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05-24董晓莉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期
关键词:激励运用小学语文

董晓莉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这门课程是基础教育的重点科目,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方法也要不断进行探索更新,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使用激励性语言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容易交流。文章对教师如何运用激励性语言来教学进行了简要略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教学;运用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兼趣味性的学科,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因年龄限制使其接受知识的能力弱,且很难对语文感兴趣,而且小学生学习的汉字还远远不够阅读需求,学生不认识汉字,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所以便会觉得语文很枯燥,难以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是语文又是小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性语言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意义

激励性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学艺术,它存在着双面性,教师恰当地使用口头激励性语言,能激励并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激励性语言具有一些刺潋眭和鼓励性的特征,尤其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一个犀利的眼神可能就导致学生今后不敢再直视教师,而教师对学生一句赞扬的话,或者一个认可的手势,就能使学生心情愉悦并且认可自己,让学生充满自信,愿意主动去学习。激励性语言就是用带有鼓励性、认可眭、表扬性等特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并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对学生使用激励陛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大家的关爱,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切与和谐,也能够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使学生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心,不再自卑胆怯,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加认可,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激励性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

1.有效使用激励性语言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不难发现存在课堂气氛不活跃这样的问题,在教师提问之后,其实很多学生都知道答案,但是没有人愿意踊跃地站起来回答,这时教师就应该适时、恰当地使用一些激励学生的语言,让学生能够主动站起来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答案。学生发言结束后,不论对错,教师都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该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学生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且无论回答正确与否都不会受到教师的批评,让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使学生充满进取精神,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激励性语言要因人而异

在课堂教学上,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语言也是一样的,需要因人而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激励性语言之前,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通过各个方面和角度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环境,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准确地对不同学生使用正确的激励性语言。在学生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因年龄的限制导致思维较窄,个体差异也比较明显,教师对有着不同特点的学生使用的激励性语言也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让激励性语言发挥作用。

3.激励性语言在书面形式中的体现

九年义务教育要求给学生减负,但是作为教师的责任,有必要在课后留一些作业,以加强和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针对小学生的课后作业,不一定是死板的写字和背诵课文,还可以布置有趣的课后作业,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中《猴子种果树》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画出一幅《猴子种果树》的图画,描绘出学生心中的小猴子是什么样子的,并画出学生心中的小猴子会种出什么样的果树。教师在检查作业时可以通过学生的绘画内容了解学生的思想,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合理使用激励性语言给予学生肯定。在平常批改的作业中,也要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来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认可和满意度,就算是对学生的作业有不满意的地方,有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的部分,教师也应使用激励性语言来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鼓励,提升学习兴趣,增加自信心。

4.激励性语言与学习方式相关联

小學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口头激励性语言,可以令学生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年龄的限制导致思维较窄,但是其实小学生也有着较广的思维模式,小学生在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能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很强,只是理解课文深刻含义的能力较弱,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情况来进行课程的安排,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课堂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一些案例举例或者提问形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运用口头激励性语言,让学生积极动脑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让学生主动开口回答问题,积极表达他们的想法。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也应给予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例如夸赞学生的想法不错,表达能力不错,思维逻辑性强,知识面广,想象力丰富等。教师灵活地使用激励性语言,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克服对上课的恐惧,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恰当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口头激励性语言在教学当中起到了很大的辅助教学作用,能够给学生创造和谐的氛围。教师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对有着个性差异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口头激励,能够促使学生增加自信心,更加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能踊跃地站起来参与到课堂当中,使课堂活跃度大大增加,同时也能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激励运用小学语文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