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7-06-02尹辉靳剑

上海医药 2017年9期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尹辉+靳剑

摘 要 目的:分析180例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特征,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收集的180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的大多数分布在中老年人群(41~80岁,66.1%,119/180)、静脉给药患者(73.3%,132/180);所涉及的18种药物中,以抗菌药物发生比例最高(24.4%,44/180),而在抗菌药物中又以头孢菌素类发生比例最高(20.5%,9/44);这些不良反应累及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共计207例次,其中以皮肤占比最高(34.3%,71/207),其次是消化系统(27.5%,57/207)。结论:ADR的发生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临床用药中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严格掌握适应证,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强化考量特殊年龄群体的个体化用药,并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以进一步降低ADR发生率。

关键词 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给药途径 适应证

中图分类号:R9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9-0057-03

Analysis of the report on 180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YIN Hui*, JIN Ji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Urumqi,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180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Methods: The report on 180 cases of ADR occurred from Feb. 2014 to Feb. 2016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Most of ADR occurred in middle-elderly patients (41~80 years old, accounting for 66.1%) and the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accounting for 73.3%). The incidence of ADR caused by antibacterials was the highest in the involved 18 drugs (accounting for 24.4%), in which cephalosporins was the highest (accounting for 20.5%). There were total 207 cases of ADR involved in different organs and systems, in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skin was the highest(34.3%) followed by digestive system (27.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DR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 monitoring of ADR, the strict control of the indications, the reasonable choice of drugs and their administration route and the individualized medication to the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age group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clinical medication so as to furth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R.

KEy WORDS rational drug us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ministration route; indication

按照WHO國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定义,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的药品在使用剂量正常的情况下,将其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且对机体有害的反应。使用药物过量或用法不当所导致的机体反应不属于ADR范畴。ADR报告主要用于我们研究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强化药品监管,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2]。本研究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各科室收集上报的180例次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整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我院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共计180份,排除资料填写不完整的报告例次。将180份ADR报告分别按照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录入Microsoft Excel表格,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分析结果

2.1 ADR报告涉及患者的年龄分布

从180例ADR报告所涉及患者的年龄分布上来看,这些不良反应可能出现于任何一个年龄段,而在各年龄端中,尤其以中老年人群(41~80岁之间)的发生率最高(表1)。

2.2 ADR报告关于给药途径的分析

180例ADR报告中,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的比例达73.3%,明显比其它给药途径ADR的发生率高(表2)。

2.3 ADR与药品种类的关系

在180例ADR报告中,共涉及药品种类有18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ADR最高,共44例次,占24.4%,其次是抗肿瘤药占比例为22.8%(表3)。在涉及抗菌药物的44例ADR报告中共涉及12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9例,所占比例最高,为20.5%;其次是除头孢菌素类以外的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表4)。

2.4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

部分ADR引起多种临床表现、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因此180例ADR累及不同的器官或系统207例次,高于ADR报告数27例。其中以皮肤占比最高(34.3%,71/207),其次是消化系统(27.5%,57/207,表5)。

3 讨论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而ADR也可能在任何年龄段人群中发生,从表1可见,41~80岁的这几个年龄段ADR发生率较高,说明ADR主要集中发生在中老年人群,这一推论与孙言才等[3]研究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肝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导致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受影响,使药物成分更容易在机体内发生蓄积效应。此外,中老年人同时罹患多种疾病的几率较高,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可能性较高,各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也导致中老年人群更容易出现ADR[4]。

ADR的发生率受给药途径的影响。180例ADR报告之中,可以看到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比例明显较其它给药途径高,甚至与居第二位的口服给药途径也相差巨大,分析原因可能是药物通过静脉直接进入体内,在其pH、渗透压、不溶性微粒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使ADR发生率增加[5],尽管这种给药方式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具有起效迅速的优点,但其更容易引起ADR的特点不容忽视。

在180例次ADR报告中,共涉及药品种类有18种,而抗菌药物引起ADR 44例次,占24.4%,成为最高者,而在抗菌药物的44例ADR报告中共涉及12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类9例,所占比例最高,为20.5%;其次是除头孢菌素类以外的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指出,一、二代头孢菌素应作为一类切口手术预防感染的常规用药,我院实际工作中医生多倾向于使用头孢呋辛,导致头孢呋辛造成ADR的病例数增加,患者多呈现出皮疹、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起ADR报告数量也较多,主要也是由于其应用广泛,加上其皮试往往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可能也有一定关系[7],常见不良反应也以过敏反应为主。喹诺酮类具有广谱、无需皮试、抗菌力强等优点,由于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也较多见,大多表现消化道反应和皮肤损害。中成药(含注射剂)引起ADR的比例为15.6%,位居第三,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分析原因首先中成药成分往往较复杂,在中药的炮制、储运等过程中易发生理化性质改变;其次是目前中成药的说明书往往无明确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忌证等信息,缺乏对临床用药时的有力指导;另外,临床存在中成药注射剂滥用的现象,这些情况也在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8]。

ADR几乎可累及人体各个系统,有时一起不良反应事件可累及患者多个器官、系统,由表5中数据得知,ADR最常累及的器官或系统是皮肤,其表现多为皮疹、注射部位肿痛、皮肤瘙痒、荨麻疹、潮红多汗等,程度一般较轻。消化系统受累也很常见,多为轻微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但也有一些为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程度较重,值得引起关注。而累及神经、循环、呼吸等系统的ADR表现有时易于患者原发病表现重叠,有可能存在被忽视而漏报的情况。至于血液、泌尿生殖等系统受累者往往症状隐袭或用药后潜伏较长时间才被发现,也不容易被临床关注、判断,也存在上报率较低的情况[9]。

综上所述,通過对180例ADR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ADR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临床用药中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严格掌握适应证,对药物进行合理选择,强化考量特殊年龄群体的个体化用药,并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以进一步降低ADR发生率。同时需加强临床用药知识和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的培训[10],使医疗工作者提高对ADR的认识,加强ADR的监测,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爱保. 我院41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分析与建议[J]. 中国临床研究, 2012, 25(3): 292-294.

[2] 熊磊, 李罄, 辛华雯, 等. 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作用[J]. 医药导报, 2011, 30(6): 815-816.

[3] 孙言才, 刘斌, 苏丹, 等. 12 2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年龄分布的分析评价[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 23(1): 29-34.

[4] 朱叙德. 临床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有效利用[J]. 中国卫生产业, 2011, 9(8): 1-2.

[5] 韦宁, 覃净. 2009-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17): 146-148.

[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41-47.

[7] 王云龙.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后过敏反应22例临床分析[J]. 中国药业, 2016, 25(5): 68-69.

[8] 张妙英, 林琴, 陈宇. 中成药注射剂说明书现状分析[J].海峡药学, 2014, 27(11): 228.

[9] 刘若训, 张海英. 管理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合理性及安全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35): 274, 278.

[10] 徐萍, 胡琦, 俞恩珠, 等. 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培训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4, 31(12): 1534-1538.

猜你喜欢

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测研究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