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产儿科合作方式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及致死率中的效果观察

2017-06-08何亚莉

医学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致死率临床效果

何亚莉

摘要:目的 探析加强产儿科合作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及致死率,改善新生儿生命质量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4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传统管理方式为对照组(n=190),而2014年2月~2015年1月的产儿科合作为观察组(n=210),对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和致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病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致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加强产儿科合作,运用新复苏方法,能够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儿科合作;致死率;临床效果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占新生儿死亡的25%左右。有研究发现,新生儿窒息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永久性神经后遗症,影响患儿健康成长,并且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因此,本文对产儿科合作运用在新生儿窒息致死率和发病率降低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常规复苏为对照组(n=190),而2014年2月~2015年1月运用产儿科合作为观察组(n=210)。对照组孕周33~41 w,平均(37.6±2.1)w,100例为男孩、90例为女孩,分娩方式:10例为产钳助产、40例为剖宫产、140例为阴道分娩;观察组中100例为女孩、110例为男孩,孕周34~40 w,平均为(37.5±2.2)w,分娩方式:11例为产钳助产、45例为剖宫产、154例为阴道分娩。两组的基线资料如孕周、分娩方式等对比无区别(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传统管理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即在胎儿娩出后如发生异常情况,产科医生再通知新生儿科医师到场,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新生儿复苏。

1.2.2观察组(产儿科合作管理组) 观察组运用产儿科合作复苏法,操作如下:产科医生常规对产妇进行评估,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分娩前,产科医师提前通知新生儿科并告知可能存在的高危情况,产儿科医师联合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分娩时,新生儿科指派专业的医师提前进入手术室或者产房,对产妇的情况进行了解,准备好复苏抢救药品、仪器等,胎儿娩出后,及时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对于窒息患儿,及时运用NRP复苏技术;对于危重病患儿,及时送至新生儿科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包括轻度窒息、中度窒息以及重度窒息等,并且记录两组的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肾衰以及脑病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运用新生儿Apgar评分评价两组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出生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5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运用t检验组间Apgar评分比较,并且运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2±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7)分,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诱发新生儿智力障碍和脑瘫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有报道显示,在婴儿死亡人数中,新生儿死亡占有较高的比例,约为70%左右,尤其是出生后7 d内新生儿,占60%,其原因与新生儿复苏不当诱发脑损伤有关[2]。而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复苏流程突出动作快,要求在90 s内完成ABC三步,气管插管要在20 s内完成,复苏效果与复苏开始时间及参与复苏的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有关。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产儿科医师联系比较松散,相互之间的交流较少,只是当新生儿出生后,产科医师发现有异常情况,才通知新生儿科医师到现场抢救,这就极可能贻误抢救时机,影响患儿预后。而新的管理模式加强了产儿科医师的合作与交流,平时定期组织产科和儿科医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操作演练[3],并相互交流、探讨围产期可能发生的高危情况及急救措施,培养产儿科医师感情的融洽度和配合的默契度。产妇入院后,产科医师常规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如果发现有高危因素,及时知会儿科医师,产前进行产儿科医师双查房,联合对产妇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提高对新生儿可能出现的高危状况的预见性,并拟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分娩时,儿科医师提前进入产房/手术室,全面监控产妇的分娩过程,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各种高危情况,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抢救措施,从而提高复苏成功率[4],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

此外,在新生儿复苏中,产儿科医师均应该熟练掌握早产、肤色、肌张力、呼吸以及胎粪等指标,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复苏方案,从而确保复苏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0.95%,低于对照组的3.68%,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这一结果与李龙[5]等研究报道一致,提示产儿科合作运用在新生儿窒息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产妇分娩中,加强产儿科合作,并且运用新复苏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还能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红.产、儿科合作新法复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J].中国妇幼保健,2016,23(18):3266-3267.

[2]王莉.产、儿科合作在新生儿抢救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9,35(90):5010-5011.

[3]顾海红,俞丽君,张豪,等.持续新生儿复苏培训对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20(9):1512-1515.

[4]戴瑾,曹丽娟.产、儿科协作减少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复苏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12(2):189-191.

[5]李龙,努尔亚,苏雅洁,等.综合医院开展新生儿复苏院内培训的实践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12(9):1161-1164.

[6]李鸿斌,顾建明,冯海娟,等.復苏技术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5):1031-1034.

[7]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多中心研究协作组.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高危因素和转归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23-28.

[8]张晓丽.探讨新生儿窒息120例临床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5(9):20-21.

编辑/王朵梅

猜你喜欢

新生儿窒息致死率临床效果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对专科医生基地学员培训的效果评价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