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中药药理学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7-06-08吉薇薇喻晓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药理学中药教学内容

吉薇薇 喻晓雁

高职中药药理学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吉薇薇 喻晓雁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学院,宁波315100)

目前,高职院校的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工作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学生的前期基础与知识水平差异大、学习热情不高,课程教学内容多导致的教师教学工作量大、学生理解记忆难度大等;研究显示,采用基于移动端辅助教学工具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的班级考试成绩显著优于未采用该教学法的平行班级,学生对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高,能很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能力,还可显著提高中药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中药药理学;高职;移动终端辅助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药药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起到连接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科学的作用,是我校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当前高职院校的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工作中存在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教学内容多、课时有限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低、教学难度大。针对这些情况,很多教育研究者在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工作中采用了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1]、讨论式教学法[2]、案例式教学法[3]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尝试引入移动化教学辅助平台,与原有的常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构建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

所谓混合式教学是将面对面的课堂授课方式与信息化环境下的线上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与单一的面对面授课或网络教学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中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成效尤其显著[4]。运用专门为移动环境下的教与学设计的教学辅助云平台或工具开展线上学习活动,是当前网络时代下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思路,适应了当前移动化学习的趋势,具有移动性、便携性、泛在学习等特点。

1 高职中药药理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中药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大量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和现代医学知识,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讲解这部分知识,会影响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果进行讲解则会占用大量时间,影响教学的进度及质量。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但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多样,即使同一专业学生的前期基础也参差不齐。拿我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为例,根据二年级7~13班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约10%的学生从未学习过中医药基础课程,而仅有10%左右的学生学习过药理学、生理学等现代医学基础课程,另外约15%的学生在高中没有系统学习过生物课程,显然传统的课堂上统一授课的教学方式无法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在线学习的时间及学习内容,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融合线上教学和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各自优点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显著改善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4]。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线上教学活动主要是基于电脑与网络的教学平台开展。这种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无法紧密衔接、登陆操作繁琐、学生无法及时收到平台的消息提醒等[5]。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适应于移动、泛在学习特点的专业化教与学辅助工具或平台应运而生。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化学习具有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碎片化的特征,随时性、便携性及广泛性等优点,因而能够很好地被大学生所接受[6]。当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多款专门为移动环境下教与学设计的教学辅助云平台,我们选择一款名为蓝墨云班课平台的辅助教学平台用于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该平台对教师和学生均免费开放,界面简洁美观,操作简便。另外,当前我校的网络覆盖率高、网速快,流量资费低,学生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这为我们开展移动化混合式教学工作提供了基本条件。

2 中药药理学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教学分析高职中药专业的中药药理学课程的教材包含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可分为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及驾驭知识的能力三部分。其中概念性知识主要为常见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常见中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产生的机制及物质基础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获得、内化、掌握教学内容。中药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中药的药理作用皆由实验结论得来,只有理解实验原理及研究思路才能够真正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因而中药药理学课程的方法性知识包括对常见中药药理实验的方法、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通过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等手段自主学习中药及复方的药理作用的能力。其教学的关键是营造、模拟有效的环境,使学生有机会系统地应用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及检索文献的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达到理解和体验方法。中药药理学课程所涉及的驾驭知识或控制性知识主要指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灵活运用本课程的概念性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习的能力。其教学的关键是设计好问题体系,通过问题导向有效地驱动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使学生掌握并灵活应用本门课程。

2.2 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开课初,师生利用手机下载并安装移动终端辅助学习平台(即蓝墨云班课平台),由教师创建中药药理学班课,学生通过手机使用邀请码加入班课。

在基于移动终端辅助教学的线上学习阶段,我们根据教学目的与内容,重构新的教学内容。将适合在线学习的内容挑选出来,以多种形式如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在平台的资源板块上传学习资料。一般将每堂课的学习内容分割成3~5个主题,由于我校中药药理学课程设置为单双周课程,因此一般在下次上课前的一周发布学习资料。以“解表药的药理作用”这一章节为例,课前上传“解表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表证”、“发汗的生理机制”、“常见解表药的简介”这四个主题的学习资料,然后在班课平台发布通知,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在线学习任务,并告知答疑讨论活动的时间。为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自主性地学习、理解消化这些资料,一般会在学习资料上传两天后开始答疑讨论活动,并于上课前一天关闭此活动。在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在线实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通过答疑/讨论环节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在线上给予适当的引导或解答。由于手机移动端便携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利用任何零碎的时间片段进行学习,可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保证课前学习这一关键环节的高完成率和成效。利用班课平台创建“答疑讨论”活动,学生可以将在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共享给全班师生共同探讨。通过上述课前的在线学习阶段,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时间和内容,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并掌握课程的概念性知识,并了解常见中药药理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等方法性知识。

在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线下学习阶段,先简单回顾在线学习的内容,根据在线学习的情况,我们会重点补充讲解重点和难点知识,如一些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等。再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内容,采用课堂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授课效率的目的。通常我们在课堂结束前10分钟开放教学辅助平台的测试板块,学生在线进行测试,测试题目可设置成乱序排列且有答题时间限制,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相互讨论或者查阅资料,因而根据课堂的在线测试结果可以较可靠地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传统课堂的线下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内化课程的概念性知识,同时掌握方法学知识等难点内容。

