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岗位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7-05-30赵益维杜延庆何娟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实践电子商务

赵益维 杜延庆 何娟

摘 要:为适应快速变化的电子商务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加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实践引领,文章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首先对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职业岗位进行分类,明确不同类别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其次,从课程设置和实践培养两个方面分析目前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应用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051-03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mand for talents of rapidly changing e-commerce,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of e-commerce in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firstly, classifies professional posts relates to e-commerce, and clarifies the ken and ability requirements of these posts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secondly, analyzes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etting and practice training.

Keywords: e-commerce; practice;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一、概述

電子商务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领域,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多元化,互联网+的概念对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有了新的拓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电子商务教育环节的行业开放性不够,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和思考的问题。一方面,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领域,人们对电子商务教育的认识伴随着电子商务行业以及当前互联网+的概念而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当前教育领域和企业界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对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定位还较为模糊,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实际职业岗位和核心能力需求定位不准,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过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营销、商务与贸易、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与创业能力,而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并非易事。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要解决应用性、适应性问题[1,2],纵观国内教育领域,当前本科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电商人才缺乏核心竞争能力[3],而背后的主因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较为模糊。

本文首先对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职业岗位进行分类,明确不同类别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其次,从课程设置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目前电子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分析

本文根据2016年6月以来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三大招聘网站上的电子商务人才招聘信息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实地调研,将企业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划分为“技术类”和“商务类”两大类,之所以没有划分出“综合运营类”是因为招聘广告中涉及到的综合运营类岗位比较少,而且按照岗位目标可以划归到“技术类”或“商务类”中,因此本文不单独列出,将“技术类”和“商务类”涉及的岗位进行梳理,“技术类”划分出9小类岗位,“商务类”划分出6小类岗位,结合岗位任职要求梳理对应岗位需要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同时分析了对应的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见表1所示。

三、面向目标岗位的高校应用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需要建立适应于电子商务目标岗位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实际教学状况,需要从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对应调整,具体如下:

首先,课程设置上的对应调整。对普通本科院校而言,学生毕业以满足市场就业为主,因此需要围绕目标岗位而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表1中列出的专业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主要通过课程学习来实现,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省部共建的本科地方院校,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的设置上,技术类岗位对应的核心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Java程序设计》、《JavaEE开发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网页设计》、《Web开发技术》、《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而营销类岗位对应的核心课程包括:《搜索引擎优化》、《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网络广告设计》、《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商务管理》、《电子支付》、《电子商务创业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与物流》等课程,岗位所需的知识点散布在相关课程中,深入梳理后发现课程设置距离企业的岗位需要还存在差距,例如,大数据相关的课程较少,这在当前网络数据急剧增长的状态下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因而需要加强,但大学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按照著名教育家雅恩贝尔斯的观点,所谓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传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对学生而言大学学习重在“学会学习”,教师需要在讲授相关课程时注重学习方法的灌输,让学生掌握此类课程知识的共同特點,延展至自学知识点中。

其次,实践培养方式上的对应调整。表1中所列为专业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对企业而言,还需要职业岗位所通用的综合技能,包括基本的办公自动化(Word/Excel/PPT)等办公 软件能力、快速打字能力、文案写作与撰写能力、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工作压力承受能力、责任心与上进心、敬业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吃苦耐劳)、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和沟通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应变处事能力)和专业资历(专业要求、英语水平),这些综合技能的锻炼更多地要借助学生的长期学习、实践和感悟来获取。

电子商务专业是具有很强实践应用特征的专业,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本科院校,必须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以使得培养方式更适合于企业需求[4,5]。一方面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安排的流程循序漸近地开展教学内容,例如通过专业实践中的实践教学活动周、学年论文、假期社会调查、毕业教育以激发学生对电子商务实践的兴趣,通过综合实践中的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实践教学的目的,通过实践来弥补理论教学的缺陷,使学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的商业化应用过程,以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原理和过程;另一方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借助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商务三创大赛、互联网+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近五年来,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不但学生取得竞赛的好成绩,而且因竞赛成绩卓越,电子商务专业被批准为陕西省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信息学院被设立为年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以此为依托促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将为电子商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当前,电子商務发展迅速,与此相应的是社会对应用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本科高校需要对培养模式结合不同类别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的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进行调整,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别的电子商务岗位,明确了社会对电子商务相关岗位的知识和能力需求,指导高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和实践,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希波,邢志良,张策.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3(3):181-182.

[2]张盛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1:13-19.

[3]陈曦.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建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5):12-13.

[4]朱彦杰.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电子商务,2013(10):85-86.

[5]张法光.基于网络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电子商务,2011(1):77-78.

猜你喜欢

实践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