用标准患者(SP)、标准化家属(SFam),注意在培训过程中SP、SFam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①无医学背景;②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③尊重培训中拟定脚本的任务性格及身份设定;④志愿参与培训,并同意后期脚本任务设定,保持SP、SFam稳定。C组医学生采用本院参考各种培训方法结合该院实际制定的医患沟通课程、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为提高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14年6月该院即开展医患沟通培训班,强调医学生应具备完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结合该院实际编制的医患沟通课程,在培训中应逐步强化该组实习生的心理素质、职业素养及道德水准,从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D组医学生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王锦帆教授主编《医患沟通学》课程[3]:该课程强调医学伦理与医学生、沟通3方面关系,认为影响医患沟通的因素多种多样,多涉及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文化、教育等哲学、伦理学相关,医患沟通学将心理和社会因素转化为积极手段与方法,并融合现代医学诊治疾病,形成“技术—人文—社会”模式。均参照上述培训方案对四组研究对象进行培训,时长3个月。3个月后采用《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内容包括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结束问诊5个部分,每个部分拟分20分,分数越高代表沟通能力越强。

表1 4组研究对象评分比较[(±s),分]

表1 4组研究对象评分比较[(±s),分]

注:含有不同字母者,P<0.05。

组别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结束问诊总分A组(n=50)B组(n=50)C组(n=50)D组(n=50)(16.36±2.41)a(15.32±3.52)a(18.24±2.82)ab(15.24±1.65)a(18.47±2.46)a(19.24±1.17)ab(18.23±2.34)a(18.39±2.05)a(19.12±1.06)ab(18.24±2.23)a(18.31±2.41)a(18.52±1.72)a(18.53±1.28)a(18.62±1.48)a(18.51±1.37)a(19.36±1.57)ab(18.75±2.03)a(19.02±1.37)a(18.26±2.14)a(18.67±1.68)a(94.86±2.58)a(95.14±2.77)a(94.52±2.37)a(95.02±3.43)a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培训,4组各项评分见表1,结果显示4组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准备阶段评分,C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信息收集评分比较,B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信息给予评分比较,A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理解患者评分比较,D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束问诊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医疗改革一直是各大医疗机构及医学院关注的热点,现随着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纠纷发生率不断上升,仅通过卫生部、法律等处理问题是无法改变现状[4]。各种医患纠纷案例层出不穷,从医生角度考虑问题本质,不乏因为就诊医生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及沟通能力等原因产生误解,且这种误解随着就诊过程不断放大,最终引发医患纠纷,乃至恶性事件,对临床医师极为不利,尤其是处于临床实践学习阶段的医学生,身份特殊,与国外医学院教育模式相比,国内几乎所有的医学院将医疗技术作为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高低,无一不重视理论、技能考试,很少评估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言语举止等非技术范畴,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引导、培养医学生建立优秀的沟通能力、全面素质,尽快适应临床成为当代医学院共同追逐目标之一[5-6]。国外众多医学院,如哈佛大学医学院,设置明确的HST、New Pathwy两种专业,不仅对学生医学科研有要求,更多强调“终身学习”“人文医学”等理念,而我国目前尚无统一、全面进行医学生医患沟通培训的方案,而笔者所在医院为非直属附属医院医学生,临床教学途径本存在一定不足,虽部分医学院开设有沟通能力、医学生仪表、医学伦理、医院管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但多数为选修课,且无具体评定标准,与临床内、外、妇产科等重点学科相比,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这些培训课不仅课时少、学分低,且因师资有限,无法深入内容,导致目前临床实践的医学生仅凭工作经验及自身感觉行事,易滋生医患纠纷[7-9]。

该研究通过分析4种医患沟通培训方案,通过不同培训方案的培训效果,分析其优缺点,拟定出相对高质量的培训方法,为临床医学院培训方案提供参考。该次研究显示,4种培训方案结果较为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各个评分项目,结果显示在不同评分项目,各个项目各有优点,A组培训方案在信息给予一项明显高于其他3组,分析原因可能是该培训方案着重主动分享,循循善诱,促使就诊患者主动讲述病情,并补充病史细节;B组则在信息收集一项评分较高,表明该培训方案较为系统、规则化,保证了疾病资料完整,整体评估患者;C组则在准备阶段评分较高,表明该方案注重礼仪、客气等接待患者就诊,更注重防范意识;D组则在理解患者一项评分较高,说明该方案具有人性化、生活化特点,充分理解、尊重患者。

综上所述,4种培训方案各有所长,医学院进行医患沟通培训中注意融合多种培训方案传达的理念,并结合医院、医学生等实际概况,选择最适宜的沟通培训方案。

[1]唐梦琦,尹文强,马牧野,等.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0):2464-2468.

[2]刘丽萍,冯涛.临床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调查及培养方法探究[J].重庆医学,2016,45(13):1866-1868.

[3]王锦帆.医患沟通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

[4]郝建萍,郭新红,哈力达·亚森.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6):39-40.

[5]Whittal A,Rosenberg E.Effects of individual immigrant attitudes and host culture attitudes on doctor-immigrant patient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in Cana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2015,14(1):1-11.

[6]李东霞,要洁,韩凌,等.提高医患沟通教学的质量—浅谈讲授医患沟通课程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 904.

[7]Dang BN,Westbrook RA,Njue SM,et al.Building trust and rapport early in the new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a longitudinal qualitative study[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7,17 (1):32.

[8]罗飞,张泽华,侯天勇.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7):901-902.

[9]赵维彦,郭夯,邱旭东,等.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570.

R-4

A

1672-5654(2017)05(a)-0063-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3.063

2017-04-12)

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研究项目(2015JDA033)。

徐永辉(1978-),男,江西鄱阳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超声内镜。

猜你喜欢

医学院医患医学生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新乡医学院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高校医患关系研究反思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