在基于移动终端辅助课外学习的课后阶段,教师上传教学内容的归纳总结,提醒学生及时复习。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次设置测试题,学生通过在线测试再次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发现存在的不足。通过云班课平台的答疑讨论活动,进行在线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解决学生复习过程发现的知识盲点。根据测试结果及学生反馈的信息,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从而相应地调整授课安排、教学手段等。此外,针对一部分学有余力且对中药药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我们会在班课平台上传一些拓展性、趣味性的学习资料,如学科研究进展、科研动态、开放性实验设计项目等,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

3 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3.1 研究方法和对象随机选取我校大二年级中药制药专业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其中7班(31人)为实验组,10班(31人)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开课前进行摸底测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课时均相同,最终的考核方法采用闭卷考试(卷面分100分)的形式。

3.2 数据分析试卷分值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组间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概率值P<0.05或P<0.01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3.3 结果评价实验组学生对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很高,均能很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成效显著。我们通过与学生在平台上实时互动,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建立了非常有效的沟通。课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中94%的学生表示对中药药理学课程有兴趣,高于对照组学生(80%);实验组8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外自主学习中药药理学相关知识的时间每周超过1 h,略高于对照组学生(64%)。

另外,2组学生同一时间答题,且试卷相同。如图1所示,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表明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效。

表1 两组的学生考试成绩

4 教学体会

4.1 移动化混合学习模式的优势

4.1.1 学生作为学习主导者学习积极性更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中心,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普遍认为中药药理学的课程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习热情不高。而在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是首要环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在线学习。这种以智能手机为媒介的学习模式对于学生更新颖、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和需求,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的深度,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兼顾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学生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辅助平台发布的任务均设定经验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并完成相应任务之后即可获得经验值。每次任务结束之后,平台可生成全班学生当前的经验值排名,另外总经验值可作为期末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这种经验值排名制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平台上踊跃参与学习活动,形成良性竞争。

4.1.2 加强师生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下,师生之间很难在专业知识方面形成有效的互动,而当前高等教育应用广泛的电脑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着师生无法及时交流的问题。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能不受时间、空间约束,随时随地与全班学生进行有效的在线互动,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根据学生在线的测试结果及反馈的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合课堂上采用的讨论式教学手段,教师能够多角度地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除概念性知识之外的掌握程度,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等。

4.1.3 利用信息化平台优化教学内容中药药理学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交汇点,涉及到大量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复习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中医药方面的知识,并根据需要补充讲解学生未学习过的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工作量大,并且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生动详细地讲解所有的知识点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合理运用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事先在线了解的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堂上科学且合理的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讲或略讲,学生认为的难点知识则重点讲。在课后,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情况在班课平台发布与学科发展动态、前沿研究成果等相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优化教学内容。

4.2 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中药药理学课程的应用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混合式教学的线上学习模式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没有教师监督、管理的情况下,自觉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可能存在部分学生的自觉性较差的情况,因而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高效率地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一些学生可能会为了应付任务而使这一关键环节流于形式。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前期多做宣传、动员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所发布的学习资料的趣味性等。移动化辅助教学平台以智能手机为媒介,操作简单,学生易于接受,但将该平台引入教学过程意味着学生需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有些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堂而皇之地在课堂使用手机做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协调、监督作用,如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手段。另外,上传到教学平台的学习资料需要做到内容全面且精炼,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其学习动力。这对教师在知识水平、协调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紧跟学科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5 结语

移动化混合式教学模式适用于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中药药理学课程,能够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前期基础不扎实、学习热情不高,教师课堂授课工作量大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当然,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利用移动终端辅助教学平台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改善,从而使之发展成更加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模式。

[1]曹露晔.构建“PBL为基础”的中药药理学教学模式[J].科教文汇,2015(329):69-70.

[2]陈忻,赵晖,许利平,等.中药药理课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药学教育,2005,21(1):36-38.

[3]何晓山,林青,淤泽溥,等.中药药理学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药学教育,2011,27(4):39-42.

[4]陈纯槿,王红.混合学习与网上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7个实验和准实验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9-78.

[5]杨艳雯,王小根,陶鑫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与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106-109.

[6]于海燕.碎片化学习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习惯研究[J].高教学刊,2015(24):1-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s Based on Mobile Network in the Teaching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I Weiwei,YU Xiaoy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Zhejiang Province,Ningbo 315100,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the big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students,low enthusiasm for learning,and too many knowledge points leading to the hardn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which need to be solved as soon as possible.Building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s with the mobile teaching assistant tool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 test scores and enhance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The practice has showed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can help students to develop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nquiry learning ability, while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obile teaching assistant tools;mixed teaching models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1.009

1672-2779(2017)-11-0018-04

:杨杰本文校对:阮洪生

2017-03-13)

猜你喜欢

药理学中药教学内容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中药零食”怎么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